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鞏義永昭陵,揭祕北宋狸貓換太子背後的動人故事

宋陵·永昭陵

走進鞏義永昭陵,揭秘北宋狸貓換太子背後的動人故事

我是個計劃性較強的人,旅行之前,一定會設計好線路與時間。可是,在河南境內,意外太多——許多地方GPS都查不到,比如永昭陵吧,就是多方打聽來的,浪費了許多時間。到了目的地,發現GPS顯示。這裡的地名為“宋陵”。

站在大門外,感覺到這座陵墓氣勢恢宏,真的很令人震撼。這裡不要門票,但也找不到工作人員,想找個導遊更是不可能(走了許久才遇到一位知情人,據說,這裡的導遊只接待政府參觀團,且要預約)。在炎炎夏日裡,真正的陵園大門緊閉,默默面對著我們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

走進鞏義永昭陵,揭秘北宋狸貓換太子背後的動人故事

這裡原來也叫“宋陵”!!!

北宋歷經九個皇帝,除了徽、欽二帝被金兵擄走之外,其它七個皇帝均葬在鞏縣,加上趙匡胤的父親趙弘殷的陵墓,統稱“七帝八陵”。依次為宣祖(趙弘殷)永安陵、太祖(趙匡胤)永昌陵、太宗(趙光義)永熙陵,真宗(趙恆)永定陵、仁宗(趙禎)永昭陵、英宗(趙曙)永厚陵、神宗(趙頊)永裕陵、哲宗(趙煦)永泰陵。另外,除了趙弘殷和杜太后合葬外,還附葬皇后陵21座,親王、公主、皇子、皇孫、諸王夫人墓144座,高懷德、蔡齊、包拯、楊六郎、趙普、寇準等名將勳臣墓9座,帝系宗親陵墓總計上千座,在鞏義市形成了一個非常龐大的陵墓群。公元960年,宋太祖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963年便開始營建宋陵,分回郭鎮、西村、芝田、孝義四個陵區,佔地面積156平方公里,前後經營160多年,宋代靖康建炎年間遭金兵破壞,元代時地面建築全部被毀。北宋皇陵於1982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永昭陵的建築佈局和其它皇帝寢陵基本相同,都是按照迷信的趙家山水風脈,座北面南,南高北低。照片中為鵲臺:

宋陵臺名,兩座。是上宮的第一道門,東、西間距42米。兩臺平面均呈正方形,四壁陡直,臺上有華麗的樓閣。鵲臺的鵲,也有喜鵲登枝的含義。《宋史·禮志二五》:“ 南神門至乳臺,乳臺至鵲臺,皆九十五步。乳臺高二十五尺,鵲臺增四尺。”《宋史·樂志十五》:“﹝虞主祔廟儀仗內《導引》一首﹞誰知道,桂華今夜,卻照鵲臺幽。”

走進鞏義永昭陵,揭秘北宋狸貓換太子背後的動人故事

永昭陵:永昭陵,為北宋帝陵,位於河南省鞏義市西南隅的一處高敞之地,嵩山北麓與洛河間丘陵和平地上。從那裡俯望,城區如在谷中。陵區以芝田鎮(宋永安縣治)為中心,南北約15公里,東西約10公里。宋時,這塊地方叫“孝義堡”,又名“和兒原”,今天叫孝義鎮。永昭陵是北宋第四代皇帝宋仁宗趙禎的寢陵。宋仁宗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民俗演義《狸貓換太子》中的皇太子,後來當上皇帝,駕崩之後就葬在永昭陵。仁宗趙禎,初名受益,真宗第六子。生於1010年,1018年立為皇太子,賜名趙禎,1022年即位,1063年駕崩於開封,享年53歲。在位時間42年,在兩宋諸帝中,是執政時間最長的一個皇帝,當時國家治理的非常安定,文臣武吏薈萃,科學文化發達,處於北宋鼎盛時期。宋仁宗可以稱得上是北宋歷史上的明君聖主之一,在朝內外均有非常大的影響。據說當年仁宗去世的消息傳開之後,全城軍民乃至婦人孺子朝夕面向汴京方向號哭,焚紙燒香的煙霧遮蔽了天空,看不見一絲太陽光,這雖然聽起來有點誇張,不過充分說明了宋仁宗深得民心。歐陽修曾有詩為證:“嘗時鳳輦行遊處,今日龍輴慟哭隨。”體現了皇帝靈車在送葬過程中舉國百姓悲痛欲絕的感人場面。

據有關史料記載,嘉祐八年(1063年)10月,葬仁宗趙禎於永昭陵(今鞏義市區),修陵調集士兵46700人,工期7個月,耗銀50萬兩,錢150萬貫,綢絹250萬匹,耗費佔北宋國庫年收入的一半。規模龐大,建築雄偉,雖歷經千年風雨,飽受戰亂搶掠,但至今仍不失皇家陵園的恢宏氣勢。整個陵園遵從封建的風水地形堪輿學說,依地勢而就,傍山依水,東南穹窿,西北低垂,由"皇帝陵"、"皇后陵" 和"下宮"組成,神道兩側的石刻群形態逼真,雄渾高大,栩栩如生,其中"瑞禽"和"角端 "更是雕刻史上的傑作,堪稱世界絕品。

走進鞏義永昭陵,揭秘北宋狸貓換太子背後的動人故事

永昭陵修建得非常宏麗,陵下埋藏著許多珍貴的殉葬品,陵上建有上宮、下宮和寺院宮觀等多種建築,不過,隨著歲月的流逝和世事的變遷,這些建築受到自然的和人為的不斷破壞。北宋滅亡後,鞏縣先後為金朝扶持的“齊”政權和金朝佔有。

南宋時,一位名叫鄭剛中的官員赴陝西任職,途經鞏縣時,到宋陵作了短暫停留,在他所著《西行道里紀》一書中,記述當時永昭陵的情況說:“昭陵因平崗種植松柏成道,道旁不垣,而周以枳橘,陵四周闕角樓觀雖存,顛毀亦半。隨闕角為神門,南向門外列石羊、馬、駝、象之類。陵臺二層,皆植松柏。層高二丈許……下宮者乃酌獻之地。今無層,而遺基歷歷可見……(皇后)陵下宮為火焚,林木枯立”。可見這時的永昭陵已經是滿目瘡痍了。不過陵臺(墳丘)還沒有被盜掘,“惟昭陵如故”,而其他陵基則多被毀壞。元朝時,北宋各陵遭到了一次洗劫,被盡犁為墟,一代文物設施毀壞殆盡,十分可惜。

永昭陵由鵲臺至北神門,南北軸線長551米。南神門外的神道上,佈置有東西對稱的石人13對、石羊2對、石虎2對、石馬2對、石角端、石朱雀、石象、石望柱各1對,這些石刻造型秀長,雕法細膩。武士身軀高大,形象勇猛,目不斜視、忠實地守衛著宮門。客使體質厚重、輪廓線條簡練明確,雙手捧貢品,身披大袍,衣褶垂到腳邊,人物形神兼備。石虎造形威武雄健,石羊面目恬靜清秀。永昭陵的石朱雀雕刻尤為精美,整屏呈長方形、通身雕成層疊多變的群山雲霧,烘托著展翅欲飛的朱雀,美麗的雀尾猶如一把俊扇揮動著風雲。浮雕突出表現了鵬圖矯翼的雄偉氣概,呈現出瑰麗浪漫的畫面。

永昭陵附近還有宋陵7座,它們是葬趙匡胤父親趙宏殷的永安陵;葬太祖趙匡胤的永昌陵;葬太宗趙光義的永熙陵;葬真宗趙恆的永定陵;葬英宗趙曙的永厚陵;葬神宗趙頊的永裕陵及葬哲宗趙煦的永太陵。這些陵墓建築和永昭陵大體一致,均有較大陵臺,周有角門,神道兩側是雄偉的石刻群。現在永昭陵和永厚陵已修建為宋陵公園。

永昭陵佔地500餘畝,置東西南北四座大門,南門是正門,陵區內又分內城和外城,內城也稱宮城。走進南大門,陵區呈南高北低之勢。寬闊筆直的神道,穿過高大的雀臺、乳臺,穿過穆然聳立的石像生,直指宮城。雀臺是陵區的第一道大門,乳臺是第二道大門,神門是第三道大門,也是宮城的大門。

沿著青石鋪就的臺階,順次而下,彷彿走進了歷史。走過雀臺,越過乳臺,微風輕拂,風鈴叮咚,伴著低沉的腳步,走進那往日的輝煌和如今的感嘆。乳臺下是長長兩排夾道而立的石像生。披掛著歷史風雨的望柱孤獨地佇立著,它警示著皇家沒落的尊嚴,聽盡了金兵踐踏的馬蹄,也望斷了還我山河的悲哀。生著馬首、禽身、鷹爪、鳳尾的瑞禽翱翔在3米多高的大石屏上,雄姿下雲水翻卷,展翅處風雷激盪。據說這種造型在我國曆代石刻中僅此一處,顯得尤為難得和珍貴。

羊,馬,象,文官,武將,門獅。這些滿目滄桑的石像,歷盡千年寒暑,閱盡人間風雨,依然不改昔日驕傲的風采。宮城是一座城內城,同樣有東西南北四座神門。每座神門外的兩側各有一座形式較小的建築,稱為闋庭。仔細看時,你會發現闋庭是一座不完整的建築,東面的沒有東角,西面的沒有西角,“闋”者,“缺”也。原來皇帝雖貴為天子,也不敢自詡為完人,人總是有缺點的啊,闋庭正是表達了皇帝恭謙之意,如同大王自稱為寡人一樣。

走進鞏義永昭陵,揭秘北宋狸貓換太子背後的動人故事

乳臺:兩座。南距鵲臺約134米,是上宮的第二道門。兩臺東、西距43米。平面呈長方形。整體為三出闕狀,象徵皇家等級。

神道:是進入宮城的道路。神道兩側的對稱排列的石刻像,皇帝陵共設置石像60件,這些石刻象徵著帝王死事如生事,死後仍要駕馭萬物,治理朝政主宰整個世界。

走進鞏義永昭陵,揭秘北宋狸貓換太子背後的動人故事

望柱:也叫“華表”或“擎天柱”,是一對意求吉祥如意的頂天立地的八稜柱形石雕。望柱的歷史非常悠久,在原始社會人們樹立木柱只是為了識別道路,但隨著封建社會的發展,把它置於帝王皇宮或陵墓前,作為皇家建築的特殊標誌。

