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駐華大使羅家良:為中國企業“走出去”保駕護航

新加坡驻华大使罗家良:为中国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11月28日,新加坡駐華大使羅家良在2018國際商事法律合作論壇期間接受記者採訪。 劉著之 攝

中新網長沙11月28日電(劉著之)11月28日,新加坡駐華大使羅家良出席在湖南長沙舉行的2018國際商事法律合作論壇時接受記者採訪,就新中兩國“一帶一路”建設合作進展和幫助中國企業“走出去”等方面的問題發表看法。

羅家良說,新加坡是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較早的國家之一,主要扮演“平臺”角色,支持中國企業向南亞、東南亞國家“走出去”。目前,新中兩國在“一帶一路”建設方面,主要打造四個平臺。

第一是金融服務平臺。作為區域金融中心,新加坡支持中國企業來索取融資、發債,成立合資公司,或以新加坡作為跳板參與其他國家項目。羅家良談到,最近一年多匯率波動較大,很多中國企業希望利用人民幣投資以降低風險,新加坡作為除中國以外的第二大離岸人民幣結算中心,可以發揮這方面的作用。下階段,新方希望引進更多國際金融機構和機構投資者,進一步優化風險管控。

第二個平臺是在互聯互通方面。羅家良介紹,新中聯手打造的重慶互聯互通項目,就是國際陸海貿易的新通道,把中國西部跟“一帶一路”沿線的新加坡及東盟國家連接起來。下一步,不只中國商品要“南下”,有關國家的貨物也要“北上”,新通道將便利通關程序等。

第三是三方合作平臺。羅家良說,新加坡與中國聯手發展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已有25年的經驗,成果包括南京生態科技島等項目。現在可以開始謀劃到其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來複制此類項目。

第四個是專業服務平臺。羅家良表示,新加坡有一套完整的仲裁平臺、商業法院等,可以協助中國企業解決國際商業爭端。他說:“我們儘量採取非政治化的方法,利用社會機制和法律平臺來解決糾紛,協助中國企業‘走出去’,把中國企業跟其他國家的關係拉得越來越近。”

11月12日,中新《自由貿易協定升級議定書》在兩國總理的見證下正式簽署。羅家良認為,議定書中新增的保護投資者的條款將提振中國企業的信心。“更重要的是,我們不只維護投資者在新加坡的權益,還要在區域投資的過程中幫助中國投資者。”

對於新中合作的新動態,羅家良指出,新加坡在中國的投資不斷與時俱進。隨著中國的經濟轉型越來越重視國內消費、沿海地區競爭日趨激烈,新加坡投資者的目光從初期聚焦於沿海地區,逐漸往中國中西部轉移,投資合作領域也從過去的製造業向服務業轉移。

此外,羅家良表示,新中雙邊合作不限於經貿層面,社會治理、依法治國、人才培訓等領域的合作機制都在不斷拓展;多邊合作方面,新加坡將致力於密切中國與東盟的聯繫,支持“一帶一路”建設等,為維護區域穩定創造條件。(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