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獻66.7%GDP、73.9%稅收!南通民營經濟“長”出新生機

貢獻66.7%GDP、73.9%稅收!南通民營經濟“長”出新生機

交匯點訊 臨近歲末,奮力爭當全省民營經濟強市的南通,民營經濟發展指數拉出大陽線:今年1至10月,全市新增個體工商戶73982戶,同比增長17.6%;新增私營企業28067家,同比增長9.7%;全市個體工商戶達60.38萬戶,私營企業達20.61萬家,私營企業註冊資本高達1.23萬億元,全市個體私營企業註冊總數居全省第三位;民營經濟入庫稅金607.52億元,同比增長14.97%。

南通生機勃勃的民營經濟正迎來新的春天。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全省民營企業座談會精神,11月21日、22日,南通市委書記陸志鵬馬不停蹄前往通州區和海安市,就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進行調研。11月24日,南通市委常委會研究促進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舉措,積極貫徹中央和省委部署,並結合地方實際出臺針對性政策措施,幫助民營企業打破市場準入的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等“三門”,搬走融資的高山、轉型的火山、市場的冰山等“三山”,為助推民營經濟轉型躍升打造最優營商環境。

“民營經濟已成為南通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增加就業的重要渠道,創造了66.7%的地區生產總值,貢獻了73.9%的稅收,吸納了85%以上的二三產就業人口。”陸志鵬說,南通曾是中國民營經濟的先行之地,早在100多年前,南通先賢張謇就創辦了近代最早最大的民營企業大生集團,締造了“中國民族工業的搖籃”,如今南通正奮力續寫民營經濟新輝煌。

貢獻66.7%GDP、73.9%稅收!南通民營經濟“長”出新生機

“民營經濟是典型的草根經濟,只有養分充足、溫度適宜,小苗才能蓬勃生長成參天大樹。”從一把尺子、一把剪刀擺地攤起步打拼成海內外聞名的“花布大王”“沉香大王”,全國人大代表、江蘇亞萍集團董事長陸亞萍認為,南通民營經濟發展得好,最重要的原因在於,歷屆黨委政府都甘當民營企業“服務員”。

早在2003年,南通就提出爭創“江蘇民營經濟第一大市”,市委市政府出臺文件:凡國家未明令禁止的投資領域,徹底向民企開放;凡是外地有的、能享受的合法合理的優惠,南通都能享受;凡是對民營經濟有歧視的、不合理的政策,都要叫停。民營經濟的一池春水被迅速激活,一時間,“家裡辦個小工廠,人前說話叮噹響”等坊間俗語傳遍江海大地。2013年,南通又在全省率先實施扶優培強工程、優勢增創工程、創新攀高工程等“五項工程”,推動民營經濟轉型升級。

“南通民營經濟歷經了高歌猛進的10年,稅收貢獻率提升了22%,吸納就業人數增加了40%。”南通市民營經濟發展辦公室主任賁友華說,但隨著經濟進入新常態,民營企業產業層次不高、創新能力不足、協作意願不強等問題日漸突出,面對風起雲湧的技術革命,有些企業甚至選擇像鴕鳥一樣,把頭埋進沙子裡。

登高望遠,南通民營企業,迫切需要再出發。

2016年4月27日,南通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33次會議決定,將每年5月23日——張謇創辦的大生紗廠正式開工投產的日子,確定為“南通企業家日”,在全國率先形成尊重、理解、支持企業家發展成長的制度性安排。每年這一天,南通都會隆重表彰“張謇杯”傑出企業家、“三名”人物等一批優秀企業家,先後有100多位民企領軍人物受到表彰,向社會傳達崇尚創業、鼓勵創造、尊重創新的清晰信號。

貢獻66.7%GDP、73.9%稅收!南通民營經濟“長”出新生機

中天科技集團董事長薛濟萍是首位捧得“張謇杯”的傑出企業家。他從田埂上走來,用20多年時間,將一家名不見經傳的鄉鎮磚瓦廠打造成電信、電力、新能源“三足鼎立”的高新技術企業集團,創下數十項全國第一。雖然年過6旬,薛濟萍依然帶領企業砥礪前行,奮力將中天打造成世界品牌,今年營業收入有望突破500億元。

頭馬引領,南通民營企業家隊伍萬馬奔騰,今年分別有15家和14家企業躍進全省百強民企榜和全國500強民企榜,4家企業入圍全國製造業單項冠軍示範企業和單項冠軍產品榜單。

為民營企業創業創新清出高質量發展新跑道,南通市委市政府開展“企業服務周”“企業家面對面”等活動,出臺促進經濟發展提質增效升級若干政策措施等,從降低融資成本、人力成本、制度成本等7個方面降低企業成本負擔;市人大推動細化實化扶持實體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的激勵政策;市經信委、民發辦為實體經濟企業降低成本超110億元;市金融辦促成各類企業實現直接融資超1500億元;市商務局在全國率先設立“引航燈”涉外法律扶助基金,受理企業涉外法律諮詢近百次……

貢獻66.7%GDP、73.9%稅收!南通民營經濟“長”出新生機

內生動力與外部助力雙向發力,催生南通民營經濟澎湃動能。今年以來,該市規模以上民營工業完成產值增長14.5%,高出平均水平1.3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民間投資增長11.9%,高出平均水平3.2個百分點;新增民營高新技術企業160家,新增上市民營企業8家;引進投資超千萬元的民資項目1477個,註冊資本達288.94億元。

“區域繁榮總是伴隨著企業家群體的崛起,南通正按照省委要求,奮力爭當‘一龍頭三先鋒’,迫切需要大批企業家成為領跑先鋒。”南通市代市長徐惠民說,南通將進一步優化民營企業發展軟硬環境,力爭到2020年,民營經濟增加值在地區生產總值佔比達到68%,稅收佔比達到75%,國家級民營高新技術企業突破850家,私營企業戶數突破22萬,私營企業註冊資本突破1萬億元,奮力躋身全省乃至全國民營經濟強市前列。

交匯點記者 陳明 徐超 賁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