象與馴象人:象的體態看起來宏大穩健,而且易於馴化,是當時進貢的珍品,當時貢象的國家主要是越南、柬埔寨。同時進貢來的還有馴象人。把大象與馴象人放在皇帝陵前,可能是出於以求江山穩固和萬象更新之意。

瑞禽:俗稱“馬頭鳳”。此石通身雕成層疊多變的山峰雲氣,正中雕一隻怪鳥,此鳥為馬頭、龍身、鷹爪、鳳尾,背有翼,後襯山峰,威猛有力。石碑上刻有小洞,小洞裡有小獸,探頭望著空中的怪鳥。這種瑞禽設在陵前寓意祥瑞,故稱“瑞禽”。瑞禽為宋陵所特有,有著非常高的藝術價值。

走進鞏義永昭陵,揭秘北宋狸貓換太子背後的動人故事

修建歷史:趙禎死後,停喪於宮中福寧殿,然後派宣慶使石全彬等赴鞏縣勘定陵址,選中的地方有兩個。一永安縣城區,即今芝田鎮。二孝義堡。當時大臣集議,認為以永安縣城區建陵需要搬遷成千上萬的民戶,工程量太大,時間緊迫。恐怕不能按期完成,於是決定建陵孝義堡(即今葬地)。永昭陵建成後,有人說,這不是一塊吉利地方,因為“地名和兒原,非佳兆”,果然不到三年,他的繼位宋英宗趙曙就晏了駕,應了“和兒”的讖語。

永昭陵完全依照永定陵的規模修建,除了政府正式撥款外,又從內藏庫(所謂的財政“盈餘庫”)撥款150萬貫,絲綢250萬匹,銀50萬兩作為營陵補貼,修陵使用的軍士、民夫、工匠、雜役人等,每天有46700人之多。工程從三月開始一直進行到十月才完成,十月六日趙禎的靈車從東京啟運,十七日安葬,上廟號“仁宗”。修陵調集士兵46700人,工期7個月,耗銀50萬兩,錢150萬貫,綢絹250萬匹,耗費佔北宋國庫年收入的一半。規模龐大,建築雄偉,雖歷經千年風雨,飽受戰亂搶掠,但至今仍不失皇家陵園的恢宏氣勢(地面原建築除石雕石刻外均為現代所建)。

走進鞏義永昭陵,揭秘北宋狸貓換太子背後的動人故事

甪端:又叫“獨角獸”,是一種形似豬樣,角長在鼻端的一種怪獸。放在皇帝陵前象徵宋王室是明君聖主的意思。

馬與控馬官:置於皇帝陵前,唐代沿襲下來的制度,純粹是為了儀容而已。

走進鞏義永昭陵,揭秘北宋狸貓換太子背後的動人故事

遺址挖掘:地面現存有鵲臺、乳臺、門閥和角閥等建築基址,尤其是神道石雕像保存比較完整。配合鞏義市宋陵搶救保護工程,先後對永昭陵的鵲臺、乳臺、南神門門網和東南角網諸建築基址進行一一清理。兩鵲臺位於陵園最南端,臺體為黃土夯築而成,表面用青磚包砌。其中西鵲臺保存較好,底部平面作長方形,東西約長134、南北寬12.巧米二包磚寬。.6米。用長條磚一丁一順壘砌,每層表磚內收。.5一1.5釐米。乳臺位於鵲臺之北、神道石雕像以南,也為夯一上築成,外表包磚。底部平面呈雙重凸字形,東西長19.7、南北寬9 25一10.3 米,即靠近神道的臺邊寬,而外邊較窄,南、北壁均作兩次內收,每次內收0.2米。乳臺包磚保存最好者高達〕.3層,一般寬0.6 米,個別處寬達1米。

走進鞏義永昭陵,揭秘北宋狸貓換太子背後的動人故事

現今面貌:永昭陵曾處一片菜地之中,十分荒蕪。陵丘上長滿了荊棘和小灌木,周圍還散佈著許許多多已不可考知的大小墳丘,昔時的繁華宏麗已無法再觀,只有陵前的兩長列石刻雕像傾立於斜陽殘照之中,似乎在向遊人訴說昔日的光輝情景。

1963年6月,宋陵被河南省定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3月,國務院將其公佈為國家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國家文物局以[93]文物文字第402號文件批准對永昭陵進行緊急搶救保護。根據河南省豫計經社[1993]1117號及2188號文件精神,於1995年6月開始實施搶救保護方案。截至目前,永昭陵搶救保護工程已投入資金8500萬元,陵園內已是庭臺、樓觀聳立,松柏花木交織,綠蔭蒼翠,鳥語花香,初步再現了永昭陵氣勢恢宏、莊嚴肅穆的歷史原貌。

走進鞏義永昭陵,揭秘北宋狸貓換太子背後的動人故事

雕刻史上的傑作,堪稱世界絕品的“瑞禽”和“甪端”。

瑞禽:象徵吉祥之鳥。如鸞﹑鳳等。出處:北齊·劉晝《新論·辯樂》:“擊拊球石,即百獸率舞,樂終九成,則瑞禽翔。”《宋史·燕王德昭傳》:“帝嘗射飛鳶,一發而中,惟吉從旁雀躍,喜甚,帝亦喜,鑄黃金為奇獸,瑞禽賜之。”參見“ 瑞鳥”。

走進鞏義永昭陵,揭秘北宋狸貓換太子背後的動人故事

宋陵瑞禽是馬首、龍身、鷹爪、孔雀尾,背有翼,後襯山峰,威猛有力,設在陵前表示祥瑞。永昭陵瑞禽:仁宗的永昭陵和英宗的永厚陵,石雕風格很為接近。瑞禽浮雕,其上平實,刻出齒狀山崖,兩側馬首烏一側頭向上,一側頭向下,與山穴間小獸呼應,很為生動。角端怒目圓睜,張嘴露牙,造型厚重豐碩,四肢前部刻有魚鱗紋,表現細緻可從形象上看出雌雄之別。

走進鞏義永昭陵,揭秘北宋狸貓換太子背後的動人故事

甪端這種動物,我只在甪直見過一回。

甪端:甪端一種傳說中的神獸,與麒麟相似,頭上一角,其形怪異,犀角、獅身、龍背、熊爪、魚鱗、牛尾。據說能夠日行一萬八千里,通四方語言。《宋書·符瑞志下》:“甪端日行萬八千里,又曉四夷之語,聖主在位,明達方外幽遠,則奉書而至。耶律楚材謂為旌星之精,靈異如鬼神”。故宮太和殿兩邊就放著一對,用甪端護衛在側,顯示皇帝為有道明君,身在寶座而曉天下事,做到八方歸順,四海來朝,聖明地治理天下玩者愛好也。家者集成也,天下者放眼天下學習也。

永昭陵西側甪端:“甪端”和“麒麟”是我國古代民間臆造的,流行於官場和民間的一對獨角兄弟。在官方,它們象徵光明正大、秉公執法;在民間,它們象徵吉祥如意,風調雨順。

走進鞏義永昭陵,揭秘北宋狸貓換太子背後的動人故事

走進鞏義永昭陵,揭秘北宋狸貓換太子背後的動人故事

走進鞏義永昭陵,揭秘北宋狸貓換太子背後的動人故事

石虎、石羊:虎是尊嚴與高貴的標誌。羊的性格柔順,形態淑美。老虎和綿羊放在一塊,象徵當時君主與臣民和平共處太平盛世。

走進鞏義永昭陵,揭秘北宋狸貓換太子背後的動人故事

走進鞏義永昭陵,揭秘北宋狸貓換太子背後的動人故事

客使:也叫“進寶官”,固定左右各3個,面容裝飾各有不同,雙手捧珠寶、犀牛角、珊瑚之類的寶物,作進貢狀。有的是日本韓國人,單眼皮長臉;有的是西域人,捲髮,戴耳環,大鬍子。象徵宋王朝對外友好,顯示了宋王朝的強大國威。

文臣、武將:分別站立於神道兩側。文臣手執笏板,武將按劍而立,這些雕像高大威武,形象端正,表現出“文韜武略”的氣概。武將一律著文官服飾,規定左右各2個,手持寶劍,劍鞘上有龍紋環繞,這些人的級別,是樞密使,相當於最高級武官,但由於北宋重文輕武,所以位居文官之下。文官也是左右各2,手捧玉WU,面有悲慼之色。

宮人:亦稱太監,表示出小心翼翼地供奉皇帝的奴才相,意為傳遞旨意使用。

走進鞏義永昭陵,揭秘北宋狸貓換太子背後的動人故事

石像生是帝王陵墓前安設的石人、石獸統稱石像生,又稱"翁仲"。始於秦漢,興於唐宋,盛於明清,是帝王陵墓前主要供祭儀物之一,為石雕人物、動物成對立於神道兩側。神道兩旁排列著一群石獸,它們按照一定的次序在特定的方向排列,石獸如同一批“衛士”護衛著皇陵。這些石獸又名“石象生”、“石翁仲”或“石獸群”,是陵墓的裝飾性建築。

石像生是指在神道兩側放置的石人、石獸。按規制分別排列著十二對石獸,兩坐兩立,依次為獅子(象徵威武)、獬豸(象徵公正)、駱駝(象徵運輸)、象(象徵吉祥太平)、麒麟(象徵吉祥太平)、馬(象徵征戰),其中駱駝、象、馬又分別為各地運輸工具,故又象徵疆域遼闊;石人十二尊,其中武臣(象徵侍衛將軍)、文臣(象徵近身文臣)、勳臣(象徵有功勳的文武百官)各四尊。

陵墓前的石人又稱翁仲,對稱立有兩座,分別為文官和武官形象。關於翁仲的形象有一種說法是來源於秦朝有一位名叫阮翁仲的大力士,傳說他身長一丈三尺,端勇異於常人,力大無比,曾駐守臨洮,征服匈奴有功。他死後,秦始皇特製翁仲銅像立於咸陽宮司馬門外。匈奴人來咸陽,見到銅人,竟以為是活著的阮翁仲而逃遁。於是後人就把立於宮闕廟堂和陵墓前的銅人或石人稱為“翁仲”。司馬貞的《索隱》雲:“各重千石,坐高二丈,號曰翁仲。”可知,陵墓前置翁仲始於秦代;但是沒有實物留存。西漢霍去病墓石雕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石像生實物資料。

