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興資本劉芹:優秀創業者被低估時,是VC獲得超級回報的最好機會

創客貓注:本文來源於創業黑馬舉辦的“2018第十一屆創業家年會”上,晨興資本創始合夥人劉芹發表的《相信“相信”的力量》主題演講。

晨興資本劉芹:優秀創業者被低估時,是VC獲得超級回報的最好機會

劉芹表示,在過去十年裡,中國PC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每一項基礎設施的使用規模都達到了世界最大的規模和最好的狀態,這讓中國整個創投行業也獲得了10倍以上投資規模的增長,所以這是時代和趨勢的偉大造就的。

另外,他認為,在VC行業裡面,如何理解變和不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投資永遠是變化的,沒有辦法躺在以前成功的經驗裡面延續,所以永遠都在找下一個投資目標。

但無論科技怎麼變化,科技所要實現的商業價值永遠都是不變的,不變的是用戶對於更好的服務、更高的效率、更高的極致差異化的追求,這個東西的商業原則永遠都是不變的。所以,永遠不去追隨浮華的熱點,而是深刻去理解商業上的本性。

說到晨興資本取得的成績時,劉芹表示,還是有運氣在,不過他們就是做對了一件事,把那個被低估的人挖掘出來。

“我覺得優秀的創業者被低估的時候,就是你獲得超級回報最好的機會。VC本質上是選擇和陪伴最優秀的創業者,只是這個優秀的創業者未見得是那些已經有很多成功光環所圍繞的,他們可能都在今天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輩,可能是一個很年輕的人。”

對於目前整個創投行業的分析,他認為,模式創新在中國逐步走到了一個紅利盡頭,中國逐步從所謂的消費層面和模式創新層面,開始走向了更底層的黑科技顛覆性力量。

“我相信中國今天的科技創業和今天的創業者,面臨了過去10年消費互聯網的大潮之後,我們可以擁抱更多的產業機會。”他指出,現在是一個跨界、整合性的創新,科技要素在公司裡面的重要性越來越高,因此需要一種更加重要的領導力以及更完整的跨界性能力。

晨興資本劉芹:優秀創業者被低估時,是VC獲得超級回報的最好機會

以下為劉芹演講實錄:(經創客貓編輯,有所刪減)

VC投資的變與不變

今天讓我來做分享,講一講我們的投資,我想起了我在小米上市那一天,早上敲完鍾之後,中午回到酒店,覺得想說一點什麼,後來我就寫了那篇文章《相信“相信”的力量》。今天我想回顧一下,也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從業將近20年,特別是在過去10年移動互聯網的蓬勃發展當中,我們經歷了什麼樣的趨勢。

移動互聯網和互聯網的關係,大家都說過很多了。但簡單來講,其實在2007年、2008年之後,整個移動互聯網用戶的規模,其實整個再造了一個PC互聯網。但如果考慮到手機使用的頻次,以及手機作為帶有天然社交屬性的終端,其實它所承載的整個用戶價值和產業價值,我認為遠超當年的PC互聯網。

今天我們講的主題叫產業再造。實際上PC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我覺得在過去這一段時間裡面,我們建立了一個非常好的基礎設施。我每次跟國外的朋友在一起交流的時候,我一直在說中國其實享受了一次蛙跳效應,或者叫後發優勢。

因此,在過去這麼多年裡面,無論從我們的支付、物流,以及圍繞著移動互聯網用戶所有的使用網速、下載速度來講,我們其實跳過了發達國家過去的那些一步一步的演進,直接用了最新的基礎設施。

所以,可以看得出來,在過去10年裡面,每一項基礎設施的使用規模都達到了世界最大的規模和最好的狀態。

另外,整個算力也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2008年和2018年PC機和手機這兩個終端的算力都獲得了指數級的成長,這隱含了我們中國擁抱了最新的科技,使用了全世界最領先的設備。在這個過程中,大家有時候說你們好像投資挺厲害的,我覺得如果我們把剛才那幾個數字放在今天來看的話,其實不是我們厲害,我覺得是趨勢和這個時代的厲害。

由於這樣的一個背景,我覺得中國整個創投行業也獲得了10倍以上投資規模的增長,而VC所支持的創業公司,如果看它們在中概股、中國GDP上佔的比例的話,差不多也是10倍的增長。我們做投資一直講我們投的是小眾的行業,但是今天大家突然發現高科技產業已經成為中國經濟裡面的主流行業,而且它在影響越來越多其它產業。

回顧過去10-15年的時間,大家問過去10年裡面這麼多VC都獲得非常好的成績,其中有幾次我和一些同行交流時,有一個合夥人和我講了一句話讓我印象非常深,他說你能告訴我在過去10年裡面,中國稍微靠譜一點的VC有哪一個沒有賺到錢嗎?有哪一個真的虧了錢嗎?

