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中國專利申請激增的背後,五年後流失率最高達91%

集微網消息,近年來,中國重大成果、專利申請、科研論文“井噴”,創新指數排名不斷上升,今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等機構發佈的2018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指出,中國首次進入“最具創新力經濟體”前20名。近十年來,中國為提交全球最多的國內專利數量感到自豪,然而事實證明,這些專利在申請後並未得到有效保留。

儘管國內企業提交了大量專利申請,但是因為專利權人不願意支付不斷增加的專利費用,大多數專利在五年後即被廢棄。在外觀設計專利中,這一比例幾乎超過九成,與美國的情形正好相反。

如此高的專利流失率也是中國推動大學、企業和個人發明者實現國家核心技術自給自足的途徑中的一種表現。政府推出了多種補貼和其他激勵措施來推動專利申請,但無法確保這些專利都是實際價值的。因此,龐大的專利數量和快速增長速度並未轉換成質的突破,中國在許多行業諸如智能手機等領域的創新仍然依賴於其他國家的創新引領。

“這意味著這些專利確實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麼有價值,”上海漢之光華(JZMC)專利商標事務所專利律師指出,“如果設計專利的保留率如此之低,也會對是否存在更大的系統性問題提出疑問。”

真相!中國專利申請激增的背後,五年後流失率最高達91%


圖:大約91%的具有五年曆史的中國外觀設計專利被廢棄

數據顯示,八年前,中國超越日本成為國內專利的最大囤積者,自那以來一直保持領先地位,僅去年就批准了180萬項專利。“中國製造2025”計劃旨在使中國成為全球技術領導者,開發知識產權儲備已成為實現這一目標的核心要素。

真相!中國專利申請激增的背後,五年後流失率最高達91%


圖:2010年,中國取代日本成為最大的國內專利所有者

在中國有三種不同的專利類別: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

發明專利是三種專利中技術含量較高的專利同時也是相對而言含金量較高的專利,他是對方法說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而實用新型專利則主要是產品內部結構的申請,或者是有關方法的改善新增;外觀專利相對於產品的外觀、形狀和顏色等作出專利申請。

顯然,發明專利代表了推進技術“顯著進步”的新思路。此類別代表了大多數人對專利的理解,是設計,流程或概念的突破,它僅佔去年中國專利數量的23%。

真相!中國專利申請激增的背後,五年後流失率最高達91%


圖:實用新型專利佔2017年中國專利數量的一半以上

跟美國一樣,這類型的專利申請可能需要18個月的極具挑戰性的審批之路,以讓申請者接受測試和審查,一旦申請成功,相關專利將受到20年的保護。

另外的兩種專利類型,都具有10年的有效期,數量龐大但是價值遠沒有那麼大。外觀設計專利例如汽水瓶的形狀,而實用新型專利包括滑動解鎖智能手機之類。兩類專利都沒有太嚴格的審查程序,可以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獲得審批。

根據JZMC專利和商標數據,截止去年,2013年授予的超過91%的外觀設計專利由於專利權人停止支付維護費用而被廢棄。同樣的,實用新型專利的流失率也達到61%。發明專利流失率則為37%。相比之下,根據美國專利商標局的數據,2013年授予的美國專利中,高達85.6%的比例支付了維護費。

設計專利處置率如此之高這一事實令人驚訝,顯然是專利權人對保留它們的願望很低。

中國政府為專利新申請提供激勵,但一旦獲得專利就沒有了,持有者必須支付不斷增加的維護費用才能保留專利。發明專利每年要花費900元人民幣,這個價格在其有效期的後期將上漲到8000元左右。另外兩種類型的專利,過去兩年每年的維護費用也從600元增加至2000元人民幣。

可以說,專利機構對缺乏創造性的專利類別予以寬鬆的審批程序導致了專利申請的繁榮。奧睿律師事務所(Orrick)中國知識產權業務首席合夥人王翔指出,很多人複製美國專利然後在中國尋求審批,通常是為了將其納入結算費中。

自2008年來意,作為中國鼓勵創新的國家政策的一部分,一些省份給予了獲得“高科技公司”認定的企業高額的減稅和數十萬元的年度補貼。由於高額補貼,有些企業的行為也被視為欺詐,以尋求專利申請來獲得減稅和為員工獲取住房權益。

王翔表示,可能沒有理由去嚴格審查這類企業,而且不幸的是,在中國現有的司法制度下,並沒有有效威懾欺詐性專利申請或偽造證據的手段。

中國監管機構才開始注意到一些可疑的行為。科技部今年至少撤銷了14家公司的高科技企業認定,但未說明具體原因。8月份,新華社報道罕見地抨擊中國的知識產權行業剽竊、偽造和其他低於標準的行為。報道中表示,“知識產權行業正處於“弱IP,虛假需求和一些公司熱衷虛假創新”的困擾中。虛假創新佔用了補貼資源,傷害了努力工作的創新者,並且還損害了政策制定者的客觀性。”

從積極的方面來看,可以肯定的是,中國對專利的支持促進了人工智能、雲計算等領域的快速發展。英國知識產權諮詢公司Aistemos的Nigel Swycher表示,中國公司提交的這些領域技術的專利數量是美國公司的八倍。

Aistemos的數據顯示,騰訊擁有中國BAT三巨頭中最大的投資組合,目前擁有的專利數量是Facebook的三倍,是亞馬遜公司的兩倍。阿里巴巴的相關專利數量也超過了這些美國公司。

然而,高廢棄率意味著中國仍有很長的路要走,直到它真正成為它渴望成為的技術先進的國家。

“雖然中國的專利質量每年都在提高,但它們與美國同行的差距仍然很大。”王翔說。(校對/叨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