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限競房和二手房搶剛需客源

北京限竞房和二手房抢刚需客源

北京限竞房和二手房抢刚需客源

自2018年5月份以來,北京二手房套均成交總價一直在502萬元—510萬元之間徘徊。而限競房進入的門檻一般都在400萬元以上,這種房源供應量相對不大,總價500萬元左右的限競房是新房市場的主流產品。二手房和限競房之爭正在北京樓市上演。

二手房和限競房爭搶客源

由於限競房在“70/90”政策限制下,剛需客群能夠支付得起的均價一般在5.2萬元/平方米—5.7萬元/平方米之間。但根據貝殼RealData數據統計來看,二手房成交均價已達6.1萬元/平方米。乍看之下,似乎兩者之間價差明顯,但真實的市場更為複雜。在已經入市的約30個限競房項目中,網籤率僅有20%左右,去化率不好的限競房,往往是存在區位無優勢,交通不便利,教育資源差等各種短板,但想以同樣價位購買二手房,則多是“老破小”,這令剛需購房者很難抉擇。

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今年上半年,北京新房新增供應降至歷史低位,大量置業需求湧向二手房市場,總價區間在500萬元左右房源成市場交易主力。不過,今年下半年,限競房集中入市,搶奪的客源正是這批二手房購買主力。有些限競房項目已經引入中介機構導入客源,從而支付渠道費用,可見這一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

剛需可選房源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購房人購買限競房,仍然有很多賬要提前算清。根據北京市最新出臺的《關於加強限房價項目銷售管理的通知》,即使不被轉成共有產權房,限競房應取得分戶不動產登記證書或契稅完稅憑證後滿5年方可上市交易,這個週期對於很多購房家庭,必須要在購房前考慮清楚。

和碩機構首席分析師郭毅認為,在限購時代,購房人在購房時必須考慮到家庭的成長性。目前的政策對限競房這種房源的流通週期鎖定,至少要在8年。如果說購房者覺得自己在未來的8年當中收入能夠有比較大的提高,家庭的結構有可能會改變,比如說要生孩子,或者要生二胎,或者將來父母可能年齡大了,需要接到身邊來照顧的話,那考慮到未來家庭人口的變化會需要更大面積的住房,同時隨著自己收入的提升需要賣舊買新的話,那最好還是選擇普通商品房,包括二手房。

記者根據貝殼RealData數據統計發現,2018年10月份,北京二手房按套均價格計算的分佈圖大致如下:石景山為380.9萬元、豐臺為415.6萬元、大興為369.5萬元、房山為333.2萬元、順義為389.3萬元、通州為369萬元,門頭溝為310.9萬元,其它有的區域甚至高達700萬元以上;從成交單價來看,石景山為5.1萬元/平方米、豐臺為5.5萬元/平方米、大興為4.2萬元/平方米、房山為3.6萬元/平方米、順義為3.8萬元/平方米、通州為4.4萬元/平方米,門頭溝為3.8萬元/平方米,其它有的區域甚至高達11萬元/平方米。

此外,根據上述貝殼RealData數據統計來看,一般二手房目前的議價空間為5%,環比有所上升;業主掛牌調價數據中,降價佔比基本都在90%以上,有的區域甚至高達100%,總體降價佔比仍達90%。

不難看出,在二手市場,剛需客群可選房源似乎頗多。不過,據王女士表示,看了很多二手房後發現,小戶型一居室總價低、單價高;兩居室則偏重於總價可控,但房齡、地段和教育、醫療資源相對不足。

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如果購房人收入不穩定,無法保證未來8年至10年能夠穩定償還新房貸款,選擇二手房相對靈活性則較高,一般購買學區房較為穩妥,尤其是交通區域優勢明顯的房源和房齡較新等優勢明顯的社區。本文來自證券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