我覺得他的講話是非常深刻的,說老實話,只要稍微認真一點、投入度大一點、不幹太蠢的事的,我們的同行在過去10年幾乎都沒有虧過錢,大家都掙到錢了。所以,我認為趨勢的偉大要比我們個人的偉大偉大得多,所以我們一定要去閱讀這個趨勢。

反過來講,有時候大家說VC這行乾的太苦了,每三五年你們基本上都歸零,這點我是有很深體會的。所以我有時候講,做投資最痛苦的事情是,每當你完成一個你認為不錯的投資,或者幾年以前你做了很好的投資回報時,這個事兒就跟你沒關係了。

但是,做VC最興奮的事情,永遠都是下一個,永遠都在找下一個。做VC我認為有一個最重要的點,我們永遠都是投資變化,永遠都沒辦法躺在以前成功的經驗裡面延續,所以你永遠都在想什麼是下一個。

大家再往前看十年,中國的投資機會、創業機會到底在哪裡。我今天想給大家講的是,我們仔細花時間討論這些變化東西的同時,我們首先要想什麼是不變的東西。

我覺得在VC行業裡面,如何來理解變和不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因為科技的東西是每三五年都會發生微變化的,每十年基本上我們的統計都會出現一個產業的突變性變化。

在這十年過程當中,都會出現一些技術突破的高潮,逐漸的平緩下來,再醞釀下一個技術高潮。但無論科技怎麼變化,科技所要實現的商業價值永遠都是不變的,不變的是用戶對於更好的服務、更高的效率、更高的極致差異化的追求,這個東西的商業原則永遠都是不變的。

但實現這種差異化和效率的手段,科技在裡面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顛覆性機會。

再一個,做投資什麼是不變的。我們很多LP說,你怎麼能夠告訴我你投資的方法,我覺得其實有時候挺簡單的。

章蘇陽總坐在下面,我們倆都是中歐的校友,可能章總都忘記了,有一年我回學校的時候他也在,他講過一句話到今天我都印象非常深刻。他跟我講,你知道你投一個項目,當你做完那個投資之後,當你選擇那個創業者之後,公司項目成敗的80%都已經決定了,我覺得這句話非常深刻。

其實VC本質上是選擇和陪伴最優秀的創業者,只是這個優秀的創業者未見得是那些已經有很多成功光環所圍繞的,他們可能都在今天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輩,可能是一個很年輕的人。

所以,如何找到、識別出,以及相信他們?我覺得這一點是VC永遠都不變的東西從這一點來說,我覺得如果回看10年,我們之所以能夠在今天有一定的成就:

首先,是時代的偉大和趨勢的偉大,不是我們個人的偉大。

其次,永遠去追隨的不是那些浮華的羊群效應熱點,而是去深刻的理解什麼是不變的,不變的是商業上的本性,這是永遠不會變化的。

但是,要努力的把握那些真正掌握最新科技趨勢的創新能力的優秀創業者,去識別他們,在他們還不是很有名氣的時候陪伴他們,我覺得這是投資成功真正的鑰匙。

晨興資本劉芹:優秀創業者被低估時,是VC獲得超級回報的最好機會

所有的優秀公司都是極致性價比的提供者

今天文文和我說你們今年成績非常好,我覺得還是回到這一點來,如果要講的話,我們真的是有運氣的。因為我在2003年認識了一個優秀的創業者叫雷軍,前幾天我們自己10週年的聚會里面我講了一句話,我覺得即使是雷軍當時已經成名已久了,大家還是低估了這個創業者(這個是文文當時和我聊的)。我覺得優秀的創業者被低估的時候,就是你獲得超級回報最好的機會。

