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江夏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10-2020年)調整完善方案出爐

目 錄

一、現行土地規劃實施情況

(一)取得的主要成效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二、調整完善的必要性

(一)適應“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二)“兩規合一、多規融合”的需要

(三)保障農業地區重點急需項目落地的需要

三、指導思想和調整原則

(一)指導思想

(二)調整原則

四、調整的主要內容

(一)規劃主要目標調整

(二)基本農田佈局優化

(三)建設用地佈局優化

(四)建設用地預留指標

五、“三線”劃定

(一)城鎮開發邊界

(二)永久基本農田

(三)生態保護紅線

六、與相關規劃銜接

七、重點項目安排

(一)綜合交通

(二)水利設施

(三)能源設施

(四)生態環保

(五)產業項目

八、保障措施

(一)嚴格落實耕地保護政策

(二)強化土地節約集約利用

(三)加強規劃實施公眾參與

(四)同步更新規劃數據庫

為更好地保障“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確保耕地數量穩定、質量不下降,提高土地利用節約集約水平,維護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嚴肅性,提高規劃的可操作性,根據國土資源部和湖北省國土資源廳的統一部署,江夏區人民政府組織編制了《武漢市江夏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10-2020年)調整完善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規劃基期為2014年,規劃期限為2015-2020年。

一、現行土地規劃實施情況

《武漢市江夏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10-2020年)》(以下簡稱《現行規劃》)於2009年5月獲省政府批覆(鄂政函〔2009〕120號)。《現行規劃》確定到2020年江夏區耕地保有量不低於77825公頃,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於60845公頃,建設用地總規模控制在35498公頃,新增建設用地控制在9845公頃。

(一)取得的主要成效

1、充足的新增建設用地支撐了經濟快速發展。“十二五”期間,江夏區生產總值由236.47億元增長到597.15億元(佔全市的5.5%),年均增長13.5%。“十二五”時期,也是江夏區搶抓發展機遇、快速建設時期,各項建設對用地的需求量較大,2010-2015年間全區累計獲批新增建設用地6142公頃,充足的建設用地為江夏區重大項目落地和經濟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提升了江夏區的優勢地位。

2、建設用地投入和產出水平明顯提升。受經濟和投資快速增長影響,江夏區建設用地產出水平和投資強度有顯著提高。2015年,全區建設用地地均GDP為243.76萬元/公頃,是2010年(139.74萬元/公頃)的1.74倍,年均增速達到11.77%。單位建設用地固定資產投資強度為241.20萬元/公頃,是2010年(86.37萬元/公頃)的2.79倍,年均增速為22.8%。

3、現代農業穩步發展。到2014年末,全區耕地保護面積71809公頃,劃定基本農田面積63709公頃,實現了武漢市下達的2020年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目標。規劃實施期間,江夏區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形成中部107沿線(含鐵賀線)現代農業示範區、西部金水河沿線農業標準化生產保護區、東部梁子湖大道(天子山大道)沿線都市農業生態休閒區、北部新老南環線沿線現代農業創新服務區的“三縱一橫”的現代農業新格局。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基本農田保護任務重,部分管理政策不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現行規劃》確定江夏區基本農田保護目標為60848平方公里,佔2014年全區實有耕地面積的比例為85%。從空間來看,全區建設用地擴展邊界以外的區域基本上都是基本農田,缺乏緩衝和彈性空間,而江夏區農業經營水平較高,農業觀光旅遊蓬勃發展,根據現行政策,相關的配套設施不能佔用基本農田,導致必要的農業設施難以落地。

2、建設用地利用效率不高、產出效益偏低的現象客觀存在。

一是批而未用土地較大。截至2015年底,全區批而未用土地面積1772公頃。二是建設用地產出效益偏低、耗地率偏高。2015年,全區建設用地地均GDP為243.76萬元/公頃,為全市平均水平(574.36萬元/公頃)的42.44%。“十二五”期間江夏區GDP增加300.68億元,獲批新增建設用地32.83平方公里,單位GDP增長消耗的新增建設用地為10.92公頃/億元,高於全市平均水平(4.74公頃/億元)。三是農村居民點集約水平不高,全區人均農村居民點用地204平方米,村莊集並潛力大。

