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不好的情況下,我們怎麼辦?

經濟不好的情況下,我們怎麼辦?

阿里巴巴前CEO衛哲在一個演講裡說到了經濟不好的情況下各行業的機會。

“相對快消品”有大機會、能出巨頭。冰箱、洗衣機是絕對耐用消費品,低頻,耐用,價格高,經濟不好,消費者不會輕易買。

不吃不喝不用要死人的,叫絕對快銷品,高頻低價,過去30年基本格局已定,已有大玩家,不好做。

相對耐用品,我們的衣服、包包、鞋子,不如電視機那麼耐用,相對高頻,相對客單價較高,用戶高度謹慎,受經濟影響也會有所下降。

要高度重視的是相對快消,它是消費品,但是不吃不用不死人,比如說零食。在這個領域有很多還沒有品牌的細分行業,中國人吃鴨脖子吃出了三家上市公司,周黑鴨,絕味,煌上煌。

經濟不好,吃個鴨脖子還吃得起,消費的頻率也是非常高的。

還有化妝品,醬油等調味品等,都屬於相對快消。相對快消裡面沒有特別大的巨頭,我們用幾千萬人民幣最多幾千萬美金就能夠在你的行業中打造出一個巨頭來。

以上是衛哲的觀點和分析。

經濟不好的情況下,我們怎麼辦?

這段時間,好幾位網友問到了關於經濟環境不好的情況下,開店做生意如何選擇項目的問題。

我的看法如下:

1、開店做小生意,不用過於理會大的經濟環境,宏觀經濟環境影響的是做大生意的,特別是靠資本養著的項目,很容易找不到錢維持經營,資金鍊斷裂就死了,反而開店做生意這種接地氣的創業更容易存活。

新聞裡,每年都是“今年是最困難的一年”,但是每年各地都有很多人氣爆棚的店出現,如果老想著“大的經濟”,“自己的小生活小命運”就沒法改變了。

創業的人都是善於在不好的形勢下發現機會,找到需求,找到自己的位置,如果失去獨立思考能力,人云亦云,杞人憂天,機會就會一直與自己擦肩而過。如果你想等到經濟好的時候再開始,你會發現幾乎沒有這一天。

現在很多自媒體都是為了博眼球,瞎起鬨,只有觀點,沒有依據。看經濟看宏觀,我只看任澤平的公眾號,有數據,有推理,有觀點,客觀公正理性,他的判斷是中國經濟正在鳳凰涅槃,穩重向好,最艱難的時刻已經過去了。而且他說,中國消費空間巨大,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孕育大量投資機會,從住行向服務消費升級,買健康快樂和不油膩的品質美好生活。

2、開店選項目,儘量做客單價相對低而消費頻次高的項目,如衛哲所說,“經濟再不好,吃個鴨脖還是吃得起的”。也就是衛哲說的快消品,比如大部分的中低端餐飲項目,小吃項目,甜品飲品項目,嬰幼兒消費品,教育等等。這些生意無論什麼經濟環境都少不了。

3、當老闆要多學習和多實踐,人跟人的區別不僅僅在於認知水平的高低,更大的區別在於能否行動起來。我們身邊大多數人都是很能說,很能想,但就是不敢做,不想做。一個東西能想出來和說出來,到做出來,中間還有很遠很遠的路要走。

如果能開始行動起來,你就超越大多數人了。特別是在別人不敢動,不願動的時候,堅持做少部分人,而不做大多數。

我之前一起讀書的同學,一起上班的同事,蠻多都想過開店創業,但多年以後我盤點了一下,95%還是在打卡上班,生活也基本沒啥變化,穩定得一塌糊塗。

創業這回事,一定是趁早,越早越好!

-END-

免責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的觀點和看法,與本本公眾號立場無關。文章來源於公眾號:3158創業寶,3158創業學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