我覺得我們無非就做了一件事:把那個被低估的人給挖掘出來了。

第二,我覺得雷軍作為一個創業者,抓住了一個最重要的東西。我們回看所有的商業歷史裡面,福特作為美國工業文明獲得最大成功的人,實際上是把當時的科技和管理科學流水線生產的原理,普世地變成了一個極致性價比的產品,就是T型車,這個是那個時候工業文明時代企業家的創舉。

沃爾瑪是美國曾經長期排名第一的公司,給消費者提供的依然是極致性價比。豐田是日本最優秀的公司,豐田在全世界掀起的也是性價比革命,德國的寶馬、奔馳很厲害,但是大眾才是最大的市場份額擁有者。

你會發現所有的優秀公司都是極致性價比的提供者,只有那些在商業上掌握極致性價比這種力量的人,才是能夠在全世界擁有普世的全球價值的。

所以,我想雷軍的成功除了他掌握了所謂的趨勢以外,他真正所相信和踐行的就是去尊重那些常識性的、商業上最本質的東西。

經歷消費互聯網大潮後,創業者要擁抱產業機會

我們在2010年、2012年的時候思考,移動互聯網裡面,什麼是下一個趨勢。我們當時找到了三個要素,當時我們認為一切都是移動的,一切都是帶有社交性屬性的。手機和PC機最大的不一樣是,手機是PC,但PC不是手機。

PC機有硬盤、CPU、內存、輸入、輸出的設備,所有這些東西手機都有,但是手機天然所具備PC機沒有的攝像頭、麥克風、通訊錄,是一個天然的社交載體,帶有多媒體的輸入輸出能力的東西,這是我們當時的洞見。

我們也利用這個洞見找到了一個叫快手的公司,這家公司起起伏伏,前期其實非常不順利。但只要你相信它帶有趨勢性的變化,你只要有勇氣陪伴他,其實快手給了我們一個巨大的驚喜。

所以不變的是什麼?滿足每個人都能夠有原創的能力,每個人的原創都值得被關注和尊重,這就是快手創始人的一個最樸素的力量。我們做的只是尊重他、挖掘他,以及陪伴他。

在過去的五年裡面,我們面臨著一個非常大的環境變化,整個VC行業,發現我們突然一下子資本不稀缺了,因為有越來越多的大型資本湧入到這個行業裡面。所以我剛才跟同行交流的時候在說,其實模式創新在中國逐步走到了一個紅利盡頭。

什麼是下一個破壞性力量、顛覆性力量?我認為中國逐步從所謂的消費層面和模式創新層面,開始走向了更底層的黑科技顛覆性力量。

所以在過去的三五年裡面,除了繼續關注消費互聯網以外,我們花了非常多的時間來捕捉那些企業級應用、雲計算科技應用、AI數據應用。在企業級應用裡面我們發現,同樣類似於消費互聯網,有網絡效應的公司。

上上籤是一個典型的公司,有越來越多的人相互之間利用電子的手段來實現甲方、乙方的合同,只要有一個人觸了網絡,他就會帶動更多的人加入這個網絡,這是個天然的網絡效應。

聲網也是最近我們投的一家公司,剛剛宣佈他們完成了C輪7000萬美金的融資,其實它是做了一個開發者社區,這是生態的思想,這和傳統的軟件和傳統基礎設施公司的商業模式是完全不一樣的。如何用生態的思路來重構商業模式,聲網在過去3年裡面默默的取得了驚人的市場份額增長,他們不光服務中國用戶,還能服務美國、印度、歐洲、全球用戶。

PingCAP是我們投的一個數據庫公司,其實很多人問我,中國能有數據庫公司嗎?我想告訴他,其實美國的數據庫公司或者科技公司,首先是產業規模大了之後會倒逼基礎設施公司產生創新。而今天有哪一個美國的科技公司能滿足中國雙十一這樣海量峰值的併發數量,有多少人能夠滿足滴滴、快的、美團這樣海量用戶的併發數量。其實我想說的是,中國科技創新的環境現在已經取得了非常長足的環境變化,可能有很多需求已經不是美國的科技公司能夠輕易解決的。並不是說美國公司的科技不厲害,是因為我們已經有一個原發性的市場,它能夠提出一些需求,是美國的科技公司所不理解的,而中國的本土公司是有優勢的。所以,像PingCAP、神策都是發端於中國市場裡面的需求長出來的公司。