二、調整完善的必要性

(一)適應“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武漢市“十三五”規劃提出大力推進經濟、城市、民生升級發展,加快建設具有強大帶動力的創新性城市和國家中心城市。江夏區“十三五”規劃提出深入推進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全面統籌城鄉發展,到2020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經濟繁榮、環境優美、生活富裕、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的發展目標,建成現代化新江夏。土地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土地規劃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是各項建設在空間上的具體落實,“十三五”規劃提出的新要求、新目標,需要在土地規劃中予以落實,需要優化規劃空間佈局,更好的適應和支撐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二)“兩規合一、多規融合”的需要

土地規劃是重要的空間規劃之一,起著“底線、底盤、底圖”的作用。2014年以來,武漢市國土規劃局組織編制了全域生態框架規劃,江夏區組織對鄉鎮總體規劃進行了優化,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未同步調整,客觀上導致了城鄉規劃與土地規劃的不一致。同時,武漢市初步完成了2030年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工作,各行業各部門也編制了“十三五”規劃,迫切需要開展土地規劃調整完善,統籌協調其他相關規劃,實現“兩規合一、多規融合”。

(三)保障農業地區重點急需項目落地的需要

江夏區轄區面積2018平方公里,除去水域和城鎮建設用地,還有約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承擔著“菜籃子”、“米袋子”、農業人口就業、農耕文化、生態休閒等功能,廣闊的農村地區一直是規劃的薄弱地區、管理的難點地區,特別是農業配套、風景旅遊、農民還建等項目面積較小、佈局分散,不到實施階段難以準確定位,往往不符合土地規劃,迫切需要開展土地規劃調整完善,優化基本農田佈局,保障穩增長、惠民生各項政策措施落地。

三、指導思想和調整原則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按照“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通過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強化規劃管理和用途管制,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二)調整原則

1、總體穩定,局部優化。在保持現行土地規劃基本農田和建設用地佈局基本穩定的基礎上,與“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生態框架規劃等充分銜接,優化用地空間佈局。

2、近遠結合,突出重點。根據市政府下達的規劃主要指標,著重做好建設用地和基本農田佈局調整,優先確保“十三五”重點急需項目落地,對於本次調整完善難以解決的,納入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考慮。

3、應保盡保、數質並重。堅持耕地保護優先,強化耕地、基本農田數量和質量保護並重,嚴格保護林地、草地、湖泊、溼地等生態用地;除難以避讓的耕地外,其它優質耕地均應劃入基本農田,實行永久保護。

4、上下協調,充分銜接。構建市、區、鄉聯動協調機制,做好與城鄉規劃、“十三五”規劃、部門規劃等相關規劃的協調銜接,提高規劃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四、調整的主要內容

(一)規劃主要目標調整

1、耕地保有量目標調整。強化耕地保護,從嚴從緊控制非農建設佔用耕地,落實耕地保護責任,確保耕地保護面積不減少、質量不下降。到2020年江夏區耕地保有量目標不低於71613公頃。

2、基本農田保護目標調整。按照基本農田數量和佈局基本穩定,城鎮周邊優質耕地優先保護的原則,到2020年江夏區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於55800公頃。

3、建設用地控制規模。嚴控增量,盤活存量,優化結構,提升效率,到2020年江夏區建設用地總規模不超過36956公頃,2015-2020年新增建設用地總量不超過4716公頃。

(二)基本農田佈局優化

按照《關於全面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實行特殊保護的通知》(國土資規〔2016〕10號)有關要求,在落實基本農田保護任務和保持現有基本農田佈局總體穩定的前提下,對基本農田佈局作適當調整。