陵墓前的石獸也有由來。石獸放置在墓前是從漢代霍去病墓開始的。後來的歷代帝王的修建自己的陵墓時也都沿用石人石獸的陵前裝飾,所以現在的唐陵、宋陵、明陵、清陵幾乎都在陵墓前陳列儀仗隊式的石人石獸。

石象生起源於陵墓石刻。中國古代陵墓石刻起源於何時,迄今無定論。李濟先生推測安陽殷墟出土的跪坐人像可能與後世石像生有某種淵源關係。《西京雜記》數處載有相關內容,稱晉靈公冢有石人男女四十餘,五柞宮青梧觀有石麒麟等,但《西京雜記》成書較晚,內容尚需推敲。

據《封氏見聞錄》解釋,石象生的作用一是起到裝飾和點綴陵寢,再一是儀仗鑾駕的象徵。石象生制度起源很早,秦漢時期已在陵墓前立石象生。有的陵墓不僅立石獸,還立文武大臣塑像,叫“石翁仲”。山東嘉祥縣東漢時期的“武氏墓”的石象生中,還有石獅存在;陝西省興平茂陵附近的西漢名將霍去病墓前石象生中,立有石馬、石虎、石牛、石象、怪獸吞羊、人搶熊以及野豬等石象生。

唐宋時期的石象生中又增加了文臣武將、外國使臣、侍女等造象。唐朝對石象生的使平已有等級規定,例如,三品以上官員用石獸六隻,五品以上官員準用四兒,至於皇帝陵當然不受限制,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乾陵共有石人、石獸九十六對之多。清代規定,二、三品官准立石馬、石虎、石羊各一對,四、五品官准立石馬。石虎各一對,六品官以下則一律不準立石獸。明清時代對石象生的使用制度也有嚴格的規制。例如清代規定,二、三品官准立石馬、石虎、石羊各一對,四、五品官准立石馬。石虎各一對,六品官以下則一律不準立石獸。所以,石象生又是封建等級制度的標誌。現存最完整者,有北京的明“十三陵”、遵化的清“東陵”、易縣的清“西陵”。明、清之際的皇親、高官之墓,也有立列石象生者,其規制較小。

石象生:陵寢前神道左右,佈置有用石頭雕刻的文武官員和珍奇走獸組成的“儀仗隊”,這些石雕稱石象生,其目的有兩個,一是避邪除惡,一是象徵權勢.石象生有石獅、石獬豸、石麒麟、石馬、石駱駝、石象等。如昭陵,石獸或立或臥在須彌座上,雕刻著錦袱、石榴、卷草等圖案。石獸雕刻精美,神態逼真。選定它們為陵墓石象生有很深的寓意。

天祿、辟邪:是古代傳說中的神獸,似鹿而長尾,一角者為天祿,二角者為辟邪,可攘除災難,永安百

祿;古人把它們對置於墓前,既有祈護祠墓,冥宅永安之意,亦作為昇仙之座騎。

麒麟:麒麟也是傳說中的動物,頭如龍,角如鹿,全身鱗甲,尾似牛,足似馬,它與龍、鳳、龜合稱四靈;相傳只有政治清明盛世,才出現的祥瑞之獸,象徵死者生前統治英明,是有作為的黃帝。

獬豸:(音xièzhì):獬豸是傳說中的一種動物,是忠誠和正直的化身,相傳它生活在東北的荒野之中,看見有人爭吵,會用獨角去驅逐無理者,用它作為石象生,以表示皇帝的嚴正無私。《異獸志》說:“東北荒中有獸,名獬豸,一角,性忠。見人鬥,則觸不直者,聞人論,則咋不正者。”獬豸與法的不解之結,還可從古代“法”字的結構得到解答,古體的“法”字寫作“灋”,而“廌”即為獬豸,“廌法”二字合為一體,取其公正不阿之意,所以從水,取法平如水之意。

石虎:虎為百獸之長,以虎守墓,可以驅除邪惡,保護墓主人。

石馬:它是古代軍隊作戰必備的工具,在石象生中使用馬的造型,用以象徵國家疆域遼闊,八方來朝。

石獅:獅是百獸之王,兇悍無比,瞋目如電,發聲如雷,百獸聞之莫不驚恐萬狀。用它作為石象生,代表威懾邪惡和顯示權勢之象徵。

駱駝:駱駝是北方重要的交通工具,又稱“沙漠之舟”。用它作為石象生,以表示皇帝性情溫順,能吃苦耐勞,也表示疆域遼闊,皇帝威鎮四方。

石象:形體高大,四腿粗壯有力,堅如盤石,用它作為石象生表示天下太平,江山穩固。

走進鞏義永昭陵,揭秘北宋狸貓換太子背後的動人故事

墓主簡介:

趙禎在北宋九個皇帝中在位時間最長,這時的北宋皇朝已呈現出頹敗的趨勢。與遼、夏的幾次戰爭都遭失敗,宋不得不增加每年送給遼、夏的金、銀、綢、絹的數量,以換取暫的邊境上的安定,而社會上各種矛盾已日見尖銳,所以南宋大哲學家朱熹在評論宋仁宗當位時的國家形勢時說:“國勢緩弱,事多不理”。不過,趙禎的為人,卻受到古代歷史學家、政治家的一致好評,稱讚他性情寬厚,不事奢華,還頗能約束自己。

史載,有一天他處理事務到深夜,又累又餓,很想吃碗羊肉熱湯,但他忍著飢餓沒有向廚房索要。第二天皇后知道了此事,就勸他:“陛下日夜操勞,千萬要保重身體,想吃羊肉就隨時吩咐御廚好了,怎能忍飢,使陛下龍體受虧?”趙禎卻回答說:“宮中的隨便索取,外面就會看做是慣例。昨夜我如果吩咐吃羊肉,廚下以後就會夜夜宰殺,一年下來,就要數百隻,若形成定例,日後,宰殺之數更不堪算計,為我一碗飲食,創此惡例,且又傷生害物,於心實在不忍。因此我甘願忍一時之飢”。

又有一次,他在朝堂上要給寵妃張氏的伯父加官進爵,御史中丞包拯堅決不同意。包拯激昂陳辭,犯顏直諫,唾沫飛濺到趙禎的臉上,趙禎一面用衣袖擦臉,一面表示接受他的建議,竟然沒有怪罪這個鐵面無私的人。以上兩例,表現出這位帝王確實具有相當大的度量和推己及人之心。這在封建時代,也算是很難得的了。因此,以往歷史學家們稱譽他為“守成賢主”。

趙禎身體胖大,一年四季只穿很薄的衣服,平時在宮裡連鞋襪也少穿,常常光著腳,他時常鬧病。一年,他患了腰疼病,臥床不起多時;又有一年,他病昏迷,終日昏昏如睡且不能言語。幸虧一位針灸醫生,用針刺入他的後腦,才使他恢復了語言能力。至和年間(1054—1056),他又犯病,突然口吐白沫從座位上暈倒地下,侍從人員趕忙用手指伸入他的口中,摳出痰塊,才救活過來,不過,語言卻發生了障礙,說話困難,“語無倫次”。此後,即使是朝會接見大臣之時,也說是“拱嘿不語”。大臣向他奏報事情,他也是“可即首肯,不即搖首”,不再多言。嘉佑八年(1063)二月眩暈病又發作,雖經醫生精心治療,仍不能痊癒。三月初一那天,他感覺病情有所好轉,也有了許多精神。誰知夜裡一更天氣,心頭突然疼痛,趕忙叫人進藥,又派人去叫皇后。當曹皇后趕到時,看到趙禎直直地睜著無神的眼睛,已說不出話來,只是用手指著自己的胸口。又停了一會兒,這位“大宋仁宋皇帝”就停止呼吸“上仙”去了。

走進鞏義永昭陵,揭秘北宋狸貓換太子背後的動人故事

走進鞏義永昭陵,揭秘北宋狸貓換太子背後的動人故事

宮城:面積約100多畝,四周築有城牆,東、南、西、北有四神門,門外各有石獅一對。四角築有角闕。南神門裡約10米處有獻殿,殿內陳設有所謂陰曹地府的避邪物,是皇帝、王室、陵使擺設祭祀的地方。

陵臺:宮城正中間是陵臺,呈三層覆鬥狀。陵臺下是地宮,是停放皇帝靈柩的地下宮殿,又稱皇堂。一般距地面二十多米深,用青磚或青石砌築。地宮頂部繪有天象圖。(可惜大門緊閉......)

走進鞏義永昭陵,揭秘北宋狸貓換太子背後的動人故事

門獅:設置於帝陵及後陵宮城四神門及下宮門前,表現出宋皇權的威嚴和宋皇陵的神聖不可侵犯。

走進鞏義永昭陵,揭秘北宋狸貓換太子背後的動人故事

超級喜歡這一對石獅的造型......