我記得2010年我們投小米的時候說,手機公司這個硬件中國人能做得好嗎?3年前我和餘凱聊地平線的時候,他跟我說他想做芯片,我覺得這也是一個非常反常識的想法,因為中國的芯片在全世界永遠都不是特別先進的。

但是,我相信AI是一個天然的大數據,是一個靠數據量來創造價值的東西,中國有全世界最多的人口,而且我們有全世界最豐富的應用場景,這些應用場景和人口規模會產生大量數據,這些數據需要一個新的基礎設施來實現它。

我們在出行、娛樂、企業應用上,像小鵬汽車、快手等,這些公司都在應用層,利用大數據,利用人工智能提供各種各樣的應用需求。我相信中國今天的科技創業和今天的創業者,面臨了過去10年消費互聯網的大潮之後,我們可以擁抱更多的產業機會。

過去10年的創業者是非常幸運的,下一個10年的創業者依然幸運。我認為現在下一代創業者的維度正在升維,以前的創業者有很多模式創新,抓住一個草根、消費下沉的機會就能起來,我認為未來還有這樣的機會。

但是,我越來越感覺到現在是一個跨界、整合性的創新,科技要素在公司裡面的重要性越來越高,因此需要一種更加重要的領導力以及更完整的跨界性能力。在這一點上,領導力、跨界學習能力給現在的創業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來講,個人的英雄主義依然重要,但是團隊的力量越來越重要,因為你的技能不再是單一化的,而是完整化的,科技的嵌入能力也變得越來越重要。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我們需要尋找下一代的企業家,希望他們具備這樣的核心能力。

晨興資本劉芹:優秀創業者被低估時,是VC獲得超級回報的最好機會

VC是用可持續商業手段來創造社會流動性

這一頁我最後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怎麼樣理解我們這個投資基金,以及怎麼叫相信“相信”的力量,我也借這個機會跟大家說晨興的使命是我們相信早期基金,特別是做A輪和天使輪的早期VC基金,扮演這個社會中特別重要的角色,這也是為什麼我願意來給文文站這個臺的原因。

我自己覺得中國這個社會需要更多的社會流動性,一個社會要有活力、發展,一定要讓那些沒有背景、有夢想的年輕人得到幫助。

所以,VC是用一種可持續的商業手段,來創造這個社會流動性,要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加美好,不僅僅是要幫助這些創業者獲得成功,更重要的是創業者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加美好。

如果要做到這一點,我們需要在那些最優秀的企業家還沒有成名的時候,在他們還在一個角落裡面,沒有人關注的時候識別出他們,能夠挖掘他們,而且和他們不是一個資本家的關係,要成為他們真正的夥伴,在他們困難的時候,多多幫助他們。

回到這點,什麼是我們的價值觀。有時候有人說,晨興為什麼每年投的項目好像跟別的基金比起來投的不算那麼多。我說這可能是最大的不一樣,我們希望保持對有特別野心的創業者的專注,專注於他們身上。

因為VC是一個小概率的成功遊戲,他不追求每個投資都是成功的,可能只需要小概率的成功概率就足夠了。所以我們提出來要找那些特別有野心的,改變很多行業的有顛覆性力量的創業者。他的天花板要高,業務要大,所以我們叫立大志、做大事,要成為他們的夥伴,以及我們不追求投非常多的數量,我們把精力聚焦到那些值得承擔巨大風險的項目上,我們勇於承擔巨大風險,換取超大的回報。

我們花很多時間在投後管理上做很多工作,我們就需要做好精,做好更好的投後,花更多的時間理解他們,在他們面臨最大的困難、面臨黑暗的時刻,有勇氣支持他們,這是我們要做的。

我們提出來常考、少投、精心做投後管理,用長期的十年時間來創造複利效應,陪伴公司走過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所以這是我們的使命、願景和價值觀,這也是我們怎麼來理解相信“相信”的力量,所以投資人並沒有一個水晶魔球能夠預測未來。我們跟你們一樣,其實我們對未來都是未知的。

但是我們相信,創業雖然非常的痛苦,可是真正有價值的是在座的這些創業者,我們的工作就是找到你們,以及跟你們在一起,相信你們,相信你們能創造不一樣的、更好的世界,謝謝大家!

(以上為創客貓現場稿件,轉載請註明來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