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官憶開放往事(5):回首中美“蜜月期”的競爭合作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明年將迎來中美建交40週年。我在外交部工作了42年,有25年從事對美國事務的工作。回顧幾件往事,歷歷在目,感慨萬千。

外交官忆开放往事(5):回首中美“蜜月期”的竞争合作

1987年9月,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基辛格博士,後排右一為廉正保。(資料圖片)

外交官忆开放往事(5):回首中美“蜜月期”的竞争合作

1972年9月,周恩來總理(桌右側正中)在人民大會堂與日本首相田中角榮會談,桌末端為廉正保。(資料圖片)

從伊爾-18到波音747

1972年1月,美國時任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亞歷山大·黑格率領先遣組訪華,為尼克松總統訪華進行技術安排,解決禮賓、安全等具體問題。中美雙方對訪問安排的爭論焦點是,美國總統到達中國以後究竟應該由誰提供交通工具。

美方提出使用美國總統專機。美方說,尼克松從始至終都必須使用自己的專機和防彈車,即使在中國境內。因為根據美國憲法,只有美國總統本人有權宣佈國家進入緊急狀態,所以美國總統在國外訪問期間,必須時刻與國內保持密切聯繫,而總統的專機和專車裡恰恰配有這樣的通信設備。中方代表則明確表示,在中國境內,都由中方提供交通工具,美國也不例外。

經過談判,中方提出,可允許美國總統的專機作為副機跟隨在由中方提供的主機之後,而副機可以通過乘坐在主機上的通信人員隨時與美國國內保持聯繫。在這樣的安排面前,美方代表只好放棄原來盛氣凌人的安排。但是他們對中方主機伊爾-18型飛機的性能表示懷疑,顯然,這才是尼克松不願乘坐中國專機的主要原因。

美方的設想未能實現,但深深刺激了我們。伊爾-18型飛機在我們當時看來是國內最好、最先進的飛機,但是美國根本看不上眼。這就是差距!中國必須發展自己的民用航空事業,迎頭趕上,否則將永遠低人一等。

1972年2月,理查德·尼克松訪華時表示,美方可向中方出售10架波音707飛機。機會來了,中方把目光瞄準波音公司,希望通過加強與波音公司的合作,推動中國民航事業的發展。

1979年1月,中美建交當月,鄧小平對美國進行歷史性訪問,把波音公司原總部所在地西雅圖作為出訪目的地之一。在西雅圖,鄧小平參觀了波音747飛機裝配廠,受到波音公司董事長威爾遜和工人們的熱烈歡迎。鄧小平乘電瓶車繞廠一週。他對牆上“質量就是藝術”“質量同成功是夥伴”等標語表示贊同。

1980年,波音公司交付了中國訂購的首架波音707飛機。之後,波音飛機成為中國航空客運和貨運系統的主力軍。中國曆屆領導人都十分重視民航事業的發展。2015年9月23日,習近平主席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首站便是西雅圖。他在西雅圖參觀了波音公司商用飛機制造廠。

習近平指出,波音公司是中美經貿合作的支持者、參與者、推動者,為兩國關係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波音同中國的合作是中美經貿互利合作的典範。大河有水小河滿。中美關係發展好了,美國企業同中國的合作就有了更好條件。希望波音公司進一步提高同中國的合作水平,為中美經貿合作和兩國關係發展多作貢獻。習近平訪美期間,中國有關企業與波音公司簽署了購買300架飛機的協議。

2015年5月,中國民航局時任局長李家祥在出席美國駐華大使博卡斯舉辦的中美民航合作招待會上說:“自1972年中美經貿領域開展務實合作以來,40多年間,中國民航從美國引進運輸飛機1576架,估算貿易金額約1438億美元。截至2015年3月,中國民航全航業共有運輸機2426架,其中波音飛機佔機隊總數的47.2%。”