1、劃出基本農田。一是將現有基本農田中的林地、草地、建設用地等非耕地調出;二是將國家、省、市、區重大項目及重點建設區域範圍內的基本農田;三是將零星分散、規模過小、不易耕作、質量較差等不宜作為永久基本農田的耕地,按照質量由低到高的順序依次劃出。劃出的基本農田主要集中在烏龍泉街、山坡街、安山街、金口街和舒安街。

2、劃入永久基本農田。將城鎮周邊、道路沿線應當劃入而尚未劃入的優質耕地劃入基本農田,做到基本農田保護數量基本穩定、佈局更加優化。

3、城鎮周邊永久基本農田。江夏區城市周邊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方案已於2016年5月通過國土資源部和農業部論證審查,下達該區域基本農田面積11884公頃。規劃調整完善全部予以落實,調入的基本農田主要集中在花山街、九峰街、流芳街、豹澥街、大橋新區、紙坊街、廟山辦事處、藏龍島辦事處和鄭店街。

(三)建設用地佈局優化

按照“兩規合一、多規融合”的要求,對建設用地佈局進行調整。一是與2030年城市總體規劃對接,優化城鎮空間,劃定城鎮開發邊界。二是與“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對接,落實區委區政府重大發展戰略,保障江夏新城、鄭店物流商貿城以及大橋園區、廟山園區用地需求。三是與江夏鄉鎮總體規劃對接,利用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促進農民住宅向集鎮、中心村集中。四是與休閒農業、風景旅遊、綜合交通等相關規劃的對接,保障基礎設施、戰略性新興產業、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項目用地。

(四)建設用地預留指標

全區預留建設用地機動指標181公頃,其中江夏區自管區域預留建設用地機動指標89公頃,東湖高新區預留建設用地機動指標92公頃,實行臺賬管理,用於規劃允許建設區之外的單獨選址建設項目,項目類型和規劃調整要求按照國土資源部和湖北省國土資源廳的有關要求執行。

五、“三線”劃定

(一)城鎮開發邊界

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為依據,結合道路、河流、湖泊等明顯地物,劃定城鎮開發邊界。江夏區城鎮開發邊界包括未來新城建設地區、新市鎮建設地區,以及為改善城市宜居環境必須保護和控制的結構性綠地、綠化隔離帶、生態廊道、山體、水面等生態要素。

城鎮開發邊界分為城市開發邊界、鎮開發邊界。城市開發邊界主要包括紙坊新城、金口汽車新城和廟山產業區等集中建設區域,以及以上區域必須保護和控制的生態要素。鎮開發邊界主要包括各新市鎮的集中建設區範圍,以及新市鎮集中建設區中必須保護和控制的生態要素。城鎮開發邊界管制規則按照國家、省有關要求執行。

(二)永久基本農田

在保持現有基本農田佈局總體穩定的前提下,按照應保盡保、優進劣出、量質並重的要求,依據二次調查和耕地質量等別評定成果,優先將城鎮周邊、交通沿線、平原地區的優質耕地和已建成的高標準基本農田劃為永久基本農田;將現狀為建設用地、未利用地以及不符合劃定要求的林地、草地等劃出,規劃到2020年,江夏區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少於55800公頃。同時,將永久基本農田 “落地塊、明責任、設標誌、建表冊、入圖庫”,將保護責任落實到各級人民政府,落實到村組、農戶。

(三)生態保護紅線

按照《湖北省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方案》(鄂政發〔2016〕34號)要求,將重要水域保護地(重要河流、湖泊、水庫)、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溼地公園、自然保護小區、風景名勝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國家一級生態公益林、省級生態公益林 、I級保護林地等劃入生態紅線,劃定的範圍、面積以主管部門為準。

根據《湖北省生態保護紅線管理辦法(試行)》,生態紅線區劃分為一類管控區和二類管控區。其中,一類管控區內,按照各類區域要求,除必要的科學實驗、教學研究以及現有法律法規允許的民生工程外,禁止任何形式的開發建設活動,不得發放排汙許可證。二類管控區內,實行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根據生態保護紅線區主導生態功能維護需求,制定禁止性和限制性開發建設活動清單。

