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投超20億!PPP基金首筆存量資產PPP項目落地平潭

日前,福建PPP基金首筆存量資產PPP項目落地平潭,總投資超20億元,採取創新模式,補短板、優化結構,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促進優質資產良性循環。該項目擬可間接撬動平潭當地逾100億元的新建項目投資,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和放大作用。

據瞭解,該項目創新性地採用存量資產PPP模式,由平潭綜合實驗區將已經建成的地下綜合管廊和道路基礎設施移交中標社會資本運營,並授予特許經營權,通過中標社會資本專業能力提高地方政府公共產品的運營效率。


總投超20億!PPP基金首筆存量資產PPP項目落地平潭

地下綜合管廊(資料圖)

優化供給結構

促進優質資產良性循環

該項目由福建省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引導基金、中國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融資支持基金以及平潭城投集團管廊公司聯合中標,是福建省首次引入中央資金進入福建省PPP市場,也成為中國PPP基金在全國的第一筆存量資產PPP項目。

總投超20億!PPP基金首筆存量資產PPP項目落地平潭

金井灣市民廣場(資料圖)

近期,中央多次號召保持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力度,通過發揮有效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性作用,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而存量資產PPP模式是推進基礎設施補短板的有力抓手,國務院、發改委和財政部均下發多份文件,鼓勵地方政府通過該模式盤活存量資產。

總投超20億!PPP基金首筆存量資產PPP項目落地平潭

漁平互通立交橋(資料圖)

“這一模式對盤活地方政府資產、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促進優質資產良性循環等具有重大意義。”負責管理福建PPP基金的興投(平潭)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地方政府盤活存量資產收回的資金,可用於歸還存量債務,從而平滑未來年度財政支出壓力和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也可用於新的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建設,從而帶動一批新開工項目,實現良性循環。”

策劃提升地下綜合管廊運營

更好地保障、改善民生

2016年平潭被財政部和住建部列為全國地下綜合管廊15個試點城市之一,地下管廊將電力、通信、給水、汙水等各種管道納入,可解決城市道路反覆“開拉鍊”帶來的環境破壞、“空中蜘蛛網”影響城市美觀、土地資源浪費等問題。

總投超20億!PPP基金首筆存量資產PPP項目落地平潭

北港夜景(資料圖)

項目將已建好的7.3公里的地下管廊和15.63公里的道路,採用移交—運營—移交模式,由項目公司負責道路及管廊的運營維護,運營期為25年,政府按績效考核付費,合作期滿後,項目公司再將資產移交給政府方。

總投超20億!PPP基金首筆存量資產PPP項目落地平潭

地下綜合管廊入口(資料圖)

“收回的20.44億元資金,可加快提升全區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提升國際旅遊島景區建設,提升公共服務運營管理效率,實現存量資產的良性循環,促進平潭社會經濟發展由量的擴張轉向質的提高。”平潭綜合實驗區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

總投超20億!PPP基金首筆存量資產PPP項目落地平潭

地下綜合管廊(資料圖)

目前,平潭綜合實驗區正在策劃進一步提升對全區存量的地下綜合管廊的運營管理工作,使優質的市政資產更好地發揮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作用。

據悉,以福建省財政廳在福建PPP基金中的出資比例計算,資金放大比例超過20倍。此次福建省PPP基金的投資資金可間接撬動平潭當地逾100億元的新建項目投資,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和放大作用。

  • 來源:福建日報
  • 文字:王永珍 戴豔梅
  • 圖片:平潭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