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離職率”高,這5點才是導火索

今天的企業經營中,對企業而言最大的成本不是固定資產,而是管理成本。很多企業辛辛苦苦用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去培養的人才,隨時面臨著“跳槽”的風險。人力資源的損失才是企業運營過程中最大的成本,員工頻頻離職難道只是因為“金錢”麼?這五種因素都會直接導致員工的離職,他們才是“離職率”居高不下的真正原因。

薪酬與貢獻不對等

在傳統的面試環節中,每一位面試官都會問一個問題:“你預期的薪水是多少?”很多時候我也在思考這樣一句話是不是廢話,它究竟有什麼樣的意義呢。結果無非就是你要3000元,用人單位拼命的“殺價”到2500元,合適了就留不合適了就下一位。做企業要先做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老闆不能總是想著把錢都揣到自己的兜裡,選拔人才和去菜市場買菜是有本質區別的,如果他值3000元,就不要討價還價,看似省下了幾百塊,最後卻寒了員工的心。

心情“不美麗”

在很多企業的經營管理過程中,企業家沒有明確的“價值主張”。老闆永遠高高在上,員工犯錯後經常以“訓斥、批評”結束,很多時候老闆的決策即使是錯誤的,也要強迫員工認可自己。這種種的原因直接導致了員工在工作的過程中帶著極大的負面情緒,對老闆的否定實質就是對公司的否定,面對一家讓自己討厭的公司,你認為你的員工會努力工作麼?

工作分配“失衡”

從人性的角度而言,每一個都會有私心。對於老闆而言,這也是無法迴避的一個問題,在公司的人員任用上,一定會存在“一碗水端不平”的現象。而這樣就會導致員工內心上的不平衡,部分人的特權會導致整個團隊的人心渙散。分配失衡有時候,不是多少的問題,它牽扯到的是“公平”。

人際關係複雜

管理的過程一定要透明化,管理層級的劃分一定要精簡和垂直。小編大學畢業後就進入了銀行,最後離職的原因多種多樣,其中有一點就是我個人感覺工作的環境人際關係過於複雜。“領導”太多了,我只是想好好的工作,幹好自己分內的事情,可是工作以外的“小心謹慎”和“繁雜應酬”讓我身心疲憊,最終我只好選擇了放棄。

成長性的缺失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在任何一個時代人都是需要不斷學習的,同樣在工作的過程中也不例外。今天我們很多的企業都用工業化的手法,把員工變成了“傻子”,只會重複單一的動作,可是這對於他們的內心是一種巨大的傷害。自身通過不斷的學習得到的成長,這樣的心理滿足感是任何金錢所無法代替的。

做企業先要學習做人,要學會反饋、鼓勵和肯定,員工對老闆的肯定就是對企業本身的肯定,如果你是一個值得跟隨的人,我相信你的員工永遠不會棄你而去。

員工“離職率”高,這5點才是導火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