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出了大家都喜歡的一個功能,但這功能卻被運營商痛恨

我們都知道,我們在沒有WiFi的情況下,要想使用網絡,就必須要使用SIM卡。要發揮SIM卡的作用,首先得去相應的運營商辦理號碼,然後把卡放進手機裡,待手機讀取裡面的信息後,手機才可以進行上網。簡單的說就是沒SIM卡,你就別想在沒有WiFi的環境裡上網。

在蘋果今年發佈的手機中,蘋果提到了一個以前沒有聽過的名詞——eSIM。按照以往的套路,蘋果對SIM卡的要求是越小越好,所以不出意外的,eSIM使SIM卡達到了目前最小的狀態

蘋果出了大家都喜歡的一個功能,但這功能卻被運營商痛恨

eSIM與SIM有什麼不同?首先是在物理意義上的,傳統的SIM卡,需要手機有一個或兩個相應卡槽,即使在發展的過程中,SIM卡已經越變越小了,但它帶來的影響還是很大的。比如:必須給它留個槽位,這會使得手機的密封性變差、其次不管在再怎麼小的SIM卡,其體積與其核心相比,有太多多餘的體積了。而eSIM它是以微型芯片的形式固化在手機內部的,也就意味著手機可以減少不必要的開孔,從而使手機的密封性更加好。

蘋果出了大家都喜歡的一個功能,但這功能卻被運營商痛恨

在功能上,SIM卡與eSIM在初次使用時,是沒有太大的區別的,也是需要先到運營商那裡開通入網,之後獲得一張eSIM卡的註冊卡,然後打開手機,在eSIM註冊處掃描該用戶信息卡上的碼,之後簡單的確認幾步,就可以完成在手機eSIM管理器上載入運營商鑑權等數據了。

但是,eSIM卡最強大的地方是在於換卡的時候,消費者則可以出於成本和運營商優勢的考慮隨時切換運營商。也就是說,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對運營商的套餐進行自由選擇和更換。而且eSIM也使得用戶攜號轉網操作變得更加便利(現在階段攜號轉網會遇到運營商的各種刁難阻撓)。

eSIM使用戶獲得了更多的權利,隨時隨地地更改運營商和套餐,這對於一些經常出差的人來說是絕好的事。但是,這對於運營商來說,eSIM會使他們目前的利益受到損害。同時,這也會使得運營商的地位逐漸降低,乃至淪落為手機廠商的流量管道。

因此,eSIM的普及,目前是運營商最不希望看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