走進鞏義永昭陵,揭秘北宋狸貓換太子背後的動人故事

翻開《宋史·仁宗本紀》劉太后去世前後的記載,好像很難發現宋仁宗為揭開自己的身世之謎而採取了什麼血雨腥風的舉措,這一身世大揭秘的過程似乎波瀾不驚。然而,儘管史家有意遮掩,我們仍能從字裡行間梳理出驚險的情節,感受到事態的嚴重和宋仁宗內心的翻騰。

從記載中可以看出,劉太后駕崩,宋仁宗馬上就獲悉自己為李宸妃所生,隨即把宰相呂夷簡、樞密使張耆、樞密副使夏竦、參知政事陳堯佐、禮部尚書晏殊等劉太后任命的朝廷重臣,悉數貶出京城,一個也不留下,重新任命一批劉太后時代不得志的官員為朝廷大臣,政府班底幾乎重新洗牌。接著追尊李宸妃為皇太后,並在朝廷上下實行“封口”,再也不準議論劉太后垂簾聽政那些事兒。

在此過程中,被身世之謎弄得心力交瘁的宋仁宗,還做了一件讓自己特別後悔的傻事。據南宋王銍《默記》載:“章懿太后(李氏)生昭陵(宋仁宗),終章獻(劉氏)之世,不知章懿為母也。章懿卒,先殯奉先寺,昭陵以章獻之崩,號泣過度。章惠(楊氏)太后勸帝曰:‘此非帝母,帝自有母。宸妃李氏已卒,在奉先寺殯之。’”另據北宋邵伯溫《邵氏聞見錄》載:“燕王謂仁宗曰:‘陛下宸妃所生,宸妃死以非命。’”

章惠太后是宋真宗的妃子楊氏,宋仁宗任太子時,楊氏一直照料他的生活起居,宋仁宗對她感情極深;燕王是宋真宗的弟弟、宋仁宗的叔叔趙元儼,也是“狸貓換太子”劇中八賢王的原型。這兩位宋仁宗最親的人,一個說劉氏不是他的親生母親,一個說親生母親為人所害,無疑給了宋仁宗一個晴天霹靂。情急之下,宋仁宗快馬加鞭趕到停放李宸妃靈柩的奉先寺,開棺驗屍,尋找真相。李宸妃的棺材用四根鐵索吊著,停放在一口大井上,宋仁宗開棺一看,發現她面容完好,栩栩如生,明顯不是毒藥所害。

把這些大事細細梳理成一條線,就不難看出劉太后去世不久那些日子裡,在宋仁宗的主導下,朝廷上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雖無刀光劍影,但明顯伴隨著鶴唳風聲。

不過,開棺驗屍之後,宋仁宗非常後悔自己的魯莽,覺得有愧於劉太后對自己的撫育之恩,於是,“詔中外勿輒言皇太后垂簾日事”,把身世問題拋卻一旁,全身心投入到了更重要的邊防要務和改弦更張的朝廷大事之中去了。

走進鞏義永昭陵,揭秘北宋狸貓換太子背後的動人故事

歷史背景:故事背景發生在宋朝是作者虛構的,其實是取材於明朝成化年間。

明憲宗的妃子萬貴妃大明憲宗17歲,卻深受明憲宗的寵愛,成化二年(1466年),萬貴妃生下一個兒子。母由子貴,可第二年,這個兒子就夭折了,萬貴妃已經38歲了,已經不可能再生孩子了。

明憲宗雖對萬貴妃情有獨鍾,但他畢竟要有子子嗣,所以也會寵幸其他的妃子和宮女。可是無論是哪個妃子或宮女,只要是懷上龍種,都會被萬貴妃暗下毒手,或者是強迫她們墮胎,或者乾脆害死。所以明憲宗一直都沒有兒子。

偶然的一次機會,憲宗到內庫,見到了一個姓紀的女史,他見紀女史談吐不俗,十分喜歡,當晚就臨幸了她。臨幸歸臨幸,明憲宗過幾天就忘了這個女人,可紀女史卻懷了身孕。紀女史的肚子漸漸大起來,終於被萬貴妃得知,她立馬就命宮婢拿烈性墮胎藥去給紀氏吃。可是那個宮婢卻下不了手,冒著殺頭的危險,保住了紀氏肚中的孩子,並向萬貴妃謊報說,紀氏並未懷孕,只是肚子上有“病痞”,所以肚子腫脹。萬貴妃聽說後,也沒有再追究,只是把紀氏打發到安樂堂居住,安樂堂是收容老病宮女的地方,紀氏要想再見到憲宗就難了。於是在安樂堂中,紀氏生下了一個瘦弱的男嬰,也就是後來的明孝宗朱佑樘。太監張敏對明憲宗忠心耿耿,有心要保住皇帝唯一的兒子,但萬貴妃勢力太大,弄不好自己和皇子的性命全都難保,所以他和紀氏把皇子交給了廢后吳氏秘密撫養。

轉眼六年過去了,皇子艱難地長大了。有一天,憲宗讓太監張敏為自己梳理頭髮。他一邊打量鏡中的自己,一邊嘆息道:“我已年滿三十,老之將至,卻至今也沒有一個兒子。”張敏見皇帝如此憂傷,終於按捺不住,立即伏地叩頭,說:“老奴死罪,萬歲您已經有兒子了。”張敏將來龍去脈一一告訴了憲宗,憲宗一聽,大喜過望,馬上親自前去,召見皇子。然後父子相認,皆大歡喜,憲宗給自己的孩子取名為“佑樘”。可是不久,紀氏便突然去世了,很可能是萬貴妃下的毒手。而後萬貴妃幾次謀害朱佑樘不成,被活活氣死。不多久,明憲宗也追隨他的愛妃而去,朱佑樘登基稱帝。

狸貓換太子的故事中,有許多人物可以從上面找到原型,萬貴妃和劉妃一樣嫉妒心太重,陰險毒辣,而保全了朱佑樘的是一個不知名的宮婢和一個太監張敏,與狸貓換太子中的宮女寇珠和太監陳琳也只是大同小異罷了,當然,現實生活沒那麼美好,沒有包拯那樣的清官,紀氏也是默默地死去。

走進鞏義永昭陵,揭秘北宋狸貓換太子背後的動人故事

鎮陵將軍:眉端緊鎖,兩眼向下,表現出不勝悲哀之狀。把他置於神門外,是守護皇陵的象徵。

走進鞏義永昭陵,揭秘北宋狸貓換太子背後的動人故事

走進鞏義永昭陵,揭秘北宋狸貓換太子背後的動人故事

走進鞏義永昭陵,揭秘北宋狸貓換太子背後的動人故事

走進鞏義永昭陵,揭秘北宋狸貓換太子背後的動人故事

上馬石:呈長方形,面向宮門一側作三級臺階,各面均有浮雕花紋,寓意皇帝出宮上馬時使用。

走進鞏義永昭陵,揭秘北宋狸貓換太子背後的動人故事

簡介北宋皇陵:

北宋皇陵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河南省鞏義市(屬鄭州)的西村、芝田、市區、回郭鎮一帶,北宋九個皇帝,除徽、欽二帝被金兵擄去死於五國城外,其餘七個皇帝及趙弘殷(趙匡胤之父)均葬在鞏義,通稱“七帝八陵”,再加上后妃和宗室親王、王孫及高懷德、蔡齊、寇準、包拯、楊六郎、趙普等功臣名將共有陵墓近千座。宋朝北宋皇陵從宋太祖乾德六年(公元963年)開始興建,前後經營達160餘年之久,陵園總面積曾達到25平方公里,形成了一個規模龐大、氣勢雄偉的皇家陵墓群,堪稱為露天藝術博物館,是研究宋代典章制度和石刻藝術的十分珍貴的實物資料。經過千年來的無數劫難後,只有遺址尚存。散佈的田野之上的近千件石雕像,是研究北宋王朝的珍貴資料。

在今天的鞏義博物館裡,北宋時期的文臣、武將的石雕人頭像有很多,它們雖然年代久遠,但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為研究北宋的石刻藝術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北宋皇陵的石雕技術水平之高是其它陵寢無法比擬的,這裡的石刻造像群稱的上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露天石刻博物館。
除皇陵外,鞏義還有親王、公主、皇子、皇孫及諸王夫人墓144座,名將功勳墓8座,帝室宗親陵墓約千餘座。從公元963年開始營建宋陵,前後經營達160餘年之久,形成了一個規模龐大、氣勢雄偉的皇家陵墓群,堪稱為露天藝術博物館,是研究宋代典章制度和石刻藝術的十分珍貴的實物資料。
宋陵有龐大的石刻群,雖經破壞散失,至今尚有941件。這些石刻群,是中國現存的唯一的宋代石刻群,它是研究宋代雕刻藝術的珍貴實物。另外,宋陵有不少碑碣,出自名人之手,也是研究中國書法藝術的珍貴資料。各陵園都由“上官”、“官城”、“地官”、“下官”四部分組成,圍繞陵園還建築有寺院、廟宇和行官等。陵臺植松柏,橫豎成行,四季常青。陵園內種松柏,陵區四周種植枳橘。

按照埋葬時間的先後,八陵的順序依次是:宋宣祖的永安陵、宋太祖的永昌陵、宋太宗的永熙陵、宋真宗的永定陵、宋仁宗的永昭陵、宋英宗的永厚陵、宋神宗的永裕陵、宋哲宗的永泰陵。

走進鞏義永昭陵,揭秘北宋狸貓換太子背後的動人故事

陵墓分區:

西村陵區:距縣城15公里,位於常封村西2.5公里處,稱為“龍窪”,包括永安陵,即太祖(趙匡胤)之父宣祖(趙弘殷)和其母杜氏合葬陵;永昌陵,即宋太祖趙匡胤陵。另外,還葬有皇后陵10座及子孫墓140多座。

蔡莊陵區:在西村陵區東北約3公里蔡莊附近,主要包括永定陵,即真宗趙恆陵,以及高懷德墓,蔡齊墓,包拯墓,寇準墓等。永定陵現存地面石刻是宋陵中保存最好的。

縣城陵區:在宋陵的最北部,是東西咽喉要道,包括永昭陵,即仁宗陵;永厚陵,即英宗陵。兩陵東西排列,相距200米左右。

八陵陵區:陵區距縣城15公里,包括永裕陵,即神宗趙頊陵;永泰陵,即哲宗趙熙陵。

四處陵區中,縣城陵區永昭陵於1993年被國家批准為大型皇帝寢陵搶救保護示範工程,經過整修重建,1997年10月正式對外開放。

歷史:

公元960年,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定都東京城汴京(今開封),公元963年,將陵墓選在鞏縣。第一他準備遷都洛陽,所以把陵墓選在鞏縣;第二是鞏縣的風水好,南邊有嵩山,北邊有黃河,南邊高、北邊低,按照唐代的選葬法,這叫山高水來。宋代皇帝一般在死後才開始營陵,葬前均殯於汴京宮中。與此同時,朝廷投入數萬名兵役開始採石建陵和製作明器。等皇陵建成後,皇帝棺柩由東京起靈,途經中牟、鄭州、滎陽、鞏縣、偃師等地,繞道陵區之西北經平原而折東進入高原。送葬隊伍選擇這樣一條平坦而無險阻的路線,大約是因為儀衛隊伍過於龐大,柩輿又極重的緣故。從東京到陵區一般約走十天方可到達,如遇特殊情況,則需要更久的時間。埋葬哲宗趙煦時,路上因遇大雨,久久不停,而靈車深陷泥澤之中,送葬隊伍只得露宿荒野數天之久。

