科學家深入非洲,找尋埃博拉病毒的藏身之處


危險的出獵 剛果民主共和國某個小村落的獵手戴上了追蹤獵物專用的面具。村民食用受到感染的叢林野味是埃博拉病毒傳遞給人的途徑之一。攝影:皮特·馬勒

飛旋的嫌犯 科特迪瓦一座村莊裡盤踞著大群草黃色的食果蝠。某些蝙蝠有攜帶埃博拉病毒的嫌疑,它們在非洲許多地區大量分佈,常被當地人食用。攝影:皮特·馬勒

被病毒擊倒 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附近,一名因感染埃博拉而陷入譫妄的男子試圖翻牆逃出黑斯廷斯隔離治療中心,又被揪起帶回。他於12個小時後死去。感染埃博拉而死者已超萬人。攝影:皮特·馬勒

科學家們發現此次疫情的第一受害者,名叫埃米爾·誇穆諾的小男孩,可能曾在幾內亞米利安度村的一棵空心樹中玩耍,由此想查清棲居在此的安哥拉遊離尾蝠是否是埃博拉的儲蓄宿主。攝影:皮特·馬勒

埃米爾的父親舉起全家人的合影——如今只剩他孤身一人。攝影:皮特·馬勒

危險的傳統 一位巫醫準備為小女孩舉行驅邪儀式。民間觀念把包括埃博拉在內的許多病痛歸咎於巫術或惡靈。人們在某些傳統儀式中發生的接觸有可能助長病毒的流行。攝影:皮特·馬勒

以往的歷次埃博拉疫情通常發生在偏僻的非洲村莊裡,與外界只有糟糕的道路與小徑相連,比如剛果民主共和國境內的這一座。2014年西非爆發的疫情卻有所不同——它很快擴散到了城市地區。攝影:皮特·馬勒

蒙面取肉 兩個獵人披掛偽裝,在剛果民主共和國東北部一片叢林中偷襲猴子。狩獵行為並不總是為了餬口,出售野味換來的錢可以供親人讀書看病及貼補家用。攝影:皮特·馬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