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代,有人吃青蛙,有人因為青蛙受到重用

宋代人吃田雞,也就是青蛙。

這在文人的筆端有所流露,如:


“歲晚亦無雞可割,庖蛙煎鱔薦松醪。”

大概意思是沒有雞,煮點青蛙煎點鱔魚做下酒菜。

這是黃庭堅寫的《戲答史應之三首》中的詩句。


在宋代,有人吃青蛙,有人因為青蛙受到重用


同樣拿青蛙做下酒菜的,還有這樣一句詩:


“何以侑一樽,鄰翁饋蛙蛇。”

大概意思是用什麼來下酒呢,鄰居送的青蛙和蛇。

這是宋代美食界的代言人蘇東坡寫的《丙子重九二首》中的詩句。


在宋代,有人吃青蛙,有人因為青蛙受到重用


在宋代,還有人因為青蛙受到了重用。

南宋年間的杭州,一直以來人們喜歡吃烤青蛙。

皇帝趙構意識到青蛙能吃田裡的害蟲,就下命令,禁止人們捕食青蛙。

南宋與金國議和之後,被擄到金國的一些人被放了回來,其中包括趙構的母親。

她經歷了此番大難,更加註重做善事。

她發現青蛙有點像人類,對宋高宗趙構這道禁蛙令點了個大大的贊。

宋高宗趙構得到了點贊,很高興;一高興,就再次頒佈禁令,嚴禁人們捕食青蛙。

然而,杭州人吃青蛙吃習慣了,不吃就總覺得缺少點什麼;吃,又怕違反禁令。

後來膽子大的小販們想出了一個辦法:把冬瓜剖開,掏乾淨裡面的冬瓜瓤,然後把青蛙放到裡面,送到想吃青蛙的人門口;他們還把這個叫“送冬瓜”。

有一個叫黃公度的人,他去福建做官。

他這個人很喜歡吃青蛙,他叫廚師給他準備“送冬瓜”。廚師把最大最好的冬瓜給他送來,但是裡面沒有他喜歡吃的青蛙,又不能明明白白地告訴廚師老子其實是想要青蛙,所以只好呵呵了。

吃不到就越想吃到,想吃青蛙的念頭始終縈繞在他的腦海。

有一天,他終於忍不住了,把廚師叫來,要他準備三斤“坐魚”。

廚師不知道“坐魚”是什麼鬼,問了很多人,都是一臉懵。

有人向廚師推薦了一個見多識廣的人,他就是當時的州學錄林執善,林執善想了想,叫廚師準備三斤青蛙。

黃公度看到青蛙後,非常高興。

他大大地獎勵了廚師,並從廚師口中得知,是林執善告訴廚師“坐魚”是青蛙。

黃公度派人去聘請林執善作自己的幕僚,

還推薦林執善到朝廷去當官。


在宋代,有人吃青蛙,有人因為青蛙受到重用


​這件事記錄在宋朝葉紹翁的筆記《四朝聞見錄》中,《四朝聞見錄》記載南宋高宗、孝宗、光宗、寧宗四朝年間,作者親身經歷或親耳聽見的事,可信度比較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