宋陵的建制大體繼承唐制,雖然沒有唐陵氣勢恢弘、巍巍壯觀,但也是震撼人心的曠世傑作。今天的宋陵已成為北宋王朝唯一可追尋的紀念地,它深藏著往昔的無數奧秘,靜默而莊嚴地聳立在這片飽經憂患的土地上,向人們昭示著一段苦澀恥辱的歷史。
北宋亡國後,金兵進駐宋陵,為掠奪也為報復,他們對宋皇陵進行了毀滅性的盜掘。一時間狼煙四起,掘墓開棺,慘絕人寰。陵區內瞬間屍骨遍地,煙火瀰漫,一片狼藉。偏居臨安的南宋皇室聽到祖墳被劫掠的消息,悲痛萬分,宋高宗趙構飭令河南鎮撫使翟興父子及岳飛等大將軍帶兵趕往鞏縣迎戰金軍。金軍被驅趕出宋陵,南宋皇室派人修葺陵寢。但是宋軍一撤,金兵又來,並進行更大的報復。三京淮北宣諭使方庭碩奉旨到鞏縣謁陵,他親眼看到往昔威嚴肅穆的皇陵禁地,如今是亂草叢中野獸出沒,狐鳴狼叫甚是淒涼。他沉痛地寫道:“永昌陵以下皆驚犯,泰陵至暴露,庭碩解衣覆之。”他親眼目睹了這一慘狀,看到永泰陵哲宗的屍骨竟然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而方庭碩也只能脫下自己的衣服把屍骨包裹起來。南宋高宗聽說後憤懣至極,不覺悽然淚下,但是又無可奈何。

規制:

北宋皇陵位於河南省鞏義市(舊鞏縣)西南部,東距北宋都城東京(今開封市)約122公里,西距北宋西京(今洛陽市)約55公里,是宋代兩京往來必經之地。鞏義地處河南省中部,境內山巒起伏,溝壑縱橫,屬於淺山丘陵區。南部嵩山綿延,北部邙山橫貫,伊洛水蜿蜒奔流其間,由西向東注入黃河。北宋諸陵就建在南依嵩山北麓、北傍洛水河岸的黃土崗地上,自然地勢呈南高北低,東穹西垂狀。北宋時期陰陽堪輿術盛行,宋統治集團在葬制上信奉“五音姓利”之說,皇帝姓“趙”,陵域地形以“東南地穹,西北地垂”為吉地,而鞏縣自然地理環境優越,正符合北宋陰陽堪輿術中所要求的塋域條件。因此北宋九帝,除徽、欽二帝被金人擄去,囚死在漠北外,其餘七帝均埋葬在鞏縣,加上趙匡胤的父親趙弘殷的陵墓,統稱“七帝八陵”。

各陵建置格局基本相同,方位皆坐北朝南偏東約六度。每座帝陵域內有帝陵上宮、後陵上宮、下宮、陪葬墓等,最外圍用樹籬圍繞。在幾千年的王朝更迭中,官員死後如能陪葬在皇陵,將是對其蓋世功勞的表彰,對後世子孫也是至高至上的榮耀。在北宋皇陵中,包拯墓和寇準墓便落戶其中。

帝陵上宮是各陵區中最主要的部分,位於陵區的南部,它以崇高的陵臺為核心,面積在5公頃左右。陵臺就是墓冢,位於宮城的中部,陵臺分三層呈覆鬥梯形,下層每邊長260尺,逐級上收,每層土臺上種植鬱鬱蔥蔥的翠柏,四季常青。陵臺下稱地宮,是埋葬皇帝屍骨的地方。地宮規模甚為宏大,一般深達30米,由青磚砌成,仿照地面宮殿建築結構,牆壁上還繪有大型彩色壁畫。

後陵上宮建制大體上與帝陵相同,只是規模縮小。後陵西北即為下宮,是供奉帝后遺容、遺物和守陵、祭祀的場所。主要建築有正殿、影殿、齋殿、浣濯院、神廚、陵使廨舍、石像生、宮人住所、庫房等。圍繞上宮和下宮,築有十多米高的神牆,稱宮城。宮城一般佔地一百多畝,四面開有神門,神門外各有石獅一對,防禦著來自四面八方的入侵者。圍牆四面設有神門及角樓。南神門外設有獻殿,作為朝陵的祭奠之所。獻殿旁還有一些附屬小建築。在陵域之內禁止採樵放牧,並有專人看守。

在各座陵域之外還有一些自為塋域的親王墳、供帝王謁拜山陵時下榻的行宮、為死者祈福的禪院、看守人住宅等。

在上宮以南,沿陵臺和獻殿的中軸線向南延伸,排列著門闕、儀仗,形成一條神道,其長約300米。神道是通往宮城的通道,神道兩側是對稱排列的石刻造像,自南向北,有望柱、象及馴象人、瑞禽、角瑞、馬與控馬官、虎、羊、客使、武將、文臣、鎮陵將軍和宮人等。各陵石雕內容和數量基本相同,一般為58件,但體積和雕刻技法則迥然不同。整個陵園,包括后妃陵墓在內,統稱“兆域”,兆域內廣種松柏和枳橘,一到傍晚松濤陣陣,充滿蒼涼與肅穆。宋陵神道上的石象生保存較完整,從中可以看到宋代石刻風格前後期的變化。早期造型質樸,雕鑿技巧較為粗獷;中期轉向寫實,刻劃真實;晚期朝著生動活潑方向邁進,技巧較前嫻熟,刻劃人物、動物均更為細膩。
各陵地宮均未發掘,僅宋太宗之妃李後陵因被盜而打開。該地宮由墓道、甬道、陵臺下的墓室組成,總長約50米。陵臺高出地表8米。墓室平面近圓形,直徑7.95米,穹頂中心距地面12.26米,用磚砌成,壁面砌出十根倚柱,柱間牆面有的雕出門窗輪廓,有的雕出桌椅、梳妝檯之類的傢俱。墓頂上有宮殿、樓閣、白雲星辰等彩繪。墓室下部有棺床,成“冂”形。這些反映了唐末及宋代室內床榻形式及傢俱特點。

走進鞏義永昭陵,揭秘北宋狸貓換太子背後的動人故事

選址之謎:

北宋皇陵坐落在鞏義境內嵩山以北、洛河之南130多平方公里的黃土嶺上,人們的第一個疑問是:北宋皇帝為什麼把墳墓全部建在這裡?

熟悉宋史的人都知道趙匡胤自選陵墓的一個傳說:趙匡胤非常想遷都洛陽,但被他的弟弟趙光義和群臣阻攔,心中非常悲苦。當他從洛陽回開封經過鞏義時,他祭奠埋在這裡的父親,更加悲從中來。於是,他登上闋臺,面向西方,要來彎弓,對臣下說:“我生不能居西京,死當葬此地!”彎弓搭箭,響箭向西北飛馳而去,箭落的地方就是今天的宋太祖趙匡胤的永昌陵。

而與這一傳說相伴的是,許多宮廷的陰陽術士也找出許多葬在此處的理由,把鞏義說成是天下第一風水寶地。而與一般歷代帝王陵的選址不同的是,北宋皇陵的風水理念確實反常奇特。《永定陵修奉採石記》概括了宋陵選址的風水依據。意思是說:鞏縣這個地方,是風雨所會,陰陽所合,天地的中心位置,從來都是帝王所居之地,嵩山的峻極峰正是天和地的中心柱。在宋陵地宮的頂部,繪製的就是這樣的星象圖。北宋皇陵正是按照“五星利姓說”、“地形堪輿”和“山水風脈”選址,對陵地的選擇及對地形的利用有兩個特點,一是與歷代帝陵或居高臨下或依山面河不同,宋陵恰恰相反,它面嵩山而背洛水,陵區諸帝、後陵中軸線的方向皆北偏西若干度,正朝向嵩山少室主峰;二是各陵自然地勢呈南高北低,東穹西垂狀,陵臺於地勢最低處,一反我國古代建築基址逐漸增高,而將主體建築置於最崇高位置的傳統。這裡不同於歷代帝陵拜謁者需仰視才見的習慣,這第一道山門卻是整個陵區的最高點,向下是層層的臺階,接連第二道山門乳臺,再下臺階為第三道山門南神門,直到陵區的最低處,方才是陵墓。北宋皇陵風水理念的反常做法,徹底顛覆了我國傳統的建築理念,被古建築專家稱為世界建築史上“唯一的孤例”。

走進鞏義永昭陵,揭秘北宋狸貓換太子背後的動人故事

帝后不同穴:

“為什麼劉皇后的陵墓不與她丈夫宋真宗趙恆的在一起呢?”在真宗趙恆的永定陵西北角一公里處,是他的皇后劉娥的陵墓,記者很不解這位生前曾經在真宗仁宗時代臨朝聽政煊赫一時的皇后沒有與丈夫合葬。孫憲周解釋說:這也是宋陵建制與歷代帝陵不
的特點之一,后妃採用的是祔葬制,均埋在皇帝陵外,不與皇帝同穴。皇后的建制與帝陵相似,只是規模較小,其他嬪妃均埋在帝陵後側。

不止是帝后不同穴,不同於歷代帝王一即位就修陵的做法,北宋時期的皇帝生前是不修陵的,但又必須在駕崩7月內下葬。據史料記載:北宋皇帝下葬遵《周禮》,即從皇帝晏駕的某一天算起,選址、建陵、下葬到封閉皇堂,時間限在7個月內完成。從喪葬期間到陵墓後來的管理,均設有專門的機構,有常設的,也有臨時的辦事班子。常設的如太常寺,系宋朝中央專設的機構,負責掌管禮樂、宗廟、封贈、陵寢等事務,國葬期間,還有專設機構,如喪葬期組成的“五使”,規格就非常高。

翻開浩瀚的宋史,在宋真宗的永定陵,就發生過一件因為“五使”擅權而引發的一件當時驚動朝野的大事,即太監雷允恭擅移皇堂案。宋真宗駕崩後,劉皇后主持真宗的喪葬安排,劉皇后任用自己的親信太監雷允恭擔任山陵都監,負責永定陵的修建時,雷允恭自作主張,舍舊穴,改在原選地上面百步處開挖皇堂,結果新穴下面出現了碎石和流沙,後來挖出了水。工程被迫停止。結果,雷允恭被杖死在鞏縣監獄,山陵使宰相丁謂被貶,劉皇后也很失面子。

