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憶東:2019年中國股市築底孕育新生,A股機會多於港股

张忆东:2019年中国股市筑底孕育新生,A股机会多于港股

興業證券2019年度策略會現場

2019年中國股市將迎來增量資金,築底孕育新生,A股機會多於港股。

11月28日,興業證券2019年度策略會在上海舉辦,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副院長、首席全球策略分析師張憶東在會上作出上述表示。

張憶東解釋道:“首先,A股受國內流動性改善影響更大,而港股受到海外流動性環境和基本面的負面影響較大;其次,政策紅利對於A股的投資者結構更有影響力;第三,A股的中小盤股成交遠比港股活躍。”

關於行情機會,張憶東認為,存量資金聚焦優質成長股,行情風格偏重中小市值、科技創新、民營經濟,基本面受益於內需市場增長、減稅和行業政策改善。

他強調,看好金融科技、雲計算及大數據、5G、軍工、新能源、新能源車產業鏈、油服產業鏈、醫藥等行業景氣改善或維持較高景氣的領域。

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德倫在接受澎湃新聞等媒體採訪時說,當前中國權益市場,是難得的戰略配置機遇期。主要配置方向上,未來三年,科技成長方向將是超額收益主要來源。

具體來看,王德倫建議新“To B”類的創新成長板塊+“輕”消費板塊做彈性,核心資產打底倉,包括面向設備、智能互聯築基的新“To B”:通信(5G)、計算機(自主可控、AI、雲計算、醫療信息化、金融科技)、高端製造(半導體設備、鋰電設備)、軍工等板塊龍頭股等。

從全球的經濟環境來看,張憶東認為,2019年上半年美國經濟和企業盈利增速放緩的概率較大,美股有進一步走熊的風險,繼續壓制以全球配置型資金主導的新興市場股市。相關性較弱的A股有望基於相對收益而被視為避風港、得到增持。一旦美國貨幣政策開始調整,加息週期中斷、結束,甚至轉向降息,那麼,海外流動性將迎來改善的轉機。

“中國資本市場從邊緣走向全球配置舞臺中央。”張憶東說,目前來看,相比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在全球的佔比和排名,全球投資者對中國資產的配置嚴重偏低。

張憶東提供了幾組數據,2017年中國的GDP佔全球的比重超過15%、股票市值規模(包括A股、B股、港股中資股、海外中概股)佔全球股票市值的比例高達17%;債券市場規模佔全球債券市場規模的比重超過12%。

以海外投資者佔股票市場的比重來看,日本、韓國、中國臺灣在開放資本市場以後,海外投資者持股佔比都達到了20%-30%,而當前外資持有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僅3.17%。

隨著養老金入市、銀行公募理財等實施,中國資本市場將迎來更多的長線資金。

“中國資本市場的機構化特徵越來越明顯,並且長期資金開始加速入場。從現有的機構投資者的發展趨勢來看,外資增長迅猛,基金髮展平穩,社保、保險等長期投資者佔專業機構投資者穩定提升,陽光私募正遭遇高速發展之後的瓶頸期。”張憶東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