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創業大潮消退了嗎?

今天來說說互聯網創業浪潮中興起的人人網的“今生”。

1999年,陳一舟、周雲帆、楊寧這三個在斯坦福認識的年輕人,帶著互聯網夢想和一筆風投給的錢回到北京,加入轟轟烈烈的互聯網創業大潮。1999年8月ChinaRen正式上線,當時的ChinaRen並不是大家所熟悉的校友錄,但歪打正著,因為兼職的清華計算機系五字班(1995級)的學生和一個七字班(1997級)的學弟寫了校友錄,此後的ChinaRen沿著校友網的方向走了下去。2000年,在王小川、許朝軍、周楓等在內的多個清華學生以每月8000塊的工資兼職一年後,張朝陽的搜狐動用了其在納斯達克上市的400萬股票,以30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ChinaRen,此後的王小川、許朝軍和周楓都去了搜狐。


互聯網創業大潮消退了嗎?

2005年,剛剛晉升為搜狐技術總監的許朝軍聽到了web2.0的概念,興沖沖的跑去給張朝陽講述自己對於六度空間理論的概念,然而已經在門戶上賺到錢的張朝陽對於這樣一款沒有成熟盈利模式的產品無感。被潑了一頭冷水的許朝軍又去找自己的老領導陳一舟,兩個人一拍即合,許朝軍轉投到老領導陳一舟的千橡集團,後來開始肩負起當時還叫“校內網”的人人網的發展大旗,很多老用戶都覺得,許朝軍的時代是人人網最好的時代。

2007年,校內網逐步開始覆蓋全國的各大高校,為了拓寬用戶群體,註冊用戶也逐漸取消了IP限制。到了2007年11月,校內網已經擁有2200所大學,超過1800萬的在校大學生用戶,980萬活躍用戶。在校內網的快速擴張過程中,無數校園大使們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們以微不足道的報酬、對社交的渴望、對這個網站的熱愛,一遍又一遍地向身邊的同學老師們推薦這個網站。


互聯網創業大潮消退了嗎?



2008年是中國互聯網青年情緒最豐富的一年,校內網是那個時代情緒最豐富的陣地。這一年是中國互聯網的情緒從正面轉入負面的轉折點,正面情緒從雪災救援,到火炬傳遞,再到CNN和BBC的汙衊化報道,然後在奧運會達到高潮。之後劇情開始急劇反轉,“毒奶粉”事件、房價的上漲,讓原本在紅旗下成長起來的85後們,開始深刻反思自己獲得的教育和所認知的一切。2008年的校內網使千千萬萬的學生有了參與意識,年輕人們開始聚集、討論、思考、發表觀點,並形成不同的圈子和陣營。這裡產生意見領袖,其中有很多名校高材,也有很多率先出國的中產階級子女,他們用一隻眼睛看美國,一隻眼睛看中國,雖然略顯稚嫩,但是並不妨礙他們感到自豪,且在多年之後去懷念。


互聯網創業大潮消退了嗎?



憑藉著許朝軍時期打下的堅實基礎,再加上對SNS產品的普遍看好,人人網在2011年5月於紐交所上市,當天市值直衝70億美元,僅次於騰訊和百度。但上市即成為人人網的頂峰,面隊微信、微博的崛起,人人網在管理團隊的“帶領”下一步步走向深淵。人人網的正式衰弱期是在2012年, 那一年微信開啟了朋友圈時代,朋友圈的開啟使得微信這個單純的通訊軟件一下子被被賦予了社交的色彩,越來越多的同學離開了人人網,投入了微信的懷抱。社交功能衰退後,人人網開始轉型,近些年所謂的“風口”,人人網都嘗試過。最先涉及的是遊戲領域,並取得不錯的成績,開心農場讓“偷菜”等熱詞風靡一時,但人人網並沒能抓緊遊戲這根救命稻草,公司在AppStore刷榜遭下架,危機再現。2014年,CEO陳一舟試圖趕上互聯網金融的熱潮,將業務資源轉移到互聯網金融這類新興領域,這直接導致人人網社交業務流失嚴重,人人網開始消失在人們的生活中。在人人網連續兩年大幅度虧損的情況下,人人網在2016年第二季度轉為直播平臺,2017年公司又開始二手車銷售業務,2018年開年,其就立刻將賭注壓在2017年最火的區塊鏈項目上,也一度曾將人人公司的股價帶向了52周的最高點,但之後區塊鏈泡沫破裂,人人公司的股價再度跌落谷底。最終,陳一舟不得不將人人網出售。

那麼買下人人網的北京多牛互動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又會把人人網帶入什麼境地呢,買下沒落的人人網的動機又是什麼呢?敬請關注明日對“人人網”未來的解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