走進鞏義永昭陵,揭秘北宋狸貓換太子背後的動人故事

地宮設計特點

宋陵是“封土成陵”形制,建築結構每座大體相同,由上宮、下宮、祔葬皇后阮三大部分組成。上宮是關鍵區域,下宮在上宮的下方30米處,是地面建築。
動土時,在“甲”字型的地面開始挖掘,前面伸出那塊是斜坡,即一豎,便是墓道,後面就是“皇堂”。相比於漢武帝的茂陵、唐太宗的昭陵,宋陵節約多了,但相比南宋諸陵,則顯得相當豪華。

宋陵儘管沒有漢唐帝陵奢侈,但花費也巨大。如宋仁宗趙楨的永昭陵,動用民工46700人,耗銀達50萬兩、錢150萬貫、絲絹250萬匹,費用佔了當時國庫年收入的一半。
皇堂,就是通常所說的地宮,也稱玄宮,是放置棺槨的地方,一般往地下深挖20米一下,為陵墓核心部位。皇常最上面正中便是陵臺,也就是通常明清帝陵中的寶頂,民民俗稱墳頭。陵臺都是用黃土夯築而成,呈方形覆狀;分為三層,最上層廣植松柏。
挖深地宮,其實是反盜墓的最常手法,當年秦始皇將自己的地宮挖到得不能再深,“達三泉”,便有這個意思。南宋諸陵永安陵地宮可能最淺,據《宋史·凶禮志·山陵》(卷一百二十二),“皇堂下深五十七尺,高三十九尺,陵臺三層,正方,下層每面長九十”;地宮最深的可能是永熙陵,“皇堂深百尺,方廣八十尺,陵臺方二百五十尺。”宋四尺約合現代的一米,永熙陵就是25米深,而永安陵近14.25米。

北宋皇陵的地宮很漂亮,確實是“皇堂”。有一現代盜墓者曾由盜洞,爬進過永熙陵地宮。發現,永熙陵地宮由14層青磚砌成,上下四周彩繪著天象、樓閣、樹木、人物等圖案,建築得十分堅固。從盜墓者的描述來看,北宋皇陵在營建時,顯然也考慮到了反盜墓因素。事實也這樣,如宋陵在地宮封堵上便充分考慮了反盜墓因素。宋李攸著《宋朝事實》一書中,透露了宋英宗地宮當時封閉過程。該書卷十三“英宗葬永厚陵”條是這樣介紹的,進入地宮與宋英宗最後告別的皇室人員、臣僚全部退出後,開始點燃上地宮內的長明燈。關地宮石門時,留一個人在裡面,將門裡的槓子支撐好,人從石門中間的缺口爬出來。然後,將石門上的大鐵鎖鎖上,將鑰匙扔到地宮時面。負責封陵的大臣,親自復土,插入尖頭鐵棍,並在缺口的中央豎一根大石柱,用鐵索固定石柱。地宮的石門關好後,開始封堵通往地宮的墓道,全部用大石頭填塞,最後用土夯實。這樣的安全處理,雖然沒有武則天的乾陵反盜墓手段高強,但也夠嚴密的。但宋陵卻存在明顯的易盜缺陷。比如地宮的位置,佈置太過明顯,再沒有經驗的盜墓者也能找到進入地宮。宋陵“積土成冢”,不如唐太宗李世民昭陵那樣“因山為陵”。北宋陵因不是建築在險峻的高山上,所以,建築得再堅固,也比石質地宮好挖,難不倒盜墓者,這是先天性缺陷。再者,宋朝皇帝生前不預築壽宮,都是死了以後才卜址挖穴,造陵比較倉促,也容易留下安全隱患。宋朝皇帝死後下葬為什麼那麼急,因為當時宋朝皇家執行“天子七月而葬”的遠古禮制,即皇帝死後七個月必須下葬。迷信地認為,超過了七個月,則靈魂不能祔入祖廟。負責宋真宗永定陵督建的雷允恭等人,擅移皇堂、影響了工期,最後被“杖死”。7個月內要造好一座帝王陵,難度確實是非常大的。宋陵的石頭都取自百里之外偃師境內的萬安山。據《金石萃編·永泰陵採石記》(卷一百三十一),在2月10日到5月11日,開採成營造永泰陵需要的石料,共動用了9744名士兵和匠人,不少累得病死了,就就近埋在山裡。由於趕工期,陵造成了,不少屍體還沒來得及掩埋。如此趕出來的陵墓,自然比不上漢唐帝陵,反盜墓等安全方面的設計都比較粗糙。根據地面上建築判斷,就很容易找到墓道和地宮,盜掘起來並不需要費多大的勁。

走進鞏義永昭陵,揭秘北宋狸貓換太子背後的動人故事

不死心,又轉到了西門,發現仍是大門緊閉......

走進鞏義永昭陵,揭秘北宋狸貓換太子背後的動人故事

超級喜歡這隻瑞鳥......

走進鞏義永昭陵,揭秘北宋狸貓換太子背後的動人故事

下宮:宮前有石獅一對,宮內有正殿。皇帝棺材運到陵園後,暫時停放在正殿,等待舉行葬禮儀式後再入地宮。正殿後邊是影殿,有皇帝畫像。影殿有齋殿,內有佛像,是“超度”皇帝靈魂的地方。

走進鞏義永昭陵,揭秘北宋狸貓換太子背後的動人故事

走進鞏義永昭陵,揭秘北宋狸貓換太子背後的動人故事

闕亭:帝陵後陵宮城南神門外均有兩個。東闕亭缺東北角,西闕亭缺西北角。西闕亭為每逢大典,當朝執政皇帝及王公大臣們祭祀皇陵,整理服飾或短時間休息的地方,東闕亭則用於放置供奉用的大量祭品。

走進鞏義永昭陵,揭秘北宋狸貓換太子背後的動人故事

走進鞏義永昭陵,揭秘北宋狸貓換太子背後的動人故事

《永昭陵輓詞三首》 歐陽修 宋

行殿沉沉畫翣重,淒涼挽鐸出深宮。攀號不悟龍胡遠,侍從猶穿豹尾中。

關於“狸貓換太子”的傳說:

傳說中的包公最輝煌的功績是審出了發生在宮中的一件大案——狸貓換太子案,替宋仁宗皇帝找回了自己的親生母親。《三俠五義》中用了好幾個回目大肆渲染了這件事。那是宋真宗第一個皇后死後的事情。當時,劉妃和李妃都懷了孕,很顯然,誰生了兒子,誰就有可能立為正宮。劉妃久懷嫉妒之心,唯恐李妃生了兒子被立為皇后,於是與宮中總管都堂郭槐定計,在接生婆尤氏的配合下,乘李妃分娩時由於血暈而人事不知之機,將一狸貓剝去皮毛,血淋淋,光油油地換走了剛出世的太子。劉妃命宮女寇珠勒死太子,寇珠於心不忍,暗中將太子交付宦官陳琳,陳琳將太子裝在提盒中送至八賢王處撫養。再說真宗看到被剝了皮的狸貓,以為李妃產下了一個妖物,乃將其貶入冷宮。不久,劉妃臨產,生了個兒子,被立為太子,劉妃也被冊立為皇后。誰知六年後,劉後之子病夭。真宗再無子嗣,就將其皇兄八賢王之子(實為當年被換走的皇子)收為義子,並立為太子。

一日,太子在冷宮與生母李妃見了面,母子天性,兩人都面帶淚痕。劉後得知後,拷問寇珠,寇珠觸階而死。因此,劉後在真宗面前進讒言,真宗下旨將李妃賜死。小太監餘忠情願替李妃殉難,放出李妃。另一太監秦鳳將李妃接出,送往陳州,秦鳳也自焚而死。李妃在陳州無法生活,只落得住破窯、靠乞食為生。幸虧包拯在陳州放糧,得知真情,與李妃假認作母子,將李妃帶回開封。此時,真宗早已死去,李妃的兒子已經做了皇帝,史稱宋仁宗。包拯又趁進宮向仁宗狄皇后賀壽之機,將李妃帶進宮中,李妃才得以與自己的親生兒子仁宗見面,並道出了真相。後來,包公又設計讓郭槐供出真相。已做了太后的劉氏知道陰謀敗露,自盡而死。由於包拯在這一案中立了大功,被仁宗任為首相。整個故事生動曲折,有頭有尾,於是有人把它編成戲劇,搬上舞臺,在社會上造成很大影響。

史料記載

之所以出現狸貓換太子這個故事,就是因為歷史上仁宗確有認母一事。據歷史記載,宋仁宗既非皇后所生,也非皇妃之子,而是侍奉真宗劉德妃的宮女李氏所生。仁宗生下後,劉德妃將其收為己子,親加撫養,後來在年幼時即繼了皇位。這樣,劉德妃就成了皇太后。由於仁宗年幼不能理政,乃由劉太后垂簾聽政。仁宗並不知道自己生母是李氏,朝中大臣畏懼太后之威也不敢說。但劉太后仁慈厚道,當仁宗生母李氏病重時,劉太后將其由宮女晉升為宸妃。後來李氏病故,劉太后還以皇后之禮給予厚葬,這對一位宮女出身的人來說,也是備極哀榮了。過了若干年,劉太后逝世後,仁宗左右有人奏明仁宗:“陛下乃李宸妃所生,宸妃死於非命。”言下之意,宸妃乃劉後所害。究竟如何,仁宗自然要查清。好在宸妃靈柩尚在,於是仁宗親看開啟宸妃之棺察視。宸妃遺體由於有水銀保護,故其膚色就像活人一般,並非被人害死模樣。再看她的冠服,確如皇后。這就證明當初宸妃確實因病而死,劉太后也確實將宸妃按皇后禮安葬。仁宗看到這一切,感慨地說道:“人言哪能相信啊!”由此可知,劉妃、李妃確有其人,但其事絕非傳說的那樣。

子虛烏有

“仁宗認母”這一事件整個過程,也與包拯毫無關係。這件事發生在仁宗親政之前,也就是仁宗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以前,而此時包拯還是一個布衣百姓。直到仁宗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29歲的包拯才考中進士,本被派到建昌縣(今江西永修)任職,由於包拯為孝敬年事已高的雙親,請求回到家鄉附近任職,於是在和州(今安徽和縣)做官。但由於還不在父母身邊,包拯又辭職回家,孝養雙親多年。直到雙親去世,包拯守喪期滿,才在親友勸告下,離家去天長縣(今屬安徽)任職,而這時他已經40歲,步入中年了。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他都沒有去過京城,哪能幫助仁宗尋找生母呢!

