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編輯”嬰兒的明天必將是“試管”嬰兒的今天

人民網新聞稱'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

科技發展到今天,一直是一柄雙刃劍,既會給人類帶來潛在的收益,也會有潛在的風險,這個風險就來源於未知。這恰恰符合事物兩面性規律。

“基因編輯”嬰兒的明天必將是“試管”嬰兒的今天

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的誕生,意味著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應用疾病預防領域實現了歷史性突破。這是不容置疑的。但它會引起巨大的爭議:有人認為這是一種消除遺傳性疾病的新型治療手段,而有的人也會認為潘多拉的盒子也許就此打開。

首當其充就是倫理道德方面的擔憂:

1 這也是科學界及媒體界的一邊倒的譴責。"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誕生"變成"沒有良知的人類實驗"。

2 如果在一個嬰兒還不能決定自身命運的時候替他做出決定,但又無法替他分擔可能面臨的風險,這是否是道德的?

3 如果開放人類胚胎基因編輯,那麼是否是一種將起跑線提升到受精卵階段的威脅呢?如果父母擁有更多的財富、權利,那將意味著他們的孩子有更多的機會“編輯”選擇更美好的特質?

4 對未來經過基因編輯人類的擔憂。是否會有有所謂基因完美的人上人出現,有基因缺陷人是否就會被淘汰?

5 新的技術是否會打造出完美后代的“定製嬰兒”?

“基因編輯”嬰兒的明天必將是“試管”嬰兒的今天

如果明知道一種方法可能會改變一個家族遺傳疾病嬰兒的命運卻視而不見,束手旁觀,這難道不就是違背倫理道德嗎?國際及國家社會組織完全可以制定相關制度,來避免一些行為,來阻止基因編輯不被用來改變嬰兒的外表或性格。所幸,部分專家學者已經意識到這一點。

其次安全性方面爭議:

1 SPR進行編輯,這個操作本身就是有風險的。CRISPR作為基因編輯工具雖然強力,但是會有很多“脫靶"——錯誤地編輯了不該編輯的地方。在人類胚胎編輯裡,脫靶就是大問題了,因為你只有一個檢測窗口——那就是胚胎早期。並且,脫靶帶來的錯誤編輯還會傳給後代。進而對種系進化造成影響的不可逆的編輯。沒有人知道編輯後新誕生的生命將會是什麼樣的,人類進化過程將因此而開始改變。

2 對人類胚胎的基因編輯,意味著將會帶來重大風險,包括引入不需要和未知突變的風險。

此次基因編輯不是治好遺傳病,而是獲得對一種疾病的抗性,同時小幅增加另外一些疾病的風險。這個收益本身就很不明確。

3 這兩名嬰兒的CCR5基因發生了永久的變化。他們對HIV病毒是否有天然免疫力尚需時間來檢驗。

4 兩名嬰兒的CCR5基因發生了永久的變化。也許他們對HIV病毒可能有了天然的免疫力。但由此帶來的生理功能,是否會出現變化?

賀建奎團隊肯定是已經在其他動物實驗中已經做過大量研究,並且對方方面面的可能性有了充分的認識和處理策略。研究者肯定知道脫靶的風險,他們一定盡了一切努力來測序篩查防止脫靶的出現及相關風險的出現。

“基因編輯”嬰兒的明天必將是“試管”嬰兒的今天

專家學者及同行的質疑:

1通過基因編輯,這兩名嬰兒的CCR5基因發生了永久的變化基因且會遺傳,如何保證它的正確?

2 從技術上來說,此次試驗並沒有新的貢獻,新聞噱頭大於技術貢獻。

3 幹細胞療法也是一個很有前途的醫療新技術,國際和國內給予必要的監管。

4 基因編輯是一種強大而且價值極大的技術,但是如果將其應用到人類胚胎,稍有不甚,可能會給近十年來在對成人和兒童進行基因編輯以治療現有疾病方面取得的進展蒙上陰影。賀建奎自己也承認如果第一個 CRISPR 嬰兒不健康,可能會成為一場災難。“我們應該緩慢而謹慎地做到這一點,因為單一的失敗案例可能會扼殺整個領域,”他說。

5 敲除 CCR5 基因來產生抗艾滋病毒的能力,但是還有更簡單、更便宜的方法來預防艾滋病毒感染。此外,在體外受精過程中編輯胚胎成本高、技術含量高,而且在世界上艾滋病病毒猖獗的許多貧困地區仍然無法獲得該技術。

“基因編輯”嬰兒的明天必將是“試管”嬰兒的今天

媒體輿論觀點:

1 國內國際媒體報道一致性的對此事持有質疑態度;此“基因編輯嬰兒”報道在朋友圈中存在大量反對聲音。

2 不久前,中山大學一研究團隊發佈了國內首份針對普通公眾和 HIV 攜帶者關於基因編輯認知的比較報告,超六成受訪者對基因編輯技術的運用持積極態度。575 份 HIV 攜帶者問卷顯示,有 94.78% 的 HIV 攜帶者支持基因編輯技術用於預防 HIV。

3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 2018 年 4 月針對 2537 名美國成年人的一項調查顯示,60% 的美國人支持對未出生嬰兒進行基因編輯,認為為了降低患嚴重疾病的風險,基因編輯是一種有效的醫療手段。

畢竟,未來得益於此項技術的人只是少數基因因素導致的疾病患者。

我相信賀建奎團隊開展此項臨床研究的初衷,強調疾病治療。他似乎也預料到了他的研究可能引起的擔憂,他曾發文稱“我支持基因編輯用於治療和預防疾病,但並不贊同為了提高或改善智商,那對社會沒有好處”。

對於新生事物,興奮和恐懼是人類難以避免的兩種複雜情緒,興奮於新事物的迷人魅力,但又不知這種魅力是否也閃耀著死亡的光芒。因此,任何一項新事物在出現初期都是存在爭議的,在萌芽狀態都面臨方方面面因素的扼殺;剛開始都是不被接受的,在爭議中前行、發展、完善;都有一個從不接受到接受的過程。

“基因編輯”嬰兒的明天必將是“試管”嬰兒的今天

1978年,全世界第一位試管嬰兒路易斯布朗在英國誕生。當初“試管嬰兒”技術也是在飽受爭議中前行,現在也被大眾所接受。如今,全世界第一位試管嬰兒路易斯布朗已經40歲了。

“基因編輯”技術的未來必將是“試管嬰兒”技術的現在。

毫無疑問,賀建奎和他的團隊已經註定要被寫入了人類歷史中了。

總之,希望這兩個孩子能健康成長。把評判這一事件行為的對錯與否交給時間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