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一個只剩兩戶人家的小山村,把拖拉機全部拆成零件背進村?


2003年,大峽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正式成立,原本沿雅魯藏布大峽谷核心地帶略有分佈的人類聚居點逐步實施保護性外遷。如今,從米林縣派鎮方向而下,過南迦巴瓦直白村以後,村莊就越見稀疏零落。特別雅江北岸的赤白村至帕隆藏布與雅江的交匯段兩岸範圍內,已成為名符其實的無人區。

到達赤白村,赤白村以前的規模尚在,但實際居住的人家卻只有希娃以及她兒媳婦的孃家,兩戶共17人。我問希娃你們家院子裡面的那輛拖拉機是怎麼開過來——因為從達林村到這裡的那條羊腸小道,別說拖拉機了,連徒步行走都是件費勁的事情。“我們把它背過來的。”希娃解釋道:“把拖拉機全部拆成零件,然後一件一件地背進來,再組裝起來。”“大約需要多久呢?”“要背兩個月吧。”老人的回答讓我吃驚。

於是家裡所有大件物品的來源都成了我疑問的對象。老人告訴我,這個兩層房子所有的建築材料都是就地取材——石頭和木頭,大概一共花了33天的時間把房子搭好。顯然,除了從日喀則請來的畫匠為他們的房子完成了全部的彩繪,他們完全用自己的雙手完成了這一個艱鉅的工程。遺憾的是我沒有詢問大約使用了多少人來搭房子,因為全村一共才17人,還包括4個不懂事的孩子。


在不大的房間裡,昏暗的燈光下我看見希娃的妻子在煙霧繚繞的灶臺前忙碌,一個英俊的年輕人坐在地上和光屁股的孩子嬉戲,那時老人最小的兒子。為我們沏茶的是年輕人的美麗的妻子拉姆——她是從江對岸加拉村嫁過來的,她的母親和弟弟住在隔壁的院落中。他們就是赤白村的全部村民。

夜幕降臨時,我得到一些時間在村子周圍走走並順便拍照。然而,我沒有按下任何一次快門。苦寒的高山,在夜色中發出藍色幽光的雪峰,四周沉寂的山林和時斷時續的狗叫人聲,尤其那冉冉的炊煙,使我感到幾乎不可能用一張圖片包容下如此內涵。這個密林峽谷的深處雖然偏遠原始,但是我卻一絲一毫也感受不到孤獨。一盞微弱的燈光,哪怕是一聲咳嗽,都可以使這個人跡罕至的山谷瀰漫人的氣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