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主席“鴿聲”提振人民幣匯率,新興市場的轉機要來了?

幾乎一夜之間,因為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一番言論,市場對美聯儲明年加息步伐的預期來了個大轉彎。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的面臨的貨幣貶值壓力,會因此得到緩解嗎?

11月29日,受美元走低、中間價走高147個基點的影響,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盤中最高升至6.9353,較前一交易日收盤價上漲超過200個基點,16時30分官方收盤價報6.9451,較上一交易日官方收盤價漲109點,較上日夜盤收盤漲89點。

隔夜美元指數受鮑威爾講話影響一度跌至96.8641,不過,北京時間11月29日晚間,美元指數再度站上97關口,最高報97.0141。

鮑威爾究竟說了什麼?

在當地時間11月28日出席紐約經濟俱樂部的活動時,鮑威爾發表演講稱美國經濟前景穩固,但是加息的影響並不確定,至少需要一年的時間來觀察,美聯儲的貨幣政策路徑沒有預設的模式,利率目前“略低於”(just below)中性水平。

由於上述表態與10月初“離中性利率還很遠”的提法截然不同,鮑威爾這一略偏鴿派的表態,被市場理解為,這或許意味著明年的美聯儲加息節奏將放緩。

不過也有聲音認為,當前就認定美聯儲加息路徑發生大幅變化或言之過早。

光大證券指出,鮑威爾10月的鷹派言論並不意味著美聯儲要加快加息,同理,當前的鴿派言論也不意味著美聯儲要停止加息,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令勞動力市場進一步收緊,未來將推升工資增速,增加通脹上行風險,當前這一邏輯仍然成立,美聯儲加息仍有充分理由。

中泰證券則指出,不管鮑威爾表態是否意味著未來加息會放緩或停止,但近期美國的經濟數據已經顯示,加息已經產生影響,美國經濟已經出現疲態。往前看,隨著美國經濟邊際走弱,歐洲方面英國脫歐協議若達成,歐美預期差可能再度調整,美元指數未來回落的概率較大。 今年以來新興市場的匯率和金融市場的波動,很大程度上來自於與美國經濟週期的錯位,美國經濟向好,美聯儲持續加息,給新興市場匯率構成較大壓力。但隨著美國經濟放緩、美聯儲加息節奏變慢,全球經濟從分化到收斂,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的壓力有望邊際緩解。

瑞銀在最新的2019年-2020年經濟展望中認為,人民幣匯率不太可能大幅貶值。

“的確,市場情緒疲弱、經常賬戶順差消失、境內外利差持續收窄都會給人民幣帶來貶值壓力,貶值也應有助於部分抵消美國加徵關稅的負面拖累,但是,人民幣大幅貶值會損害國內信心、引發恐慌性資金外流,並威脅金融系統穩定。”瑞銀指出,中國央行會謹慎管理人民幣匯率,並繼續加強資本管制,預計2018年、2019年、2020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分別在7.0、7.3、7.3,如果貿易摩擦得以緩和,2019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可能保持在7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