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爆雷潮後的P2P車貸怎麼樣了?

原創|爆雷潮後的P2P車貸怎麼樣了?

11月15日,國內最大的P2P車貸平臺微貸網在紐交所掛牌上市,開盤價為10.50美元/股,市值52億人民幣,堪稱“車貸第一股”。這在P2P車貸爆雷風險尚未利空出盡、合規整改仍待考驗背景下,微貸網的上市可謂讓市場找回了一絲絲自信。

而2018年經歷多半年的大退潮後,寒冷的P2P車貸寒市場陸續出現了一些回暖信號,頭部平臺效應加劇。

爆雷潮暴露P2P車貸背後隱患

因標準化程度高、產權清晰、小額分散易擴張,自網貸行業借款限額政策出臺後,車貸一度成為眾多P2P平臺爭搶的優質資產業務類型。據零壹數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底,P2P車貸歷史累計交易規模達5678億元,有545家正常運營的P2P網貸平臺以車貸為主要業務,佔正常運營平臺數量的27.07%。

不過隨著競爭加劇、監管加嚴,P2P車貸不復之前的“藍海”局面,各種問題隱患也集中暴露。2018年金融監管機構密集出臺了多項監管政策如資管新規、網貸整改驗收通知等,推進金融去槓桿防範風險,P2P車貸出現資金供給收縮、資金成本上升、流動性緊張等一系列連鎖反應。與此同時,全國掃黑除惡行動下,多地把套路貸、車輛二押、暴力催收等納入打擊重點,P2P車貸亂象受到遏制。

原創|爆雷潮後的P2P車貸怎麼樣了?


行業清洗下,今年P2P車貸上演大退潮,有機構統計的數據是“死傷過半”。如5月初,以車抵貸業務為主的沃時貸和泓源資本相繼發佈清盤公告;6月,金牌理財發佈關於暫停所有業務的通知,圖騰貸也停止發標,被指提現困難;7、8月份,自融、假標、逾期風險展露,三季度倒閉和暫停發標的車貸平臺也至少有50家。《中國P2P車貸發展與轉型報告2018》指出,與往年以失聯跑路為主不同,嚴監管下,今年多家P2P車貸平臺宣佈清盤,代替了之前的無良跑路,還有中小平臺迫於壓力主動轉型退出或尋求被收購。

不論哪種方式退出,爆雷潮都大大打擊了P2P車貸市場的自信,投資者信任度大大受損。而除暴露出非法集資、套路貸、暴力催收、車輛二押、第三方支付盜刷等違法亂象,幾百家車貸平臺的消亡也反映了行業高速發展背後的粗放運營問題。

一是為追求業務規模,不少平臺在行業高峰期都放寬了進件要求並瘋狂開設門店,而管理和風控很難跟上;二是貸前審核寬鬆就造成平臺過於依賴貸後催收來挽回損失,所以在暴力催收遭到嚴打下,很多P2P車貸平臺的催收工作面臨停擺,資金壓力變大;三是合規運營成本加大,“信息披露”、“銀行存管”等合規化要求增加了線上運營成本,帶來的相應時間成本、後期合規費用及平臺合規標準無法預估。爆雷潮裹挾下,正常平臺也頂著不斷有投資人提現的壓力,這其中有的咬牙撐過來,有的不堪重負又倒下一波。

在業內人士看來,互金行業無序增長多年後,出現爆雷潮是一個必然。很多平臺開展業務激進、粗暴,失去對金融的敬畏之心,整個市場待洗牌、理性、良性發展。

洗禮後的P2P車貸有所回暖

不過隨著監管加碼,今年異常寒冷的網貸市場也陸續出現了一些回暖信號。8月初,互金整治辦印發相關通知,打擊惡意逃廢債,明確網貸失信人員由中國人民銀行納入徵信系統;8月中旬重磅發佈針對網貸風險的十項措施;8月底到9月,各地陸續啟動轄內網絡借貸機構自查工作,對轄區內的網貸機構進行全面現場檢查驗收……國內P2P發展進入合規化快車道。