背後真相

關於趙禎的身世,事實大體如“狸貓換太子”。李氏本是劉後做妃子時的侍女,莊重寡言,後來被真宗看中,成為後宮嬪妃之一。在李妃之前,真宗后妃曾經生過5個男孩,都先後夭折。此時真宗正憂心如焚,處於無人繼承皇位的難堪之中。據記載,李氏有身孕時,跟隨真宗出遊,不小心碰掉了玉釵。真宗心中暗卜道:玉釵若是完好,當生男孩兒。左右取來玉釵,果然完好如初。這一傳說從側面反映出真宗求子若渴的迫切心態,也是真宗無奈之餘求助神靈降子的真實寫照。雖然不盡可信,但可以肯定的是,李氏後來的確產下一個男嬰。真宗中年得子,自然喜出望外。仁宗趙禎還未來得及睜開眼睛記住自己親生母親的容顏,便在父皇真宗的默許下,被一直未能生育的劉氏據為己子。生母李氏懾於劉後的權勢,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孩子被別人奪去,卻不敢流露出任何不滿情緒,否則不僅會危害自身,也會給親生兒子帶來災難。

乾興元年,13歲的仁宗即位,劉氏以皇太后身份垂簾聽政,權傾朝野。後人或許是出於男權意識,或許是基於正統觀念,將劉後比作唐代的武則天,而對她當政非議甚多。加上宋初有過兄終弟及的先例,而真宗又確有一個能幹的弟弟涇王趙元儼,便出現了許多傳聞,說劉後在真宗臨終時,以不正當手段排斥趙元儼,從而攫取了最高權力。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稱,在真宗病逝前最後一刻,真宗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胸,又伸出五指,再展三指,以示意叩榻問疾的諸大臣。後有人臆測,當時真宗是想讓自己的弟弟,也即小說戲文中知名度極高的“八千歲”元儼攝政並輔佐趙禎。但劉後於事後派人對大臣解釋說,官家所示,僅指三、五日病可稍退,別無他意。元儼聞聽此事後,發現自己已成為劉後當權的障礙。為了避免遭到劉後的殘酷政治打擊,他立即閉門謝客,不再參與朝中之事,直至劉後去世,仁宗親政。

然而,傳聞畢竟不是事實。據可靠資料記載,真宗病危時,惟一不放心的就是自己年幼的兒子,生怕皇位落入他人之手。他最後一次在寢殿召見了大臣們,宰相丁謂代表文武百官在真宗面前信誓旦旦地作出承諾,皇太子聰明睿智,已經作好了繼承大統的準備,臣等定會盡力輔佐。更何況有皇后居中裁決軍國大事,天下太平,四方歸服。臣等若敢有異議,便是危害江山社稷,罪當萬死。這實際上是向真宗保證將全力輔佐新皇帝,決不容許有廢立之心。真宗當時已經不能說話,只是點頭微笑,表示滿意。事實上,真宗晚年,劉皇后的權勢越來越大,基本上控制了朝政,再加上宰相丁謂等人的附和,因而真宗的擔心並非毫無道理。真宗留下遺詔,要“皇太后權同處分軍國事”,相當於讓劉後掌握了最高權力。

這樣,仁宗就在養母的權力陰影下一天天長大。劉太后在世時,他一直不知先皇嬪妃中的李順容就是自己的親生母親。這大概與劉太后有直接關係,畢竟她在後宮及朝廷內外都能一手遮天。在這種情況下,恐怕不會有人冒著生命危險告訴仁宗身世秘密的。明道二年,劉太后病逝,仁宗剛剛親政,這個秘密也就逐漸公開了。至於是誰最早告訴仁宗實情的,現在已很難弄清楚,凡是那些與劉太后不和的人均有可能向仁宗說明真相,但可能性最大的當是“八千歲”皇叔趙元儼和楊太妃。趙元儼自真宗死後,過了10餘年的隱居生活,閉門謝客,不理朝政,在仁宗親政之際,趙元儼突然復出,告以真相,應該是情理之中。楊太妃自仁宗幼年時期便一直照料其飲食起居,仁宗對她也極有感情,在宮中稱劉後為大娘娘,呼楊太妃則為小娘娘,楊太妃在那樣的政治環境中說出實情也是極有可能的。無論如何,仁宗瞭解了自己的身世。

蒙受了20年的欺騙,生母也在明道元年不明不白地死去,當仁宗知道自己的身世後,其震驚無異於天崩地陷。他抑制不住內心的悲傷,一面親自乘坐牛車趕赴安放李妃靈柩的洪福院,一面派兵包圍了劉後的住宅,以便查清事實真相後作出處理。此時的仁宗不僅得知了自己的身世,而且聽說自己的親生母親竟死於非命,他一定要打開棺木查驗真相。當棺木打開,只見以水銀浸泡、屍身不壞的李妃安詳地躺在棺木中,容貌如生,服飾華麗,仁宗這才嘆道:“人言豈能信?”隨即下令遣散了包圍劉宅的兵士,並在劉太后遺像前焚香,道:“自今大娘娘平生分明矣。”言外之意就是劉太后是清白無辜的,她並沒有謀害自己的母親。

李氏是在臨死時才被封為宸妃的,劉太后在李妃死後,最初是想秘而不宣,準備以一般宮人禮儀舉辦喪事。但宰相呂夷簡力勸大權在握的劉太后,要想保全劉氏一門,就必須厚葬李妃,劉後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決定以高規格為李宸妃發喪。生母雖然厚葬,但卻未能沖淡仁宗對李氏的無限愧疚,他一定要讓自己的母親享受到生前未曾得到的名分。經過朝廷上下一番激烈爭論,最終,將真宗的第一位皇后郭氏列於太廟之中,而另建一座奉慈廟分別供奉劉氏、李氏的牌位。劉氏被追諡為莊獻明肅皇太后,李氏被追諡為莊懿皇太后。奉慈廟的建立,最終確立了仁宗生母的地位,同時也意味著年輕的仁宗在政治上的日益成熟,逐漸擺脫了劉太后的陰影。

走進鞏義永昭陵,揭秘北宋狸貓換太子背後的動人故事

史家詮釋

劉德妃是宋朝時的太原人,後流落到蜀地,其父名叫劉通,曾任虎捷都指揮使、嘉州刺史,隨宋太祖征伐太原時死於途中。起初她母親懷孕時夢見月亮入懷,不久生下了劉德妃。她在十三四歲時,便出落得巧小玲瓏,纖秀媚,再加性情又聰明機警,對書畫文字、絲絃彈唱,一學便會,最擅長的是鼗鼓,這是一種古樂,久已失傳。鼗([táo] 兩旁綴靈活小耳的小鼓,有柄,執柄搖動時,兩耳雙面擊鼓作響。俗稱“撥浪鼓”)本尋常小鼓,沒什麼可聽的,劉德妃資質聰明,能以自己的意思變化運用,使人聽了她的鼗鼓,越發覺得她麗質翩躚,嬌豔異常。今天的打花鼓,就是她流傳下來的。

她少年時母親一病而亡,外祖家中也門庭衰弱、人丁稀少,最後只剩了劉德妃一個人無依無靠,朝暮為飲食發愁,好幾次要想懸樑自盡。一天她無意中立在門前,一個相士走過見了德妃,便從上至下,看得發呆。德妃見此不覺臉上一紅,對那相士說:“你不走路,向我看些什麼?”相士說:“我並非存什麼歹意,只因你的品貌大貴。我一生相人甚多,今天遇見你這相貌,還是第一次。”德妃正在窮極無聊的時候,聽了相士的話,心中不覺一動,便問他:“我是貧寒之人,沒有相金與你的,休要講謊話騙人了。”相士說:“我並不要你的相金,請將手伸出與我一看,就可斷定。”德妃被他打動了心,將一雙芊芊玉手伸出來。相士一看,連連說:“后妃之相,后妃之相。”

德妃想自己貧困到這般田地,又處在僻陋的鄉間,哪裡來的后妃呢?但是自從聽得相士的話以後,就把自盡的念頭打消了。每到無路可走的時候,就把相士的話拿來寬解自己。

鄰舍家有個做銀匠的,名叫龔美,要到京師去做生意,德妃便去找著龔美,要與他一起結伴同行。龔美不肯答應,德妃笑著說:“盤費,不用憂慮,我有隨身本領,到處都可以吃飯,決不拖累你;我們可以認作兄妹,沿路上有人查問,我自有話回答,必無意外之虞!”龔美沒法推辭,只得答應了,攜帶她一同上路。

德妃到了路上,便打起花鼓,看的人見她生得花容玉貌,唱得珠喉宛轉,花鼓又打得高下疾徐,別有節奏,格外多給銀錢。起初德妃一個人打著唱著,後來龔美見打花鼓很可以賺錢,也制了一面小小的銅鑼,居然成了男女合演的花鼓戲。一路之上,逢州過縣,鬨動了不少的人,收入的銀錢,不但德妃吃用不完,連龔美也沾了不少的光。

不日到了京師,龔美仍去做銀匠,德妃把沿路賺來的幾個錢用完了,只得又去賣藝。京師比不得別的州郡,忽然來了個打花鼓的女子,大家都沒有瞧過這玩藝兒,爭著前來觀看。內侍等遇閒暇,就相約去往聽鼗,漸漸的轟動都城。此事漸漸地傳入宋真宗耳內。真宗此時尚未被立為太子,年少好奇,便帶了幾個近侍,微服去看。此時德妃只十五歲,真宗初見德妃的芳容,已目眩神迷,德妃也有意地目挑眉語暗暗傳情,惹得真宗意馬心猿,一刻也忍耐不住。回至邸中,立時令內監把她召入,作為侍女。德妃生性聰明,也樂得移篙近舵,真宗與她膠漆粘合,情投意和。

