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取制空權:國共之間在浙東沿海的空戰較量

1954年初,據守在臺灣和沿海島嶼的國民黨軍隊憑藉其暫時的海空優勢,加緊了對我浙東沿海地區的偵察和襲擾活動,妄圖阻撓我軍解放浙東沿海島嶼。他們在美國的支持下,以大陳島為基地,增強了漁山、東礬、一江山、披山、南鹿山等島嶼的守備力量,妄圖長期固守;在大陳島設立了飛行管制中心,引導從臺灣起飛的F—47、P—51等型戰鬥轟炸機頻頻襲擾我海上船隻,破壞我海上運輸和漁業生產,有時一天竟達幾十架次,氣焰十分囂張。當時這一帶的制空權基本上掌握在國民黨軍隊手裡。為打破敵人的空中優勢,逐步奪取制空權,經總參謀部批准,海軍命令海軍航空兵第6團進駐寧波機場。

奪取制空權:國共之間在浙東沿海的空戰較量

我海軍航空兵執行支援解放一江山島的飛機勝利歸來

首開空戰取得2:0的勝利

海軍航空兵第6團原是空軍航空兵第17師51團,在抗美援朝期間,曾擊落美機10架,擊傷1架,是一支有戰績的作戰飛行部隊。6團進駐寧波後,海航頓星雲司令員派上任不久的副參謀長紀亭榭去華東檢查部隊訓練和戰備情況。

紀亭榭到寧波時,剛組建的航2師師部和6團都剛進駐機場不久,部隊已進行過政治動員,正在緊張地進行各項戰備工作,積極組織海上飛行訓練,熟悉海區情況,提高海上空戰本領;地勤人員想方設法克服設備不全、器材不足的困難,精心維護飛機,確保全部飛機經常處於良好狀態。紀亭榭同師、團領導對敵我雙方情況作了具體分析,認為可以不限於150公里作戰半徑,應該打出去,尋敵作戰。不久,便發生了三門灣海戰和南田空戰。

3月18日,浙江地方政府組織5000多艘漁船出海捕魚。為保證漁民安全,華東軍區海軍派出“延安”、“興國”等8艘艦艇預先進入三門灣外海面。當天上午,我艦艇便與竄來騷擾的敵艦展開了激烈的海戰,擊傷敵艦2艘。下午2點多,戰區上空突然出現國民黨空軍F—47型戰鬥轟炸機6架,其中2架佯動,另4架配合敵艦對我“延安”、“興國”兩艦進行轟炸掃射,使我艦一時處於困境。海軍舟山基地立即請求派航空兵前往支援。

因為當天國民黨空軍先後出動飛機10多批、30餘架次竄入浙東地區襲擾,6團飛機已多批多方向起飛迎擊,當時寧波機場只留有擔負本場防禦的兩架值班飛機,加之戰區是我機作戰的盲區,海上氣象複雜,能見度只有二三公里。6團向指揮機關請示:兩架值班飛機是不是出擊?接到出擊的命令後,擔任戰鬥值班的副大隊長崔巍、中隊長姜凱雙機起飛。

崔巍、姜凱先在戰區上空盤旋搜索,終於在南田上空發現4架敵機正向南飛。他們迅速向敵機撲去,崔巍下降高度尾隨隱蔽接敵,第一次開炮因距離遠未命中。敵機發現遭我機攻擊,右轉彎企圖擺脫,崔巍立即切半徑靠上去,在距敵400米時再次開炮,打得敵機在空中爆炸,掉進了大海。另兩架敵機企圖夾擊崔巍,被姜凱衝散。姜凱見崔巍已沒有危險,便加大油門向敵機追去,一個上升轉彎繞到敵僚機尾後,連續射擊3次將敵機擊落。

崔巍、姜凱僅僅飛行200小時左右,他們狠打猛衝,以少勝多,一舉擊落敵機兩架。喜訊傳開,華東軍區參謀長張愛萍打電話表示祝賀,華東軍區海軍、空軍和其他兄弟部隊在祝賀的同時還支援了雷達等設備和器材。海軍司令部、政治部通報表揚了作戰有功的單位和個人,授予崔巍、姜凱銀盾各1座,各記三等功1次。

二戰敵我雙方打平各負傷一架

三門灣海戰、南田空戰及以後的幾次護漁海戰使國民黨軍隊連續遭到了重大打擊,其艦艇和飛機再不敢輕舉妄動了,但東礬列島敵巢尚未拔除,總的鬥爭形勢仍無大的變化。按照黨中央批准的解放浙東沿海敵佔島嶼的戰役計劃,華東軍區決定首先攻佔大陳島北面的東礬列島,為解放一江山、大陳諸島作準備。4月下旬,總參謀部下達了攻佔東礬列島的命令。

5月8日,海軍司令部指示:華東軍區海軍艦艇和航空部隊在華東軍區統一指揮下,協同陸軍攻佔東礬列島。華東軍區海軍立即進行具體部署,組織了登陸運輸隊、警戒隊和側翼警戒兵力;同時調航1師4團1大隊進駐寧波機場,配合航2師掩護艦艇和陸軍部隊作戰。上級賦予海航部隊的具體任務是配合此次作戰,奪取海門、一江山、魚山一線150公里半徑的制空權,務殲來犯之敵;航2師要儘可能遠距離出擊,殲敵於海上戰區和我登陸部隊、艦艇集結地域之外。

