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縣委書記:當官的讓老闆請吃飯,那是不要臉

他因為一段為解決百姓孩子上學、現場喊話上訪群眾的視頻,被群眾上傳網絡而引發廣泛關注,他也成了“超級網紅”,被眾多主流媒體報道,被網友稱為“真正的人民公僕”,他就是中共阜南縣委書記崔黎。日前,安徽經濟網記者就發展民營經濟採訪了這位“超級網紅”縣委書記。

“网红”县委书记:当官的让老板请吃饭,那是不要脸

阜南縣委書記崔黎(左)接受安徽經濟網記者採訪

“每逢年節中秋的時候不再出現孩子在電話這頭哭,大人在電話那頭哭這種傷感的事情。這是阜南政府的願望。”

在接受採訪時,崔黎告訴記者,作為一個出身農民家庭的縣委書記,他最不願看到孩子和父母在電話兩頭相思而泣的場景,然而,他每次下鄉去時卻時常見到和必須面對。即使在他自己的家庭,他的兄弟也是要外出打工,只得將小孩留下給他年邁的父母照看,他感到無比的難受!

農民外出務工帶來的種種社會問題,崔黎看在眼裡,痛在心頭,他最大的願望,就是讓阜南的農民不再背井離鄉,能走出家門就進工廠。

據介紹,自1953年阜南縣被劃為淮河行蓄洪區以來,王家壩先後15次開閘蓄洪。為了顧全大局,阜南縣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如今,阜南作為一個人口大縣和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工業基礎極為薄弱,是一個典型的以農業產業為主體,以農耕文明為特徵的欠發達的傳統農業大縣。在全縣173萬人口中竟有71.3萬青壯年人外出務工,同時也產生了幾十萬留守兒童和老人。

“我們把工業經濟當成縣域經濟發展的核心,別的地區發展工業可能是為了增加稅收,而我們最大的願望就是讓老百姓就近就業。”談到阜南縣71.3萬人外出務工,崔黎十分感慨。“沿淮地區人講感情重義氣,誰都不願離開妻兒老小去外地。如果家鄉的工廠辦多辦好他們何至於去外地打工?所以發展工業經濟是阜南的民生工程。”

“當官的讓老闆請吃飯,那是不要臉!”

崔黎給我們講了一個真實的故事,他說,在阜南當地出租車司機中流傳著一句話“對說普通話的人好一點,因為說普通話的人要麼是外來投資者、要麼是成功人士回鄉創業。”

對此,崔黎感到無比的欣慰。

為了讓阜南的農民能夠走出家門進工廠,那就得讓外地的老闆背井離鄉來阜南投資發展,讓千里之外打工的阜南人回鄉創業與發展。要實現這 “三個讓”,阜南縣從縣委縣政府到社會都懷揣尊重企業家發展實業的心願,為招商引資營造了優厚的軟環境。

“网红”县委书记:当官的让老板请吃饭,那是不要脸

崔黎很形象地給我們解釋了他在阜南縣推行的“六零服務法”。

“如果老闆到阜南跟當官的坐一起吃飯,一律由當官的買單。別不要臉,吃老闆的。老闆很辛苦,為了研究產品,生產,加工呀,市場佔有呀,整天忙得頭疼,夜裡也睡不好覺。陪你吃一頓飯,最後還讓人家掏錢,這真是當官的不要臉!阜陽人,都知道,好客。哪有讓客人買單的道理,我們把老闆都看作為客人,所以我們要做投資阜南零請客。”

“這第二個是證照辦理零煩惱,你叫老闆走房產局局長臉面前過,人家老闆也不知道他是局長呀,所以辦房產證怎麼辦呢,需要蓋章你蓋章,需要簽字你簽字,跑事情跑腿,由我們來給你跑,不要叫老闆去跑。”

“第三個就是徵地拆遷零接觸。老闆只接觸工人,不接觸徵地老百姓,老百姓有事可以罵當官的,到開發區管委會想咋搞咋搞,但是不允許直接到廠裡去搞事。”

“老闆最痛苦的事情,就是自己花錢自己不當家。鬥個牆頭,你也去蓋,賣個磚頭,你也去賣,這樣肯定不行,老闆能惱毀。花自己的錢,自己不當家,你老闆心裡啥味!

