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方言:親切的鄉音,儒雅的方言

合肥方言:親切的鄉音,儒雅的方言




-——從烔煬河的“趙家”談起

在烔煬河,提起“趙家”(音zhàogā),上至百歲老嫗,下至蹣跚孩童,無不覺得親切無比。至於遠涉他鄉客居異地的遊子,一旦提到“趙家”,也滿懷喜悅,甚至熱淚盈眶。這“趙家”到底是何方神聖,如此有魅力,竟能抓住全體烔煬河人的心?原來在烔煬河的方言裡,“趙家”不是“趙錢孫李”之“趙”家,而是“走,回家”之意。

“趙”字,為普通話常用字,打開《新華字典》對“趙”字是這樣解釋的:戰國國名,在今河北南部和山西省中部、北部一帶。

《現代漢語詞典》(1978年12月第一版)“趙”字的解釋為:①周朝國名,在今山西北部和中部,河北西部和南部。②舊詩中指今河北南部。③姓。

以上所有解釋中沒有一條與“走”有關,在普通話中“趙”字也只是作以上解釋用。但仔細想想,從漢字六書來看,“趙(趙)”為形聲字,從“走”,從“肖”。此字必然與“走”有關。

合肥方言:親切的鄉音,儒雅的方言


打開《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1998年12月第一版),“趙”字解釋為:①超騰、兼行。②古國名。戰國七雄之一……③姓。

打開“百度”搜索“趙”字,“百度百科”詳細字義顯示:“〈副〉(1) 形聲。繁體字從走,從肖,肖亦聲。篆書形體上面像人下面像腳,本意為快步走。假借為國名。(一說因為"肖"意為"變細變小"。"走"與"肖"聯合起來表示"步子變小、步聲變細"。本義:小步輕走。引申義:輕快地走) 同引申義 [quickly])

趙,趨趙也,--東漢·許慎《說文》

趙,及也。--《廣雅》天子北征,趙行囗舍,--《穆天子傳》,郭璞注:"趙,猶超騰,"

字亦作"踃"簡惰跳踃般紛絮兮,--傅毅《舞賦》踃,跳也。字之作逍,--《埤倉》

……”

由此可見烔煬河方言zhàogā就是“趙家”(“家”讀“gā”也是古漢語讀音在方言中的保留)。“趙”字由假借為國名,到以國為姓,以至於在現代普通話中,“趙”字已經失去了它的本意,僅僅只作為姓氏和古國名用,而在烔煬河方言中“趙”字卻依然保留它的本意,“趙家”,“上街趙”,“看電影趙”,“你趙不趙,我趙了。”人們在口語中用它來表達“去、走”,“趙”不僅表示了走,而且還是小步輕走、輕快地走、快步走,它比“走”字有更豐富的內容。“趙家”是“邁著輕快的步伐回家”,想一想就覺得幸福激動。

——“趙家啦!”

——“趙!”

多麼情切的鄉音,多麼儒雅的方言。


合肥方言:親切的鄉音,儒雅的方言



最憶是巢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