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ofo……超九成App“越界”,還有App監聽電話

文 | 沈 林

智能手機時代,手機儼然一臺智能管家,幫你打理生活大大小小的事務——買菜、買機票、搶火車票、買股票、交水電費、拍照美顏等等,雖說生活便利了,可是個人信息安全,隱私保護一直都是懸在我們頭上的一把尖刀。

這並非杞人憂天。

昨天(11月28日),中消協發佈了100款App個人信息收集與隱私政策測評情況。根據測評結果,新聞閱讀、網上購物和交易支付類App評分相對較高,而金融理財類App得分最低,僅為28.91分。

支付寶、ofo小黃車、美圖秀秀、新浪新聞、e代駕、悟空理財、去哪兒網等App均存在問題。

支付寶、ofo……超九成App“越界”,還有App監聽電話

測評指出,在收集個人信息方面,100款App中多達91款App列出的權限存在涉嫌“越界”,即普遍存在涉嫌過度收集個人信息的情況。比如你的位置信息、通訊錄信息、身份信息、手機號碼等。除此之外,用戶的個人照片、個人財產信息、生物識別信息、工作信息、交易賬號信息、交易記錄、上網瀏覽記錄、教育信息、車輛信息以及短信信息等均存在被過度使用或收集的現象。

在隱私政策方面:47款App隱私條款內容不達標,其中34款App沒有隱私條款。其主要問題包括未明確告知收集個人信息類型和信息用途;未明確告知用戶個人信息的保存期限和停止運營的情形;對外提供個人信息時不單獨告知並徵得用戶同意等等,還存在“自行承擔風險”等不合理免責條款。

中消協為此建議,各應用商店應履行平臺審核責任,對於沒有隱私條款的App應及時下架。

中消協特別指出:

中國工商銀行App沒有單獨的隱私政策,鏈接中僅提供隱私保密聲明;

支付寶App未在收集的信息種類中註明個人敏感信息,且未對核心和附加功能進行區分,導致用戶易認為所收集的信息均為必需項;

ofo小黃車向關聯公司及第三方分享相關信息時,未單獨徵得用戶同意,存在的風險不得而知。

昨天,上海市消保委也公佈了對18款App涉及個人信息權限的測評結果,其中觸寶輸入法、芒果TV都申請了與短信相關的權限、用途不明。獵豹瀏覽器甚至默認開通監聽外撥電話、位置信息、發送短信的權限。

支付寶、ofo……超九成App“越界”,還有App監聽電話

小編一看到獵豹瀏覽器默認開通“監聽外撥電話”權限的消息,心頭一驚!以前細思極恐的都市傳說,竟然是真的?

比如前一天和朋友在電話裡談論點啥,第二天就準確地在手機某些App的推薦資訊裡出現。

早在2016年,國外媒體《獨立報》就曾懷疑用戶量巨大的“FACEBOOK”(臉書)也在監聽用戶的說話,從而達到廣告精準推薦的作用。

而且,很多IT公司近年都沉迷於大數據分析,通過各種手段蒐集用戶的信息,然後建立“用戶畫像”。

支付寶、ofo……超九成App“越界”,還有App監聽電話

更可怕的是,上海市消保委此前已與18家涉事企業進行了溝通,其中15家企業迅速修改了相關權限或發佈新版本。然而獵豹瀏覽器、觸寶輸入法、芒果TV等三家企業沒有參加溝通會,App也沒有任何改進。

支付寶、ofo……超九成App“越界”,還有App監聽電話

要知道,這份測評報告可不是無中生有。據新民晚報報道,上海消保委經過三個多月300多次多維度測試,法律團隊和技術團隊與企業進行五十幾次溝通,就企業提供的數十份報告進行審評,才提交了這樣一份令人震驚的報告。

支付寶、ofo……超九成App“越界”,還有App監聽電話

上海市消保委供圖

據上海市消保委介紹,獵豹瀏覽器在新版本中,仍存有部分用途不明的敏感權限申請行為,具體為獵豹瀏覽器(V4.87.4) 存在Android目標 API版本過低、申請了與電話相關的權限、與短信相關權限,具體用途不明問題。上海市消保委副秘書長唐健盛指出,國家對手機App權限的開發、立法和標準不完善。簡單說,很多都是概念上的規定,只要求必要正當合理。但是什麼是必要正當合理,並沒有明確的規定和規範。

也就是說,目前市場上的App開發者,全憑覺悟在做。“而且,覺悟高的不多。”為此,上海市消保委透露,希望國家相關主管部門能更加明確(App權限),使之制度化。其次,希望能建立團體標準。

同時,上海消保委表態,將敦促未參加溝通的獵豹瀏覽器等企業作出切實改進,落實企業誠信責任。

對此,獵豹瀏覽器28日晚間在官方微博回應稱,“默認監聽外接電話”是對獵豹瀏覽器的誤讀,獵豹瀏覽器只會檢測用戶的來電或去電狀態,但絕不會因此獲取用戶的電話號碼、電話內容等個人隱私信息。

支付寶、ofo……超九成App“越界”,還有App監聽電話

獵豹瀏覽器相關技術負責人表示,索要電話權限的原意是避免用戶收聽有聲讀物時影響正常接打電話。獵豹移動表示將積極整改,“新版本將解決通報中涉及的問題,正在緊急測試,預計明天(29日)將完成全面上線。”

不過,截至記者截稿前,新版本仍未上線,最新版本依然是4月20日推出的(相較於同類瀏覽器App一個月至少一更新的速度,獵豹也可以說是非常篤悠悠了)。

支付寶、ofo……超九成App“越界”,還有App監聽電話

除了旗下瀏覽器被點名外,11月27日,外媒報道稱,國外廣告監測平臺Kochava日前表示,有8款非常受歡迎的Android應用存在廣告欺詐行為,可能竊走了數百萬美元的廣告收益,其中7款應用來自中國的獵豹移動。消息一出,當日美股市場上,獵豹移動收跌32.84%,報價5.48美元創上市以來新低,市值蒸發約三分之一。

對此,獵豹移動28日回應稱,Kochava向公開媒體提供了有關獵豹移動廣告系統的不實信息及判斷,造成獵豹移動股價劇烈波動及惡劣影響,對此,獵豹移動決定對Kochava予以起訴。

這,到底是誰惡人先告狀呢?

綜合整理自新民晚報、中新網、看看新聞、財經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