建設經營零干擾,不允許干擾!”

“第五個叫用工融資零顧慮,你企業要多少工人我們給你找多少工人。一個鄉鎮四五萬人,一個鄉鎮給你找3人,二三十個鄉鎮就百十人了。你讓四五萬人的鄉鎮找三個人都找不到,那這個鄉鎮黨委書記管回家了,你太笨了!連找三個人都找不著麼?老闆招工人,我們一定給他招好。”“另外我們是全省第一個成立金融服務中心的,解決企業的過橋債的問題,老闆最痛苦的,最煩的就是死在橋上,馬上到還款日了,銀行催的不得了,不還就列入黑名單。只要銀行願意貸款給老闆,政府替你還錢,一比十的放大,你貸企業20萬政府可以給你還200萬,一年可以給你還四次也就是800萬。這樣一來可以解決老闆的煩惱。”

“最後一條叫企業服務零距離,只要你有事,你只管講,無論是生產上,經營上的事,政府零距離為你服務。”

為什麼我們要這樣做?“只有把老闆請到我們家門口才能不讓農民離開家鄉,而老闆為此不得不離開自己的家鄉,所以我們要對他們好!”

據記者瞭解,1-10月份,阜南縣各級幹部深入369家企業走訪調研,召開企業座談會76場,參加座談企業862家,各類政策宣講133場,發放宣傳資料2012份。對接30個要素項目,共收集企業反映問題和訴求132個,辦結率100%。260家企業登錄省“四送一服”雙千工程綜合服務平臺,辦結省平臺交辦問題12個。企業滿意度達95%。

“誰能給老百姓提供就業門路,增加群眾收入,誰就是英雄、功臣。”

“誰能給老百姓提供就業門路,增加群眾收入,誰就是英雄、功臣。”這是崔黎會上會下、調研、接待客商經常說的一句話。

崔黎說,阜南縣委、縣政府把自身定位於民營經濟的“守夜人”、“搭臺者”和“清障手”,著力為民營經濟發展搭建廣闊舞臺,為民營企業發展創造一片“碧水藍天”,全方位為民營企業發展開路清道、加力助推。

幾年時間,一大批民營企業異軍突起,阜南大地呈現出小企業“鋪天蓋地”、大企業“頂天立地”之態勢。1-10月份阜南縣億元企業達到58家,其中5-10億元企業2家,1-5億元企業66家;截止到今年9月份,全縣共有進出口實績企業112家,進出口總額22721萬美元,阜陽市排名第1位,增幅第3位;其中出口總額22522萬美元,阜陽市排名第1位,增幅第2位。全縣累計掛牌23家企業,阜陽大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有望於明年登陸主板(深交所中小板)。

“网红”县委书记:当官的让老板请吃饭,那是不要脸

如今,一個天藍、地綠、水清、廠靚、城美的嶄新的城市畫卷正在淮河河畔徐徐展開。在藍天映襯之下,在綠水環抱之中,古老而年輕的阜南縣正散發出迷人的現代文明氣息,彰顯出獨具特色的魅力,為民營經濟超常規、跨越式發展聚集了強大的人氣、財氣和商機。

更重要的是,隨著投資環境的快速改善,各路客商也紛沓而來。上半年,阜南縣實施招商項目199個,其中新建項目120個,實際利用外資19.9億元。阜南經濟開發區先後獲得“中國最佳投資環境工業園區”“中國最佳產業轉移示範園區”。阜南縣三大支柱產業中,柳木加工、紡織服裝、機械電子產業三個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快速發展,分別榮獲“中國柳編之都”“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國家級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國家外貿轉型省級基地”等多個國字號的殊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