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專業選擇的四要、四不要、十大注意事項

對於高考生來說,專業的選擇至關重要,選擇對了專業,對將來的學習、生活有莫大的關係,因此我們整理了本篇

高考生專業選擇的四要、四不要、十大注意事項,下面就一起來看吧。

高考生專業選擇的四要、四不要、十大注意事項

專業選擇四大必要:

1.要符合自身性格特點的專業。

依據秉性選擇專業,如果熱情活潑開放能吃苦,可以考慮銷售、管理類專業;如果內向、熱愛技術可以考慮機械類、計算機、軟件工程、電子類。

2.要儘可能選擇不可替代性的專業。

不可替代性越強,進入門檻越高,工資相對越高(比如技術類崗位,行業門檻比文職工作門檻高一些)。

3.要選擇有市場前景的專業。

現階段與互聯網+行業相關聯的專業都有市場需求。比如技術崗(IT碼農、物流專業、市場營銷、策劃設計類工作)以及嫁接在互聯網上的傳統行業等。

4.要選擇行業院校的對口專業。

在一個農業學院你去讀經濟,在一個醫科大學你去讀金融,可想而知師資力量。有些學校就是為了吸引生源開設專業的,選擇需謹慎。

高考生專業選擇的四要、四不要、十大注意事項

專業選擇四大不要:

1.不要選你絕對不想學的專業

你可以不知道自己特別喜歡什麼,但一定得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麼,一定不要選擇自己完全不感興趣的學不下去的所謂熱門專業,不要相信什麼“不感興趣無所謂,努力就好”這種鬼話。

2.本科不要學太虛的專業。

市場營銷,人力資源,企業管理等等,沒有會計實用好找工作。

3.不要只看重院校名氣

千萬別因為一所工科院校是985或211,就想著它文科肯定也不會差到哪去。差的很遠,師資力量可能不差,但是氛圍會和你格格不入。

4.不要一味將好專業填在前面衝

不少家長最終會將院校的熱門專業堆三四個在前面,最後兩個才填保底專業 ,指望萬一衝進了熱門專業呢?事實是,分不夠高的情況下,很難進入院校的王牌專業。為了儘量避免調劑進非常討厭的專業,將三四個自己能夠接受的、往年專業分不那麼高的專業填滿志願欄,不失為一種保險策略。

高考生專業選擇的四要、四不要、十大注意事項

專業選擇十大注意事項:

01專業區別

弄懂專業的真正含義很重要,包括專業開設的課程、特殊要求以及從事的職業等,父母與考生切不可盲目地望文生義。尤其是一些名稱相近的專業,更要搞清楚它們之間的區別。考生儘可能選報院校的傳統或主打專業,慎重選擇派生專業和新設專業,在瞭解其內涵的同時還要了解專業開設的歷史和背景。

比如“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和“信息與計算科學”這兩個專業的名稱很相似,但是一個是屬於工學計算機類,一個是屬於理學數學類。不論是主修課程還是將來的就業領域都有較大區別。

還有一些專業名稱很難從字面上瞭解其專業性質,比如化學工程與工業生物工程屬於化工與製藥類,化學生物學屬於化學類。

另外,有的專業側重於與就業掛鉤,培養的是技能型人才;有的專業則側重基礎理論,適合繼續深造學習。

02重點專業

重點專業指此專業是全國、本省市同類專業中的排頭兵,或一個院校中的領軍專業,代表一個專業的實力和地位。並非重點院校的專業都是重點專業,也並不是非重點院校的專業都是普通專業。相反,一些普通院校的重點專業在全國也處於領先地位。所以,考生和父母在選擇專業時,在分數不夠重點院校的情況下,報考普通院校的重點專業是明智的選擇。

03橫向比較

父母和考生明確選擇志願的方向後,要做兩個方面的專業比較。

一是同類性質院校比較,衡量選擇擬報考專業的院校實力;

二是不同類性質院校但有同類專業的比較,衡量選擇不同院校的專業實力。此外,相同名稱的專業在不同類院校中培養的方向和側重點也有不同,父母和考生還要注意這方面內容。

雖然專業名稱相同,但是由於每所高校在辦學特色、研究方向等方面的差異,相同專業之間也會有所不同。

例如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和北京郵電大學都有設置。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是學習電子科學和技術領域的基本理論、設計方法、製造工藝和測試技術等,專業方向為光電子技術、電子材料與元器件等;

而北京郵電大學的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是以微電子、信息與通信系統的設計和集成以及計算機應用的融合為專業特色。兩校的專業各有側重。

04冷熱處理

人們根據現實的就業難易、就業收入和工作環境等情況,把專業分為“冷專業”和“熱專業”。其實“冷”與“熱”都是相對某一時期的社會熱點、市場需求和就業形式而言的,專業本身並無“溫度”。父母和考生不要過分追求“熱專業”,忽視“冷專業”。“熱”極必反,“冷”極必“熱”。所以,考生和父母在選擇專業時要有長遠目標,結合自身興趣和愛好,避免時過境遷而供大於求。

05限制條件

一些專業有自己獨特的限制條件,如語種、身高、形象、性格、性別以及單科成績等。父母切不可不顧孩子的實際和未來工作的現實,而一廂情願地選擇,否則容易在錄取和就業時吃虧。有的高校部分專業在招生計劃或招生簡章中已經有提示哪類人員不能報考,這就要求父母要認真閱讀高校招生簡章,瞭解招生院校報考要求,結合考生具體情況,科學填報。

06專業服從

如果填報服從調劑,能增加錄取機會。填報專業志願時,是否服從調劑要因人而異。填報專業時既不可為了上某所院校而一味服從,結果使自己進入極不喜歡甚至直接影響未來就業的專業;亦不可一味不服從,過分挑剔專業,因沒有迴旋的餘地而喪失錄取機會。所以,對“專業服從”一欄,考生和父母要認真對待。

07體檢結果

每年在高考志願填報之前都有一次高招體檢,體檢結果出來後,父母要根據孩子的體檢結果和建議填報志願,避開那些限報的學校和專業。而有些家長想更改或隱瞞體檢結果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為入學之後不但還有一次嚴格的複檢,更主要的是會給孩子的學習、就業和工作帶來很大的麻煩。

08相關科目

高中各基礎學科的成績和考生的偏愛程度可作為選擇專業最基礎的依據之一。各院校錄取考生時,在考生總分達到學校要求的情況下,還會考慮相關科目成績。有的院校或專業有明確的要求,考生在選擇院校和專業時,要考慮自己相關學科平時成績是否能達到所報專業的要求。

09就業領域

報考志願的專業和將來從事的行業是密不可分的,也可以說,專業就是未來的行業,專業是決定將來工作崗位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一些專業名稱的術語色彩較濃,很多父母和考生不甚瞭解其含義及將來的就業領域,稀裡糊塗地就填報了,等到入校學習後或就業時才明白,那時悔之晚矣。所以,父母要清醒地認識到志願專業將來所面臨的就業難易、工作條件、待遇水平、區域環境等。

10專業類別

專業類別很多,父母可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明確孩子的興趣、愛好和志向,先從大類入手選擇,可很好地降低填報的難度和縮小選擇的範圍。因為不同的類別專業,對未來的深造程度、學習深度、就業方向都有不同程度的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