六、與相關規劃銜接

1、與城市總體規劃銜接。一是對接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共同劃定城鎮開發邊界;二是對接新城組群控規導則、新一城城市總體規劃,合理安排新增建設用地指標;三是對接道路交通,兩規協調一致;四是對接市政府批覆的湖泊藍線,藍線內現有基本農田原則上全部調出,土地利用現狀水域大於或者小於湖泊藍線的,均按大範圍控制。

2、與鄉村規劃銜接。一是對接江夏鄉鎮規劃“一張圖”,重點中心村、中心村範圍內的現有基本農田調出,劃為有條件建設區,實施時通過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解決村莊用地需求,近期確需建設的安排新增建設用地指標;二是嚴格執行《武漢市基本生態控制線管理條例》,對接鄉鎮訴求,在非集中建設區安排必要的基礎設施、風景旅遊、休閒農業用地。

3、與設施農業銜接。一是與區農委對接,根據提供的農業園區規劃,結合影像資料,調出部分基本農田,安排部分建設用地指標。二是根據鄉鎮反饋的設施農業、休閒農業意見,在規劃方案中予以充分考慮。

4、與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銜接。一是新增建設用地指標重點安排在“一城三星[1]”,作為全區工業發展的重點核心片區,提升江夏在大車都板塊中的引擎功能。二是其他鄉鎮安排必要的新增建設用地,確保基礎設施、民生項目落地,進一步完善小城鎮功能。

5、與相關部門規劃銜接。主要是與綜合交通、旅遊、環保、水利等規劃進行銜接,確保重點建設項目落地。對於已明確建設用地佈局的,在土地規劃中予以落實,確保下步用地審批的順利推進;未明確建設用地佈局的,儘可能納入規劃重點建設項目表,為實施項目規劃提供依據。

七、重點項目安排

(一)綜合交通

按照統籌規劃、合理佈局、集約高效的原則,加快推進公路、鐵路、港口多式聯運,提升綜合運輸服務整體效能。

1、公路。實施武漢繞城高速中洲至北湖改擴建工程、新南環線工程,以及“一橋”(重點推動天子山大橋或其備選方案建設)、“三新”(新建省道範堪線、天子山大道南段和省道法五線S214)、“四擴”(對107國道江夏段、省道S101南環線、省道鐵賀線S314和省道武赤線S102進行改擴建)等8個重點工程。

2、鐵路。建成軌道交通7號線南延線、8號線三期,啟動金港鐵路專用線、軌道交通11號線建設,實現全區軌道交通規模、密度和效率的同步提升。

3、港口。調整金口港港口布局,建設金口新港區;建設上汽通用汽車配套碼頭工程、金口物流園區碼頭工程;整治梁子湖航道,建設梁子湖旅遊碼頭。

4、貨運樞紐站場。規劃至2020年,在紙坊街客運站的基礎上改擴建一個大型的綜合客運服務中心,在鄭店街新建一級客運站和一級貨運站,在山坡街新建二級客運站,積極謀劃武漢第二機場。

(二)水利設施

加強長江干堤和支流堤防建設,進一步提高幹支堤防洪標準,強化長江險段治理,形成較為完整的防洪保護圈;對全區主要支流實施綜合治理,全面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力度,提升中小河流防洪能力,逐步推進重點湖泊綜合治理工程建設,系統提升湖堤的防洪抗災能力,加快實施水庫除險、泵站改造、涵閘整治等工程項目,確保度汛安全。強化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和管理,大力推進天燈老灌區、王英水庫灌區等6大灌區重點水利項目建設,切實改善灌排條件,增強保障功能。

(三)能源設施

保障城鄉電力供應,提高供電可靠性和安全性,推進藏龍島慄廟110KV變電站、嶽府灣-紙坊110KV變電站、金口220KV變電站110KV輸出工程、廟山陽光變電站等項目建設。建設五里界―廟山高壓管道,在江花大道、大橋新區、金港新區新建3座CNG加氣站。