真宗即位後,將德妃封為美人。不久又封為修儀,進位德妃。劉德妃性情極其靈變,在郭皇后面前,侍候得十分殷勤,就是於同列楊淑妃,也相處得很好,宮中盡皆稱她賢德,真宗越發寵幸。但真宗三子早殤,楊淑妃生子也如此。真宗望子心切,選納宰相沈倫孫女為才人。沈女的父親曾任光祿卿,楊淑妃家世也有背景,只有德妃出身寒微。郭後駕崩,這三位妃子都有繼位中宮的可能。德妃表面雖然謙和,內裡卻十分忌刻,只盼自己生一個皇子,皇后的位置就唾手可得了。但她始終不能懷孕。於是想出一個移花接木、李代桃僵的計策,暗令侍婢李氏侍候真宗。李氏生得容貌婉麗,性情柔和,原是杭州人。父親李仁德在吳越王時曾任左班殿值。吳越歸於宋朝,李仁德遷徙汴京的途中染疫身亡。繼母攜所生子改嫁,剩下李氏孤零零的無以為生,遂削髮為尼。劉德妃偶至庵中禮佛,見李氏相貌嬌美,舉止從容,知是大家閨秀;與之談論,又知書識字,應答得體,德妃因與自己同病相憐,就將李氏帶出尼庵。

德妃因為自己沒有生育,思來想去,只有李氏是親手提拔起來的,而且性情柔順,膽量很小,不怕她爭嬌奪寵,倘若生下一子,自己取來撫養,只要事情做得秘密,也就與親生的一樣了,因此命李氏伺寢。李氏的生死榮枯,都在德妃手裡,自然如命而行。李氏嬌媚動人,婉轉柔順,竟在當晚珠胎孕結。十月滿足,生了一子,就是後來的仁宗。德妃從襁褓中,把孩子抱去,作為親生,她囑咐左右,以後只說皇子是自己親生,不得洩漏於外廷,一面暗求真宗,冊立為後。

哪知大臣多以為不可,翰林學士李迪諫阻說:“劉妃出身寒微,不足母儀天下。”真宗立即變色。參知政事趙安仁奏道:“陛下欲立繼後,莫如沈才人。才人出自相門,足孚眾望。”真宗說:“後不可以僭先,且劉妃才德兼全,不愧母儀。朕意已決,卿勿多言。”群臣不敢再諫。真宗冊劉氏為皇后,並封楊氏為淑妃,才人沈氏為修儀,李氏為婉儀。

因自己母族無人,雖然有個龔美,改為劉姓,但還是人丁過少,掙不來面子。劉後的心事,雖然不曾出口,早有人窺測了內情,傳了出去,一時之間,就有成千上萬姓劉的都來認作劉後的本家親族。劉後竟是來者不拒,全部地加以恩賞,凡汴京城內姓劉的,頓時成了大族。

劉後心性聰明,留心時事,本來知書識字,此時又旁覽經史,每當真宗退朝,展閱章奏時,劉後也陪著坐在一旁,得以預聞,一經過目,就不遺忘。真宗有時不能記憶,或是有些狐疑的地方,向劉後詢問,她竟能原原本本的回答,且能援古證今,滔滔不絕,替真宗解決疑事,真宗凡事都和劉後商酌而行,因此劉後漸漸開始干預外政了。天禧四年,真宗久病居宮中,事多決於後。一次真宗環顧群臣說:“朕目中為何久不見寇準?”群臣方知以前的諭旨,都非真宗的意思,都是劉後與丁謂等勾結起來內外弄權。

仁宗即位後,尊劉後為皇太后;楊淑妃為皇太妃。有大臣請求仿照東漢故例,劉後與皇帝五日一朝,劉後坐於皇帝的右首垂簾聽政。仁宗即位數年,事無大小,悉由劉後裁決。

一天劉後問魯宗道:“唐武則天如何?”魯宗道說:“武后為唐室罪人。”劉後問:“何以為唐室罪人?”宗道說:“幽嗣主,改國號,幾危社稷,故為罪人。”劉後默不做聲。內侍方仲弓請立劉氏七廟。劉後以此事問輔臣,魯宗道奏道:“天無二日,民無二主。劉氏立七廟,將何以處皇上?”劉後才打消了這個念頭。

仁宗二十多歲時,劉後還是臨朝聽政。秘閣校理范仲淹,因皇帝年長,疏請劉後還政。劉後反將范仲淹降官貶到通州。翰林學士宋綬,奏請軍國大事由皇上稟請劉後裁奪,其餘讓皇帝自己決定。大忤劉後之意,貶宋綬出任應天府。

可憐李氏,枉生了仁宗,混在先朝宮娥裡面,一聲也不敢言語,看著劉後的榮耀,心裡未免氣憤,所以疾病一天重似一天,直至臨終時,才有人奏知劉後,方進封宸妃。冊寶送來,已是不省人事,當晚就死了。

劉後以為抱養仁宗的事,外廷無人知道,使命照宮人例殯殮李氏,移棺出外。呂夷簡入奏說:“臣聞得有宮嬪病歿,如何不聞內旨治喪?”劉後聽了,勃然變色,知道語出有因,礙著仁宗在旁,不便追問,即便立起,引了仁宗入內。不到一刻,重又出外,立在珠簾下,召夷簡問:“一宮人死,相公云云,何歟?”呂夷簡說:“臣待罪宰相,事無內外,無不當預。”劉後將臉一沉道:“卿要離間我母子麼?”夷簡不慌不忙地奏道:“劉後不顧念劉氏,臣不敢多言。若欲使劉氏久安,宸妃葬禮,萬難從輕。”劉後心性本來靈敏,聽了不禁點頭,遂命重殮宸妃。呂夷簡又對內侍羅崇勳說:“宸妃當以皇后禮服殮,用水銀實棺,以後別說我呂夷簡沒有提醒你。”羅崇勳不明所以,只得到劉後跟前將呂夷簡的話逐一奏聞。她低著頭想了一會兒,便命依了呂夷簡,用後服盛殮。

次年春季,劉後欲穿天子的袞冕入祭太廟。之後臨朝辦事,也穿起袞冕,冠前後垂珠翠十旒。許多善於趨奉的小人都疑心劉後要自己做皇帝。小臣方仲弓上書,請依武后故事,立劉氏廟,三司使程琳畫了一幅《武后臨朝圖》給劉後以討好。哪知劉後擲在地上:“吾不做此負祖宗事。”

劉後忽感寒疾,病得十分沉重。仁宗徵召天下名醫,詣京診治,始終無效。劉後逾月而崩,葬於永定陵西北,時年六十五歲。終太后世,仁宗不知自己為李宸妃所生。旁人都畏懼劉後,沒有敢說的。

劉後臨死之時,口不能言,還用手牽扯衣服,好像有所囑託。仁宗看了不免懷疑。參政薛奎說:“太后想是穿了袞冕,不便見先帝於地下。”仁宗恍然大悟,遂用後服殯殮。

元儼對仁宗說:“治天下莫如孝,皇上臨御十餘年,連本生母還沒有知道。這也是我輩臣子不能盡職之過。”

仁宗愈加驚疑,急問元儼原委。

元儼說:“陛下是李宸妃所生。劉楊二後,不過代育。”

仁宗不待說畢,便恨恨說:“皇叔何不早言?”

元儼說:“先帝在日,劉後已是用事。至陛下登基,內蒙外蔽。劉後又諱莫如深,不準宮廷洩漏機關。臣早思舉發,惟恐一經出口,臣遭譴責,固不足惜,且與聖躬及宸妃有礙。臣十年來杜門養晦,不預請謁,正欲為今日一明此事。諒舉朝大臣,意亦相同。只可憐宸妃誕生陛下,終身莫訴。就是當日身死,也有人說是劉後暗中謀害。”

仁宗聽到這裡,忍不住淚水流淌,大聲號痛,亟往宸妃殯所,親視遺骸。尊為太后,諡曰章懿。仁宗不視朝累日,下哀痛之詔自責。又親自撫李宸妃的棺木慟哭。他嫌棺木不好,另外備了楠木梓宮,開棺觀看,見李宸妃身上全是皇后冠服,棺中貯水銀,而容如生。仁宗心中才略略寬慰,回到宮內,私自嘆息說:“人言究不可盡信。”因此待劉氏恩禮如故。

公平地說,劉後臨朝十一年,政令嚴明,恩威並用。內外賜予,也有節制。漕使劉綽自京西還都,奏稱在庾儲粟,有羨餘糧千斛,乞付三司。劉後說:“卿識王曾、張知白、呂夷簡、魯宗道麼?他四人曾進獻羨餘麼?”劉悼懷慚而退,到了晚年,宦官始從中弄權,所有被服兗冕等事,皆是他們慫恿出來的。劉後稱制凡十一年,仁宗即位,劉後諭輔臣說:“皇帝聽斷之暇,宣詔名儒講習經史,以輔其德。”不可謂婦人之見。《宋書》載:“初,仁宗即位尚少,太后稱制,雖政出宮闈,而號令嚴明,恩威加天下。左右近習亦少所假借,宮掖間未嘗妄改作。內外賜與有節。”“賜族人御食,必易以扣器,曰:‘尚方器勿使入吾家也。’”“太后保護帝既盡力,而仁宗所以奉太后亦甚備。上春秋長,猶不知為宸妃所出,終太后之世無毫髮間隙焉。”劉後雖垂簾聽政,但不以權力害天下,所作所為可圈可點。惟有割斷李宸妃與仁宗的母子之情實屬不近人情。幸好劉後生前以皇后禮制葬李宸妃算是明智之舉,否則劉氏家族可能被戮無疑了。後世有狸貓換太子之說,全系捕風捉影,不可盡信。

歷史上的劉後並非陰險毒辣之人,反而仁慈善良,顧全大局,頗能善待宋仁宗生母李氏,把她由侍女晉升為宸妃,死後按皇后規格厚葬。待宋仁宗如同己出,尤其注重對他的教育,忙於政務的同時,請來天下名儒為他講習經史,培養他的學養和德操。宋仁宗對劉太后也十分孝順,劉太后病重,他大赦天下,為她祈福。劉太后生日,他越制率百官給她拜壽,做到了一個兒子對母親孝順的極致,可謂母慈子孝。

明道二年(1033年),65歲的劉太后因病去世,宋仁宗順利接班,從此親政。這一頁本來大可神不知鬼不覺地翻過去,為這對其樂融融的母子留下許多美談。然而,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有人在宋仁宗面前說起了他的身世之謎,不想一石激起千層浪,在朝廷上下引起軒然大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