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有錢的窮人”嗎?

我們經常能聽到一句話:“有錢的窮人”。這兩個詞放一起乍看有些矛盾,但是仔細思索一下,也不是沒有道理,因為這樣的現象是在你身邊真真實實發生的事實。

關於房價的問題,談論的太多,投資房產和不投資房產的人都有道理,因為誰也不能精準預測未來可能發生的每一件事情。至於為什麼要說投資房產和不投資房產都是對的呢?因為任大炮式鼓勵買房在以往的經驗中得到了驗證,輕言房價不會漲動不動就會被打臉。然而事實是我們的房價確實已經很高了,那些堅定未來房價還能大漲的人,其實他們根本不知道未來房價上漲的動力在哪,他們只是寄希望於未來上漲的預期。

你是“有錢的窮人”嗎?

從內因來看依然是我們的土地供應制度在起著指揮作用。住宅用地作為稀缺品,反映到房價上,結果必然可想而知。我們有一個詞叫做“土地財政”。而且以往房地產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它的發展不僅加快城市化的進程,更直接拉動GDP的增長。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有兩面性的,在房地產的發展中,大部分的城市通過房產迅速拉動了其他產業的發展。但是同樣快速發展所帶來的問題也是需要直面去面對的。目前高昂的房價幾乎擠壓了年輕人所有的生存空間。

今年中旬,原我愛我家副總胡景暉炮轟長租公寓,不小心捅破了一層窗戶紙。紙的背面年輕人不僅承受著高額的房價,更承受著高額的房租。隨後媒體對一線城市的租金進行了梳理,梳理發現,今年7月一線城市房租上漲普遍超過了20%,廣深兩地上漲幅度更是超過了30%。對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從房價的角度去分析房租,認為房租還是太低了。有的人從工資角度去分析房租,認為房租實在是太高了,擠壓了工薪階層全部的幸福感。

房價到底高不高?很多人堅定的認為房價依然能夠上漲。在這裡我們算一筆賬,以深圳南山區為例,一套一百平米的房子,和學區房沾點邊的,現在少說也要一千萬起步。假如你按照商貸加公積金組合貸款的方式進行貸款首付三成,你需要貸款的數額為700萬,那麼你按照30年等額本金的還款方式進行月供,你每個月的月供超過了45000元,我不知道深圳有多少人月薪過了5萬元。但是,家庭年薪超過50萬,一定是超過了發達國家中位數水平。

你是“有錢的窮人”嗎?

請注意,這裡是發達國家的中位數。有人肯定對此表示懷疑,寧南山曾在自己的文章中引用了去年《參考消息》的一組數據,美國人口普查局2017年9月12日發佈的數據顯示,2016年美國家庭年收入中位數為59039美元,按照2016年6.64的平均匯率就是39.2萬元人民幣。也就是說年入50萬的家庭絕對可以碾壓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的中產階級。

我們都知道在發達國家,中產階級過還是過得相當滋潤的。但是為什麼我們卻越來越焦慮。按照上述的算法,如果你想在南山區擁有一套房子,年入50萬基本上不吃不喝剛夠還貸,對於這樣的現狀,我不知道還有什麼幸福感可言。

前一段時間,華為降低了公積金引發了一陣討論。當時有位華為員工吐槽,公積金下降之後,每個月少了將近兩千元,並且自己在北京自己在扣除家用之後,每個月花銷不到1000元。之後有人對這位先生算了一筆賬,最後算出的結果是這位先生的收入每月大約在3萬元左右,而且不包括年終獎。

乍一看你肯定會覺得這人無病呻吟,弄清事實之後,不免讓人唏噓,這位先生在北京六環買了一套房子,每月需要還貸18000元。如果按照目前的水平計算,每月少兩千對於他來說確實壓力山大。月薪3萬的人尚且如此,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的月薪超過了三萬?

你是“有錢的窮人”嗎?

前幾天,瑞銀髮布了全球房價泡沫指數,香港當之無愧的成為了第一。按照瑞銀的測算,如果以房價收入比為指標,你想在香港市區買一套60 平方米的房子,需要不吃不喝攢22 年。這樣的數據如果放在內地,你計算一下你需要多少年?

現實中,你肯定遇見過這樣的事情,在一線城市中,只要有一套房子,大部分人身價都是過了500萬的,如此高的身價我們放在任何一個國家基本上都能達到中產以上水平,但是你看看他們的消費方式,依舊擠著地鐵,坐著公交,下班在菜市場,和小販為了5毛錢的差價喋喋不休。他們不僅不能在長假舒適的進行一次國外遊,甚至像華為的那位一樣,在女兒生時,老婆希望帶女兒去見見大海,最後卻因為經濟壓力,不得不吃了頓好的打消了這樣的念頭,他們真的是有錢的窮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