5月11日上午11時,發現2架國民黨空軍F—47型飛機活動於松門南30公里外,指揮室判斷敵機可能對我海門集結的部隊進行偵察襲擊,為保證渡海登陸部隊的安全,決心不讓敵機靠近海門,堅決打出去,於是命令值班雙機戰鬥起飛。擔任當天戰鬥值班的中隊長保錫明和飛行員董世榮駕駛比斯雙機用最大速度向戰區飛去。

兩三分鐘後,雙機已過了松門。當時海上有霧,很難發現敵機,他們便掉轉機頭沿原航線往回搜索。不久,董世榮發現左後下方有敵機兩架,保錫明立即命令:“你攻擊,我掩護!”他們邊轉彎邊下降高度,董世榮迅速咬住了敵僚機,兩次開炮擊中敵機右翼。

在掩護董世榮佔位攻擊敵僚機時,保錫明發現了敵長機,便迅速佔據敵後有利的攻擊位置,在距300—1000米處連續射擊7次,命中3次,敵機帶著尚未投下的炸彈墜到了海里。但在上升轉彎脫離時,保錫明突然遭到迎頭飛來的敵僚機的射擊,中彈兩發,1發在機翼,l發穿透座艙。保錫明臀部受傷,他強忍劇痛駕機安全返回。

再戰打了一個漂亮的殲滅戰以4:0大獲全勝

5月15日是登陸部隊發起總攻的日子,當天中午發現北鹿山東15公里處有兩架敵P—51型飛機經大陳島向壇頭山、象山灣竄來。指揮室判斷這批敵機企圖利用複雜氣象進行偵察襲擾,為粉碎敵人的偵察活動,保證我登陸作戰的隱蔽性和突然性,決定命令飛過複雜氣象的宋國卿帶領只飛過簡單氣象的常化臣起飛,直線出航到小鵝冠一帶攔截敵機。

戰區下著小雨,能見度很低。宋國卿、常化臣到達戰區後把高度降到800米,按照地面引導仔細地進行搜索,在象山灣上空發現兩架敵機正迎頭飛來。宋國卿果敢地反扣下去,緊緊咬住了敵機。敵機使出慣用伎倆大坡度急轉彎擺脫。宋國卿以急上升反扣的動作迅速咬住右邊的一架敵機,在開炮擊中敵機尾部的片刻,又迅速拉起,重新佔位攻擊。如此連續佔位攻擊4次,他終將敵機擊落。常化臣雖是初次參戰,卻沉著頑強,忠於僚機的職守,始終緊緊地跟著長機,佔據有利的掩護位置,兩次驅逐企圖偷襲長機之敵。

當日傍晚,陸軍登島部隊按計劃發起總攻,到午夜全部登陸完畢,解放了東礬列島。東礬列島解放後,敵人猖狂進行反撲和報復,從5月16日至20日,共出動飛機15架次、艦船17艘次,到浙東沿海進行襲擾和破壞。

5月18日晨,寧波下大雨,低雲覆蓋機場,飛機不能起飛。我“瑞金”號、“興國”號軍艦遭敵機突襲,兩艦以猛烈炮火還擊,擊落敵機2架,擊傷l架,但“瑞金”號也被敵機炸沉。我飛行員得知這個消息後,個個義憤填膺。當天下午3時,發現漁山東15公里處有兩架敵F—47型飛機向南韭山方向竄來。l分鐘後,又發現披山東20公里處有4架敵F—47型飛機。

指揮室根據情況判斷,前一批敵機企圖利用複雜氣象襲擊我艦艇,後一批敵機則企圖誘我機南伸,以掩護前一批敵機的偷襲活動,於是當即決定:派大隊長宗德峰、中隊長尹宗茂雙機打擊前一批敵機;派王萬林、宋國卿雙機去南田鉗制後一批敵機;石瑛、常化臣雙機擔任增援。宗德峰雙機迅速接敵,僚機尹宗茂在南韭山上空擊落敵機1架。盤旋於大陳島一帶之敵機見情況不妙,扭頭南逃,我機勝利返航。

5月19日是蔣介石舉行所謂“連任總統大典”的前一天,國民黨空軍又利用複雜氣象搞偷襲,妄圖以他們的戰績為“大典”添彩。當日中午,寧波下小雨,雷達發現大陳島東南100公里處有8架敵F—47型飛機(實際是多批連續起飛共32架)。這8架敵機分兩批:一批4架向漁山方向竄犯,後一批4架活動於大陳島一帶。敵機飛過漁山之後,扭頭向我剛解放的東礬列島竄來,指揮室當即作出判斷:前一批敵機繞到漁山是企圖誘我向漁山出擊,然後它便突然下降高度襲擊我駐島部隊和在港艦艇,後一批敵機則是牽制我兵力的。於是命令王萬林和宋國卿、宗德峰和尹宗茂兩對雙機間隔2分鐘連續起飛,直線出航,攔擊前批敵機於頭門山、一江山一線;對後一批敵機則暫不出擊。