(四)生態環保

加快實施“清水入江”工程,新建江夏汙水處理廠,城區汙水集中處理率達到90%以上。加快各街道汙水處理、汙泥處理、垃圾轉運設施建設,實現工業園區(開發區)汙水集中治理。加快中心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強化烏龍泉街、舒安街、湖泗街、山坡街、法泗街等行政村配套收集管網建設。加強山體保護,實施荒山、荒坡、荒地修復,不斷豐富和提升山體自然景觀。

(五)產業項目

鞏固提升傳統制造業,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突破性發展現代服務業,優化發展現代都市農業,構建具有比較優勢的現代產業體系,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重點保障上汽通用汽車武漢生產基地、大橋新區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園、烏龍泉新型建材產業園等項目用地。

八、保障措施

(一)嚴格落實耕地保護政策

嚴格落實耕地保護責任,加強耕地保護的責任考核。推進建設佔用耕地耕作層土壤剝離再利用工作;嚴格執行耕地佔補平衡制度,落實“佔一補一”;在南部地區大力推進土地整治項目和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

(二)強化土地節約集約利用

加強相關規劃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協調銜接,相關規劃在土地利用上的安排應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用地規模和總體佈局。嚴格執行產業政策、供地政策,嚴把土地供應閘門,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強土地利用和土地市場動態監測,加大批而未供和閒置土地處置力度,不斷提高全區土地利用效率。

(三)加強規劃實施公眾參與

依託江夏區國土規劃局的網絡平臺,建立規劃網上公開查詢專欄,提高規劃實施的透明度,接受公眾監督,增強群眾對規劃實施的支撐的參與程度。

(四)同步更新規劃數據庫

結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統籌安排,同步更新規劃數據庫。做好質量核查,確保各項規劃指標符合管控要求,並做到圖、數和實地相一致,保持規劃數據庫的現勢性。

附表1:

調整后土地利用主要指標表(按規劃範圍)

單位:公頃

指 標

2014年

2020年

其中:圈外

其中:圈外

1、耕地保有量

71808

71786

71613

71591

2、基本農田保護面積

61367

60845

55800

55787

3、建設用地總規模

34308

31703

36956

34204

4、新增建設用地規模

/

/

4716

4551

注:2014年耕地保有量為實有耕地面積,不包括可調整地類。

附表2:

調整后土地利用主要指標表(按管轄範圍)

單位:公頃

指 標

2020年江夏區

2020年東湖高新技術

開發區

1、耕地保有量

59710

11903

2、基本農田保護面積

51445

4355

3、建設用地總規模

25052

11904

4、新增建設用地規模

2593

2123

附表3:

調整後全區規劃主要指標

單位:公頃

鄉鎮

2020年耕地

保有量

2020年基本

農田保護面積

2020年建設用地總規模

2015-2020年

新增建設用地

紙坊街

1826

1337

2206

307

金口街

8730

7210

3942

348

烏龍泉街

7776

7090

1829

181

鄭店街

5163

4093

2724

480

流芳街

3588

1820

1269

658

五里界街

6040

3177

1468

223

東湖開發區街

839

183

6719

381

豹澥街

2986

722

3338

825

法泗街

5020

4603

684

22

安山街

5273

4770

866

88

湖泗街

4153

3870

686

50

山坡街

9182

7858

1740

65

舒安街

4946

4701

563

34

金水辦事處

977

891

139

17

廟山辦事處

538

234

2539

236

藏龍島辦事處

1824

1388

2134

187

大橋新區辦事處

1174

395

3638

391

梁子湖風景區

1578

1458

291

42

機動指標

0

0

181

181

江夏區

71613

55800

36956

4716

注:全區預留建設用地機動指標181公頃,其中江夏區預留89公頃,東湖高新區預留92公頃。

附表4:

調整後全區圈外規劃主要指標

單位:公頃

鄉鎮

2020年耕地

保有量

2020年基本

農田保護面積

2020年建設用地總規模

2015-2020年

新增建設用地

紙坊街

1826

1337

2206

307

金口街

8730

7210

3942

348

烏龍泉街

7776

7090

1829

181

鄭店街

5163

4093

2724

480

流芳街

3588

1820

1269

658

五里界街

6040

3177

1468

223

東湖開發區街

817

170

3996

218

豹澥街

2986

722

3338

825

法泗街

5020

4603

684

22

安山街

5273

4770

866

88

湖泗街

4153

3870

686

50

山坡街

9182

7858

1740

65

舒安街

4946

4701

563

34

金水辦事處

977

891

139

17

廟山辦事處

538

234

2510

234

藏龍島辦事處

1824

1388

2134

187

大橋新區辦事處

1174

395

3638

391

梁子湖風景區

1578

1458

291

42

機動指標

0

0

181

181

江夏區

71591

55787

34204

4551

附表5:

規劃期內重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類型

項目名稱

公路

新南環線工程;省道範諶線;天子山大道南段及天子山大橋;省道法五線S214;G107改擴建工程;省道S101南環線;省道鐵賀線S314;省道武赤線S102;黃南公路;南虹路;馬法線;X005紙陳線;X008山舒線;X010紙鄭線;四環線;山湖路、鳳楊線;法青線;金法線;段烏路;上海通用北延長線;武漢繞城公路東擴段工程;梁子湖環湖路、湯遜湖環湖路;紙坊街環山路及其景觀配套工程;金城(金口)大道改造工程;金口新城塗川路南段道路工程;鄭店街物流大道(緯二路)道路及市政配套工程;黃家湖大道改造工程;江夏一路斷頭路打通;武昌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廟山夢天湖大道、沿湖路、毅恆街、陽光工業園道路、陽光大道;金口新城金口大道、金嶺路、規劃一路、規劃三路、金湖路;山湖大道;江夏大道延長線;繞城高速中洲至北湖改擴建工程;武漢四環線;三環線;武漢至陽新高速公路;光谷大道南延工程;光谷三路;光谷四路;光谷五路;光谷六路;光谷七路;光谷八路;高新大道;高新二路;高新三路;高新四路;高新五路;科技三路;科技四路;科技五路;玉屏大道;鳳蓮大道;環湖路;紙龍路;中華大道;泉崗北路;森林大道;光谷大道(東園南路-龍泉小路);長芯路;錦程街;快嶺東路;龍泉大道;未來一路;港灣路;譚鑫培路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及同步道路提升改造工程;紙坊地鐵停車場進場規劃路道路;湖景北路;慄廟一路;慄廟二路;黃家湖環湖路,興軍路,強軍路;黃家湖大道綜合管廊;譚鑫培路綜合管廊。

鐵路

金港鐵路專用線;武漢市軌道交通工程7號線南延線(27號線)、8號線三期、11號線等;武黃城際鐵路;武九鐵路;軌道交通2號線;9號線;11號線;13號線;19號線 ;有軌電車5號線、6號線、8號線;有軌電車T3線、T4線。

港口

金口新港區;武港集團金口商品汽車滾裝碼頭工程;武港集團金口件雜碼頭;上汽通用汽車配套碼頭工程;金口物流園區碼頭工程;江夏砂石集散中心碼頭(金水作業區);金水通用碼頭。

站場

紙坊街客運站改擴建工程;鄭店客運站、貨運站;山坡客運站高新二路BRT停保場;WTA停車場;公路貨運樞紐站;客運樞紐站;長途客運站;停保場;停車場;軌道交通車場;車輛檢修基地;公交樞紐站;公交首末站;湯遜湖公共停車場;明玉路停車場;高新大道停車場;教育中路停車場;智慧城停車場;湖口二路停車場;軌道交通13號線車場。

