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電商“分蛋糕”成奢望,靠新零售模式能否自救?

早在2016年,就有公開資料顯示,淘寶、京東兩大綜合電商巨頭加起來已經佔了將近80%的用戶流量。近兩年,雖然有不少電商平臺進入市場,但這兩大巨頭的風頭仍不減,寡頭市場已成定局。2018年6月公佈的《2017年度中國網絡零售市場數據監測報告》顯示,淘寶與京東的市場份額已超過85%。也就是說,其他的電商平臺要想獲利,基本只能分攤剩下的不到15%的市場份額。

垂直電商“分蛋糕”成奢望,靠新零售模式能否自救?

近幾年網購交易規模的增速開始趨緩,電商行業逐漸邁入“拼流量”時代,而淘寶、京東這兩家綜合電商巨頭掌握了絕大部分的流量。其他綜合電商想在兩大巨頭的陰影之下存活已實屬不易,對於垂直電商來說,更是難上加難。

曾經的“風口豬”

垂直電商,是指在某一個行業或細分市場深化運營的電子商務模式,網站出售商品都是同一類型的產品。

垂直電商也曾輝煌過一段時間。彼時,電商寡頭時代還未形成,阿里、京東也只是眾多電商競爭者之二。

雷軍曾說過一句話:“只要站在風口,豬也能飛起來。”

1999年,噹噹網進入大眾的視野,它以圖書為主業,站在風口與實體書店競爭,佔盡了優勢。此後的十幾年,噹噹網作為圖書垂直電商,一枝獨大。近幾年,因為電子書的盛行與綜合電商的崛起,噹噹網除了主營圖書外,也開始出售服裝、小家電等,向綜合電商發展。但也許是錯過了最佳轉型時機,噹噹網終究沒有在綜合電商中佔得一席之位。

2007年,專注做服飾的凡客誠品橫空出世,2010年前後,憑藉著新穎的廣告詞“凡客體”和物美價廉爆紅於年輕人群體。但是好景不長,由於在資本的推動下盲目樂觀擴張,公司品類變得繁雜,凡客不再專注於服飾,面臨著“什麼產品都做,但是什麼產品都沒做好”的尷尬局面,導致庫存積壓,負債累累,最終走向衰敗,淡出人們的視野。

2010年,一家化妝品限時特賣商城——聚美優品,以首創“化妝品團購”模式迅速走紅。此時正處於垂直電商平臺備受追捧的風口階段,聚美優品銷售額扶搖直上,並得到了紅杉資本的千萬元資金。2014年5月,成立僅四年的聚美優品在紐約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總市值曾高達376億。然而,就在2015年年初,有聚美優品前員工爆料稱,聚美優品涉嫌走私、賣假貨;再加上代購的盛行,鮮少有人再使用聚美優品團購化妝品了。紅極一時的聚美優品自此開始走下坡路。

這三家曾經的“風口豬”,因為不同的原因,紛紛走向沒落。事實上,那些叫得出名字的垂直電商,基本都全軍覆沒了。

垂直電商沒落的原因

曾經風光無限的垂直電商之所以會逐漸沒落,主要原因有三個。

首先,垂直電商的經營模式存在缺陷。與綜合電商相比,垂直電商更專注於某一類商品,它的優勢在於供應鏈管理和商品管理。也就是說,垂直電商的商品質量理應更有保障,例如,早期的凡客只做服飾,與某寶上某不知名的小店淘來的衣服相比,質量更好,性價比高,因此吸引了無數年輕人。然而,為了突破侷限性,佔據更多的市場份額,凡客開始擴張,商品的種類增加,服飾質量卻下降不少,最後,不僅沒有吸引新用戶,反而連老用戶也失去了。

垂直電商本應擁有針對某一類商品的更專業化的運營,通過商品和服務的差異化,產生其他平臺無法複製的用戶忠誠度。但是,現在的大多數垂直電商出售的商品在品質、價格、服務上並沒有比綜合電商存在優勢,而所謂的垂直只是做到了商品表面的垂直,並沒有深化運營。

其次,綜合電商對垂直電商產生擠出效應。出於方便性的考慮,消費者一般更傾向於“一站式購物”;再加上綜合電商平臺推出的各種會員激勵活動,如跨店滿減、打折等,更刺激消費者在同一平臺購買所有自己需要的商品。因此,綜合電商平臺更容易培養用戶忠誠度,規模效應也越來越強。舉一個例子,2010年,京東開始與噹噹競爭圖書商品方面的市場份額,作為綜合電商的京東,除了圖書外,還擁有多類商品可供用戶選擇,再加上較為完善的京東物流服務,不少噹噹的忠實用戶都轉投京東的懷抱,噹噹所佔的市場份額被京東分走一部分。這就是綜合電商對垂直電商的擠出效應。

最後,資本助力的減少。在綜合電商巨頭還未崛起,垂直電商剛剛嶄露頭角的階段,資本十分看好垂直電商的專業化運營模式,爭相注資:凡客兩年完成7輪融資;紅杉資本除了聚美優品外,還投資了唯品會、樂蜂網等多家垂直電商平臺。但是隨著綜合電商的崛起,垂直電商的弱勢逐漸顯現,資本看到苗頭不對,為了利益最大化而選擇抽身而退。很多垂直電商都是靠著資本的推動發展起來的,一旦資本回歸冷靜,不再為這些企業輸血,那麼他們就面臨著資金鍊斷裂的困境。這也正是造成我國垂直電商沒落的原因之一。

新零售可能為垂直電商帶來一線生機?

2016年10月的阿里雲棲大會上,馬雲第一次提出“新零售”這個概念,稱“未來沒有電子商務,只有新零售。”

所謂新零售,指企業以互聯網為依託,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並運用心理學知識,對商品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進而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並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也就是說,新零售需要線上+線下+物流相結合。它的出現,讓不少垂直電商看到一線生機。

新零售模式更加註重用戶購物體驗,這與垂直電商針對某一類商品深化運營的特點是相符合的。另外,目前看來,阿里、京東、蘇寧等巨頭對於新零售模式都處在嘗試階段,並且很難覆蓋全品類商品。截至2017年年底,阿里巴巴旗下的新零售試點——盒馬鮮生還處於整體虧損狀態,有業內人士分析,盒馬鮮生虧損的原因之一就是覆蓋商品太多,很難形成差異化;上週,盒馬鮮生更是因為銷售不佳而身陷“標籤門”。這樣看來,垂直電商還有機會向線下滲透發展新零售,搶佔先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