我兩對雙機冒雨起飛。王萬林雙機到達頭門山上空,宋國卿首先發現左下方有敵機兩架(實為4架),王萬林即命令宋國卿投入攻擊,同時呼叫後續雙機迅速趕到戰區。敵機發現遭我機追擊,急忙從雲上穿到雲下,以便得到敵艦火力支援。王萬林、宋國卿毫不畏懼,冒著被敵艦炮火擊中的危險,緊緊咬住敵機。宋國卿在距敵750米時3炮齊放,擊落敵機l架。王萬林掩護宋國卿擊落敵機後,把飛機拉到高處,看到敵機隊形已亂,正在紛紛投擲炸彈加速逃竄,便立即向趕到戰區的宗德峰雙機通報敵機的具體位置並提醒大家“天氣不好,注意高度,靠近些打”。

這時,我4機在同一空域,互相照顧,互相支援,密切協同,沒有後顧之憂,而3架敵機則成了驚弓之鳥,各自逃命。宋國卿盤旋一圈,又對另1架敵機進行攻擊,開炮兩次將其擊傷;王萬林咬住1架敵機,先將其擊傷,自己又拉起來重新佔位,連續開炮將敵機擊落;宗德峰、尹宗茂雙機發現敵機即進入攻擊,宗德峰因速度過大沖到敵機前面而未能射擊,尹宗茂見狀主動接敵佔位,三炮齊發將敵機擊落。

這次戰鬥,我機無一損傷,敵機被我擊落3架,剩下的1架受重傷後在返回臺灣途中也掉進了海里。紀亭榭打電話向在海門的張愛萍參謀長報告戰況,張愛萍很高興並風趣地說:“我向你報告,我在望遠鏡裡親眼看到擊落3架,擊傷的那架也掉進海里了,打了個漂亮的殲滅戰!”

復戰使國民黨空軍再也不敢前來抵抗,奪取了浙東沿海的制空權

敵人連續遭到打擊之後,雖然繼續搞偵察襲擾活動,但出動次數大大減少了,尤其是一聽到我比斯飛機出動,就聞風而逃。因此,紀亭榭和其他領導考慮讓4團1大隊拉11型飛機出動,誘使敵人上鉤,奪取新的勝利。

4團1大隊是4月下旬奉命進駐寧波機場的,初到寧波時有的飛行員認為螺旋槳飛機速度低,對追上並擊落敵機缺乏信心,後來經過分析敵我情況、敵我機型的技術性能和戰術特點,並制定應付各種可能情況的作戰方案,全體飛行人員求戰情緒很高。經過一段時間刻苦訓練,1大隊的出擊條件已經具備。

6月3日上午11時,雷達發現披山南88公里處有兩架敵F—47型飛機經大陳島北犯,企圖對我東礬列島附近的艦艇進行偵察轟炸。紀亭榭決定派1大隊執行這次任務,於是命令周克林率2號機杜九安、3號機劉良揚、4號機任旭利起飛出擊。為保證打勝,又令6團宗德峰、尹宗茂比斯雙機保持空中靜默,低空隱蔽出航,到達戰區後在高空盤旋,既掩護周克林他們作戰,又給敵人以壓力;如果敵機逃竄,宗德峰雙機再追上去打掉。

周克林首先在小鵝冠北5公里處發現兩架敵機,立即率隊爬高,繞到敵機尾後。敵機也發現我螺旋槳飛機,調轉機頭向周克林他們飛來。我1、2、3號機當即開炮,迫使敵機右後轉彎,周克林隨後緊追。當週克林咬住敵長機準備攻擊時,看到敵僚機攻擊我4號機任旭利,便轉向敵僚機開炮,打得敵僚機冒煙而逃。2號機杜九安從敵長機右側方向射擊,敵長機右翼中彈逃跑,3號機劉良揚立即尾追上去,從高度1000米一直追到200米開炮。這時,周克林攻擊敵僚機轉彎脫離後,見敵長機在正前方便也同時向它開炮。飛機已負傷的4號機任旭利也向敵機開炮。這樣,敵長機在我3機的夾擊下,燃著大火扎進了海里。在上空盤旋掩護的宗德峰雙機親眼看到周克林他們的勝利,高興地通過無線電向他們祝賀。

國民黨空軍在連遭打擊的情況下,變換戰術,採取更隱蔽的手法進行襲擾。7月6日晨,敵4架F—47型飛機從低空隱蔽入竄,企圖偷襲我定海海軍基地,在舟山群島南被我空軍3師擊落、擊傷各1架。該敵向南逃竄到大漠山附近時,又遭我6團張國祿、李潤生雙機和尹宗茂、鬱錫善雙機的前堵後追,南北合擊,被擊落、擊傷各l架。從此,國民黨飛機再也不敢入竄一江山島以北地區。

經過近半年的較量,浙東沿海的鬥爭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至翌年1月18日的渡海登陸作戰一舉攻克一江山島,我軍牢牢掌握了戰區制空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