監管落地後,P2P網貸的市場活躍度和投資者信心也在逐步恢復。P2P行業雖然成交量仍在下降,但資金流出、新增問題平臺等方面表現趨穩。一些資金運營穩健的平臺積極想辦法加快債轉,資金流動性問題逐步得到解決。車貸作為本質上比較好的資產,在整個網貸行業中仍相對受青睞。

交易數據顯示,雖然2018年三季度P2P車貸交易規模仍呈下降趨勢,但9月行業整體已有所回升。據網貸天眼不完全統計,9月P2P車貸業務成交額為56.61億元,環比上漲11.14%;10月車貸業務成交額為64.22億元,環比上漲23.18%。從各平臺表現來看,微貸網、拓道金服、投哪網等多平臺車貸業務成交額出現上漲。

原創|爆雷潮後的P2P車貸怎麼樣了?


在行業整體受衝擊下,頭部平臺效應更加凸顯。值得一提的是,11月份微貸網成功在美國上市。這家中國最大的車貸P2P平臺車貸業務佔比90%以上,市場份額達35%,交易規模遠超行業第2至第10的總和。根招股書數據,微貸網2016年、2017年、2018年1-9月Non-GAAP淨利分別為3.23億、5.16億、5.78億,保持了相對不錯的盈利狀況。

同時在戰略轉型和升級中,微貸網在合規方面表現積極,嚴控業務規模並調整歷史存量中利率、費用或金額不符合要求的業務。根據檢查通知,微貸網於2018年9月14日向監管機構提交了自查報告。數據顯示,截止2018上半年,微貸網的M3逾期率保持在0.6%~0.8%之間。金融科技領域探索上,微貸網基於雲計算、面部識別、聲紋識別、神經網絡等技術開發視頻面審系統、智能服務機器人等,以科技助力獲客和風控。

雖然據部分媒體報道,微貸網仍面臨一些地方警方的偵查、業績增速有所下降,但綜合看,微貸網冒著行業凜冽的寒氣逆流上市,也給行業帶來一些信心。特別是頭部平臺基於前期的實力積澱,韌性較強,和中小平臺的分化進一步加劇。

車貸市場仍是少數頭部平臺藍海

據《中國P2P車貸發展與轉型報告2018》,一系列雷暴過後,互聯網金融行業即將進入2.0時代。互聯網金融的下半場,必然是踐行普惠金融理念,合規化、科技化的發展。由此,通過合規“考核”的平臺在2019年將迎來新的生存與競爭環境。

P2P車貸對於少數頭部平臺而言,依然是有發展潛力的“藍海”。一方面目前的車貸市場開發量佔比尚不到30%,還有更多的車貸目標群體待開發;另一方面長遠看,汽車消費市場仍有增長潛力,加上金融、徵信環境的進一步完善,車貸市場規模會進一步擴大。對此,已穩佔市場份額的頭部平臺會更有優勢。


原創|爆雷潮後的P2P車貸怎麼樣了?


而中小車貸平臺面臨不小挑戰。11月8日,杭州做車輛質押的網貸平臺予財緣披露分期業務結清公告。公告指出,自6月下旬以來,行業環境持續惡化,P2P暴雷、跑路事件頻發導致出借人資金受到損失。國家相繼出臺各項監管政策來保障出借人利益,由於平臺沒有達到備案要求而收到金融辦清退通知。此公告一出,“杭州將清退存量不足1億元的網貸平臺”的消息就在網貸圈流傳。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指出,是清退1億元以下的不合規平臺,並不是全部要勸退。但不管如何,監管面前,很多小平臺一時間“風聲鶴唳”。

另外,為避免單一市場的過度競爭,許多平臺也在通過差異化產品、三四線城市地域佔領等找尋自己的發展空間。車抵貸外,一些P2P平臺也在開展車商貸款、汽車以租代購、汽車供應鏈金融等新業務。不過轉型並不意味著成功,這同樣要看行業環境和平臺自身實力。

總而言之,之於P2P車貸平臺,2018年可謂既是危機年,又是機遇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