機場

武漢第二機場(山坡機場);通航機場。

電力

藏龍島慄廟110KV變電站、嶽府灣-紙坊110KV變電站、金口220KV變電站110KV輸出工程、廟山陽光變電站;110KV馬家山輸變電工程。

能源

武漢天然氣外環線高壓工程;五里界―廟山高壓管道,江花大道、大橋新區、金港新區CNG加氣站,山坡加壓站;中國聯通江夏基站;川氣東送管道增壓工程;新能源應用示範基地;正道汽車和銀隆新能源。

環保

江夏“清水入江”工程(巴登城汙水提升泵站、五里界汙水提升泵站、紙坊汙水提升泵站、烏龍泉汙水提升泵站、鄭店汙水提升泵站、大橋汙水提升泵站、老海口泵站改造,巴登城至五里界汙水轉輸管道、五里界至紙坊汙水轉輸管道、紙坊至江夏汙水處理廠汙水轉輸管道、烏龍泉至鄭店汙水轉輸管道、鄭店至江夏汙水處理廠汙水轉輸管道及大橋至江夏汙水處理廠汙水轉輸管道);江夏汙水處理廠及尾水提升泵站;金口汙水處理廠改擴建工程;安山、法泗、湖泗、山坡、舒安、烏龍泉、五里界、鄭店、金水、大橋新區、藏龍島、梁子湖、土地堂等汙水處理廠、汙泥處理廠、垃圾轉運站;山坡垃圾填埋場、長山口垃圾焚燒及衛生填埋場;湯遜湖汙水處理廠改擴建工程;金口垃圾轉運站。

水利

金鞭港、斧頭湖整治工程及其配套設施;金口二站、三門湖排澇系統綜合治理工程;軍運村黃家湖岸線整治工程。

生態保護

梁子湖、黃家湖、魯湖、斧頭湖流域綜合治理;濱江綠道;牛山湖綠道及配套設施;西乾渠公園;中科院武漢植物園;行政中心西側公園;龍山湖休閒公園;光谷名貴苗木植物園;花山河嚴西湖溼地公園;雞公山公園;覃廟公園;新月溪公園;幸福山、包山、頂冠峰公園;玉龍河生態公園;車墩湖溼地公園;藏龍公園。

其他

1、光谷中心城綜合管廊、金融港泵站、光谷一路微隧;存儲器周邊供氣、供水、供電、排汙等基礎設施建設;藏龍島環衛服務站、武漢江南公路應急(養護)中心、豐收建築垃圾消納場、五里界自來水廠二期;

2、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主控站,武警湖北省總隊訓練基地;

3、武漢後湖海生態農業發展項目、湖北初陽農業示範園建設項目、江夏烏龍泉沿湖農業生態園、武漢花博園、武漢快樂生活農業建設項目、武漢未來家園現代都市農業示範園建設項目、武漢銀河生態農業建設項目;安湖州農場;江夏農業大公園;

4、黃家湖地鐵小鎮、青龍山地鐵小鎮、江夏中央大公園;

5、城中村改造項目;農民還建及農民新居建設;旅遊配套設施建設;龍泉福利院;龍泉還建社區四期;龍泉山療養院;吳泗還建社區;方家咀還建社區;蔡王還建社區;

其他

5、天子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範湖幼兒園;山坡街中心幼兒園食堂改擴建工程;大花嶺小學附屬幼兒園擴建工程;大橋中學擴容工程;金水學校改擴建工程;關東派出所;光谷十一小;光谷十三小;湯遜湖學校;佛祖嶺衛生院;豹澥衛生院;長嶺山光電子裝備製造項目;光谷十四小;流芳新鎮H地塊;豹澥還建社區三期ABC地塊;關東還建社區;流芳新鎮E地塊;流芳新鎮F地塊;龍泉還建社區二期、三期;龍泉小學;濱湖還建社區;尼克生態小鎮;華創中心;

6、未列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重點建設項目清單,但列入區政府批覆的部門“十三五”規劃的重點建設項目。


[1] 一城指江夏新城,三星指金口、中州、山坡3座衛星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