“和平珍珠”的鬥爭和啟示

1979年1月1日,中美建立外交關係。1月29日,鄧小平對美國進行歷史性訪問。時任總統卡特給中美關係做出基本定位——中國是美國的友好非盟國。當時為應對共同安全威脅,中美軍事關係發展迅速,中美軍事交往圍繞高層互訪、對口交流和務實合作三個方面展開。1980年,兩國國防部實現互訪,開啟了之後10年高度務實的合作進程,中美軍事關係進入“蜜月期”。務實合作突出表現在軍事技術合作方面,美國國會不斷放寬向中國出口軍品的限制,給予中國相當於北約盟國的待遇。中美就軍品採購、軍事技術合作、技術轉讓等達成一系列協議。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時任副總參謀長劉華清訪美時,就與美方談過改裝殲-8飛機事宜。1983年11月,鄧小平對中美軍事技術合作作批示:“要增加改裝殲-8電子火控系統項目。”1984年,時任美國總統里根同意將殲-8Ⅱ飛機列入美國對外軍事銷售渠道。1985年10月,國務院、中央軍委原則同意對殲-8Ⅱ飛機進行改裝,至此,中國與美國最大的一項軍事合作項目正式立項。這就是1986年達成協議的“和平珍珠”計劃,中方計劃耗資5億美元的殲-8Ⅱ型戰鬥機的改造工程。根據協議,美方將為中方的50架殲-8Ⅱ飛機安裝一套先進的航空電子設備,主要是雷達和火控系統。“和平珍珠”計劃還包括中國引進美國AIM-7空對空導彈,同時,雙方將探討用F404發動機改裝殲-8Ⅱ的可能性。

殲-8Ⅱ是在米格-21基礎上改建的噴氣戰鬥機,其性能雖優於米格-21,但與F-16相比還有明顯差距。1987年,中方通過美國C-5運輸機把兩架殲-8Ⅱ戰鬥機和一架實體模型機運送到美國格魯門公司。1988年雙方完成航電系統的安裝及測試。首架現代化殲-8Ⅱ戰鬥機於1988年試飛成功。隨後飛抵美國愛德華茲空軍基地進行全面測試,其性能超過美國F-16戰鬥機。中國多名技術人員到紐約格魯門公司、空軍基地受訓。

美國政府在1989年6月上旬單方面宣佈停止“和平珍珠”計劃。雙方從1989年10月開始繼續磋商是否恢復“和平珍珠”計劃。中方要求美方歸還飛機,美方要求中方支付資金,這樣的爭論持續了一年多。中方內部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討論後普遍認為,美對華實施軍事技術封鎖和武器禁運的情況下,繼續實施“和平珍珠”計劃已無可能,也無實際意義。美以繼續實施“和平珍珠”計劃為誘餌,目的是誘使中國支付兩億美元。中國洞察了美方意圖,果斷宣佈中止“和平珍珠”計劃。中方做好了美方拒不歸還兩架殲-8Ⅱ飛機的準備。但兩架殲-8Ⅱ飛機放在那裡,對格魯門公司始終是個負擔。在格魯門公司的懇切要求下,經過反覆磋商,1991年中方出於道義考慮,同意再給格魯門公司支付1000多萬美元,美方亦把兩架殲-8Ⅱ改造樣機和相關設備歸還中國。這兩架飛機現在已經成為展品,展示著它們飽經滄桑的風範,無聲地向公眾訴說當初有過的輝煌。

“和平珍珠”計劃失敗了,但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現實意義,最重要的有兩條:一是使我國航空技術人員真正接觸到西方先進的航空電子技術的設計原理和技術標準,使我國相關技術人員對這些技術的軟、硬件都有了一個清楚的認識。通過與美國企業進行技術交流與合作,國內科研生產單位基本上了解了國外航空先進電子技術的發展方向和應用思想,為我國同類技術的發展,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技術基礎。二是我國航空技術人員和決策單位在“和平珍珠”計劃失敗以後,終於放棄了幻想,集中了全部力量投入到自己先進航空電子技術的研發之中。“和平珍珠”計劃的失敗是一支強烈的催化劑,催生了中國新一代航空尖端技術的發展成長。

2011年1月11日,中國殲-20在成都進行首次試飛後,當天中國領導人親口將此消息告知正在訪華的美國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殲-20首飛成功,作為中國給予美國國防部長蓋茨的訪華禮物。想來蓋茨本人心中定是百感交集吧!

