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我的國!中國航天科技再創歷史新高

前不久,在我國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六號衛星攜同四顆微型的小衛星,此次的六號衛星發射是為了開展空間的環境觀察以及相關技術的試驗。這四顆微型衛星有著不同的使命,分別名為天平一號A、B星,嘉定一號和軟件定義衛星四顆任務的微型衛星,衛星現已成功進入了預定的軌道,初步情況宣佈穩定。五星一同發射的場面可以說是非常的壯觀了!

厲害了我的國!中國航天科技再創歷史新高

五星同一發射的壯觀場面

近年來,我國的航天事業越來穩定發展,18年臨近結束航空更是交了一張令國人都非常自豪的成績單。就在五星發射的前一天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一箭二星"的方式成功發射了兩顆北斗全球組網衛星,北斗總工程師宣佈我國已邁出了走向國際化、全球化的"關鍵一步"。我們僅僅用一年的時間就成功完成了11次的發射任務,將20顆衛星陸續送進了預定的軌道。就在國外航天均不穩定發展的時候,中國十年如一日地在航天事業上不斷創新。從建國初期冒著各種艱難研發併成功升空的兩彈一星,到如今已經是長征系列的運載火箭第295次飛行,我國的航空事業成功邁出了數字航空的第一步。

厲害了我的國!中國航天科技再創歷史新高

一箭二星

回望過去我國航天事業的最初發展開始於20世紀50年代,在當時那種艱難的環境下科技人員克服了許多的困難,於用五年的時間研發出了第一顆名為東方紅的衛星併成功發射。東方紅的成功升空對我國當時的科技發展來說無疑是註上了一劑強心藥,就這樣揭開了航天事業的序幕。2011年的9月29日,在酒泉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承載數億中國人民夢想的天宮一號。這是中國航天史上新的一個里程碑,通過眾多的航天人員十幾年的不懈努力,終於實現了建設太空空間站的構想。秉著科技強國的目的,我們已逐漸追趕上歐洲的其他強國,在航天科技取得了飛躍式的進步,成為了科技大國。

厲害了我的國!中國航天科技再創歷史新高

我國航天事業工作者

如今"科技強國"作為全面推動國家深入改革發展的主導思想,科技就好像一臺充滿馬力的汽車,正以最快的速度衝擊著我們的方方面面。它不僅使相關的事業在迅猛發展,同時也在深刻地影響人類的文明推動,並且也在改善著人類的生存發展條件。當下我國航天科技也在無形推動著社會發展,使我國平均消費水平大幅度提高,人們過上了更為舒適便捷的生活。想要創造美麗的新中國,就應該在技術方式上轉變,只有利用科技為重要的推動手段,一方面提高生產的時效性,一方面適當地摒棄掉落後的產能,實現科技創新和人才平均素質的目的。

厲害了我的國!中國航天科技再創歷史新高

騰飛中國

展望未來,中國想要實現真正的"科技大國"仍然需要不懈的努力,要將科技提到首要任務。航天發展上要逐步實現數字航天,加快落實制定適合我國國情的方針,促進科技的全面向生產力的轉化。相信實現科技興國的的目標已經不會很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