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種方式幫創業團隊找到“技術合夥人”!

一直以來,技術合夥人都是創業團隊中最稀缺的角色,尤其對於那些由非技術人員發起的創業項目,常常因為無法找到靠譜的技術合夥人,來幫助創業團隊把想法變成產品,實現從0到1,從無到有的突破,而使項目腹死胎中。

《喬布斯傳》裡介紹了在蘋果公司成立前,喬布斯邀請技術牛人沃茲共同創業的艱難歷程,即便兩人是多年好友,即便喬布斯當時就顯示出了他非凡的商業智慧和感染力,卻仍然在很長時間裡,無法說服對方全心全意參與創業。

為什麼創業團隊找到技術合夥人這麼難?最根本的原因在於技術人員的理性思維與踏實務實,常常與創業這種充滿感性與激情,甚至有點幻想和不切實際的事情,格格不入,天生排斥。

因為理性,所以技術人員通常不會輕易被創業者洗腦,他們有自己的思維邏輯,會根據自己縝密的計算和分析作出判斷。而初創項目大多隻是紙上談兵,並沒有實際業務數據,所以對於技術人員來說,這根本就不具備“解題”的基礎。

因為理性,所以技術人員常常容不得瑕疵,如果創業者太不懂技術,有意無意中把技術難度想得過低,把開發週期預估得過短,給出的承諾或預期明顯過於誇張時,這很可能會讓技術人員對創業者的能力甚至人品產生懷疑,進而對整個創業項目的真實性產生質疑。

因為理性,所以技術人員通常不願意輕易跳槽,尤其是對於已經有一定能力和職位層級的技術人員,他們不希望輕易丟掉自己目前的工作,而去重新熟悉、建立和維護一套新的架構和代碼,甚至包括去和一些新的同事合作。他們也並不會輕易相信虛無縹緲的股權,而犧牲自己眼前的經濟利益。

因為理性,所以他們也非常擔心創業的風險與自己的收穫,他們很可能覺得做技術也是在吃青春飯,擔心在創業公司,做從0到1的初級產品,不一定能讓自己的技術有太大的提升;且由於人員稀缺,可能也沒什麼機會帶一個優秀的技術團隊。所以一旦創業失敗,那麼自己可能白白損失了一兩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但自己的技術能力和管理能力,卻不一定能有太大的提升。

總之,找到優秀的技術人員加入創業團隊,有時確實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之事,但除非創業者也秉承什麼時候找到技術合夥人,什麼時候再創業的想法,能夠容忍遙遙無期的等待,否則,總需要想辦法,把項目推進下去,把業務數據跑出來,把商業模式跑通,把投資吸引來,之後,才能有足夠的底氣和資本招募到技術合夥人。

五種方式幫創業團隊找到“技術合夥人”!

目前看,大致有如下五種方式,幫助初創團隊找到初期的“技術合夥人”:

方式一:死磕目標技術合夥人

如果創業者有很明確的技術合夥人目標,且幾乎非他不可,那只有進行死磕。例如可以通過一段時間的兼職合作,進一步建立雙方的信任基礎,並不斷反覆提出邀約,隔三差五見面深聊,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也許能夠最終得償所願。

方式二:撒網潛在技術合夥人

如果沒有特定目標,那麼不妨在一些技術人員出沒的平臺上廣撒網,多約談。畢竟技術人員中也會有不少兼具感性和創業衝動的人,希望進入一些初創公司一展身手。但由於雙方沒有信任基礎,所以儘量將項目真實的一面告知對方,讓對方看到你的坦誠比向他畫餅要有價值的多,因為他被你的坦誠打動的可能比被你畫餅說服的可能要大得多。

方式三:只要技術不要合夥人

對於創業項目初期的原型產品,如果開發難度不大,需要的開發人員種類不多,對水平的要求不很高,那麼可以考慮通過招聘的方式引入技術開發人員,而暫時擱置技術合夥人的引入。為了降低成本,可以給予這樣的技術員工一定的期權激勵選項(非強制),如果對方能夠接受,則可以根據其工作成效與成長潛力,逐步兌現。

方式四:技術外包

如果創業項目的開發,可能需要在較短時間內,由多個角色的開發人員合作完成,例如同時需要網站前端開發、網站後端開發、安卓app開發、iOS app開發等,在創業團隊資金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採用技術外包的形式完成。但並不是所有項目都適合這樣的模式。因為技術外包拿錢幹活,常常需要產品需求非常明確,且一旦確定,儘量不要改變。所以是否採用技術外包一定要慎重,至少創業團隊中,需要有一名能夠準確定義產品原型功能的產品經理。

方式五:技術創投

相比於技術外包,技術創投主要以技術開發入股,而不需要創業者花費大量外包費用,同時一般能夠接受相對靈活的合作方式,甚至可以主動幫助創業團隊進行產品優化和完善。作為一種“投資者”,創業者需要像吸引風險投資一樣,用你的商業計劃書,說服和打動這樣的技術創投團隊,用開發資源來“投資”你的項目。

五種方式幫創業團隊找到“技術合夥人”!

此外,還有一些事情需要創始人考慮:

創始人或其他聯合創始人要懂產品:在沒有技術合夥人的情況下,那麼至少創始人或一個聯合創始人能夠懂產品,能夠分析清楚具體的產品需求並設計出基本完整的產品原型;能夠相對準確地識別出需要什麼樣的開發技術;能夠大致評估出開發難度和開發週期;懂得如何對接技術人員進行產品開發並能夠參與產品測試。在沒有技術合夥人的情況下,創業團隊中必須有一個人能夠全程參與和跟蹤項目開發過程。

儘量減少創業初期的技術開發難度:對於非技術人員發起的項目,極大可能不屬於技術項目,那麼應儘量避免在開始階段進行太多的產品功能創新和技術創新,應儘量採用相對成熟和常見的產品實現模式,這樣即便找不到合適的技術合夥人,也能夠以較低的代價招到技術員工或採用外包等方式完成原型產品的開發。

給技術合夥人的股權:一個創業項目要想最終成功,需要在各個崗位擁有優秀的人才,包括技術、產品、運營、市場、營銷、供應鏈以及財務等,對於大部分非技術驅動的創業項目,很可能其它角色的重要性,在項目步入正軌後,都不弱於技術。如果僅僅因為需要最先引入技術合夥人,就給予其過多股權的話,那麼可能會成為後期引入其它重要合夥人的障礙。通常,對於不出資而只負責技術的合夥人,給予的股權不宜超過15%;而如果對方僅是權宜之選,那麼最好可以控制在5%甚至3%以內,以便為之後引入更合適的技術合夥人留有餘地。

與技術合夥人談錢:即便創始人願意付出10%以上的股權,技術合夥人也很可能還是要談錢,談薪資,而很少有能夠接受像其他all in的創始人一樣免薪加入的。這大多緣於前面提到的技術人員的理性思維特質。創始人應該對此有充分預期並給予理解。技術人員肯接受降薪創業,對於他們來說,已經是極大的讓步了。不過,在此情況下,通常股權應儘量以期權的形式逐步兌現。

五種方式幫創業團隊找到“技術合夥人”!

本文系“科技無憂網”原創,如轉載請附出處(kejiwuyoucom)。認知互聯網,解讀新科技,助力創業創新及傳統企業轉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