首批留學生背後的“口頭諒解”

1978年10月7日至22日,應美國總統科技顧問弗蘭克·普雷斯的邀請,由全國科協代主席周培源為團長、教育部副部長李琦為顧問的中國教育代表團一行11人訪問美國。這是1971年以來第一個中國教育代表團訪美,雙方達成了第一個中美教育交流協議——口頭諒解備忘錄,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我當時作為外交部美大司副處長參加了代表團訪美。

1978年7月,美國總統科技顧問普雷斯率美國科技代表團訪華期間,方毅副總理與他討論了中美互換留學生的問題。鄧小平在聽取方毅彙報後說,先搞3000人到各國去留學。數學競賽有20多萬人參加,選3000人總可以吧,有了數學基礎,搞其他領域就比較容易了。要年輕的,十五六歲,各國都派,美國要多派。

鄧小平隨後對教育部部長劉西堯說,不要怕出去的人受外國的壞影響,出去100個,如果有10人受了影響也沒有什麼了不起,也不要怕我們派出的人中有跑了的。中國這麼多人,跑幾個沒有什麼了不起,當前要加強思想教育。

中國教育代表團正是秉持鄧小平上述談話精神到訪美國的。當時,我派遣留學生的方針是派我所需,學對方所長,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爭取早派、多派。以進修人員和研究生為主,適當派遣大學本科生。學習專業以自然科學為主,學習語言和社會科學,特別是經濟管理也要有少量的比例。在自然科學方面,應優先考慮新興的科技領域和邊緣學科。

中國代表團1978年10月11日抵達華盛頓,12日起正式談判。談判很艱苦,道路並不平坦。當時中美尚未建立外交關係。雙方商談和爭論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

第一,由誰來負責組織、協調中美互派留學生的工作。美方表示,中國全國科協是民間機構,同美國政府機構聯繫不對口,提出成立聯合審議委員會,審查和監督交流計劃的執行。美方準備設立一個“私人機構”,“以便在中國留學生的選拔、安置和特別訓練方面提供方便”。美方還提出,雙方簽訂一項為期三年的協議。中方強調《上海公報》精神,堅持民間關係和直接接觸。目前簽訂協議的條件尚不成熟,此次不達成任何書面協議,不同意每年舉行會談,不同意通過美“私人機構”安置我留學生。

第二,關於派遣留學生人數。中國希望在1978至1979年內向美國派遣500名留學生。美方表示一開始就來500人太多,因為美國向中國派出的首批留學生只能是幾十人,難以做到“對等”。

第三,關於留學生的學習科目。中方強調中國留學生學習專業以自然科學、理工科為主,還有少量學習社會科學和語言。美方提出了限制,說有一些尖端學科目前不能開放,而且擔心中國國內的英語教育能力不足。

會談雖然有分歧,但是美國願意打開大門接收中國留學生畢竟是基本點,因此總體氣氛友好熱烈。最後,雙方在互相諒解和友好的氣氛下達成11點口頭諒解,雙方各自寫成文字記錄,作為執行口頭諒解的依據,但不交換記錄,也不簽字,別具一格。

口頭諒解中明確表明:美方在1978~1979學年接受中方500到700名留學生、研究生和訪問學者,中方接受美方60名留學生、訪問學者;學習費用由派出方支付,但雙方均可充分利用獎學金;派出人員應遵守接受國的法律和規定,並尊重風俗習慣。雙方還商定,為確定每年交換的學生和學者數及討論計劃的進展,雙方將在必要時會晤,重要問題也可通過兩國政府協商。雙方鼓勵兩國的大學、研究機構和學者之間進行直接接觸。關於“私人機構”問題,最後未被列入。

1978年12月26日,第一批52名訪問學者赴美。中國也在1979年熱情接待了美國的第一批來華留學生、訪問學者。

40年後的今天,從教育部獲悉,2017年我國出國留學人員達60.84萬人,另據美國國際教育研究所提供的數據,2016~2017學年,中國在美國的留學生達35.07萬人,連續第八年位居各國在美留學生榜首。

外交官簡介:

廉正保,1941年生,曾任中國駐紐約總領館和中國駐休斯敦總領館副總領事,中國駐納米比亞大使和外交部檔案館館長。曾在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江澤民等領導人會見外賓時做過近300場次速記記錄。曾參加基辛格秘密訪華、尼克松總統訪華、周恩來與柯西金北京機場會談、中蘇邊界談判、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談判等重要外事活動的速記記錄。現任外交筆會副會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