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學考試試行“分數銀行” 有褒有貶且行且看

南京:中学考试试行“分数银行” 有褒有贬且行且看

考試考不好,可以向“分數銀行”借分!南京一中高一國際班率先試行了“分數銀行”,這讓不少學生大呼“太人性化了!”有借有還再借不難,這借出去的分是要還的,還能分期“貸分”。不過“貸分”可不是隨便貸的,不僅可能有“利息”而且需要“擔保人”,如果學生出現違紀等問題就取消“貸分”資格。學校這一新鮮的舉措推出後,引發不小的反響。

概念源於銀行借貸

“分數銀行”概念源於銀行借貸,學校為了推出這一舉措,還專門請了在銀行工作的家委會成員幫忙,從“貸分”流程、申請報告、擔保人、評估給分等多環節都予以規範。學生如果考不好,可以向“分數銀行”借分,而且各科老師還採取了不同的借分方式,比如地理老師採取了多形式“還分”的做法,如果學生能提供一個高質量的課堂演講、讓同學們都有收穫,就可以“還分”。此外,老師們還有權要求借分人提供擔保人等。

“分數銀行”第一次出現在南京一中,是在2016年11月的期中考試後,僅在該校國際班推行。而實際上,也並非所有的科目都參與借貸。“分數銀行”只對語文、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六門課開放。這些學科有一個共性,即重視答題技巧,看重學習態度。

不過,借分資格實行“一票否決制”。學生出現一個學期連續遲到五次以上,逃避打掃衛生三次以上等違紀行為時,可撤銷其借分資格。此外,“分數銀行”的借貸規則,與針對中小企業的扶持性貸款有相似之處。如只對考分在及格線上下的學生開放,是“雪中送炭”而非“錦上添花”。

南京一中高一學生桂星瑤表示,自己在一次物理考試中失利,僅得53分,通過“分數銀行”借得7分,僥倖沒有掛科。而這也意味著,在今年寒假前的期末考試中,他的物理成績至少要達到67分,才能保證無掛科記錄。目前,該校高一AP班(國際班)全部49名學生中,已有13人次申請到了“貸分”,未來這一政策將繼續執行。

有褒有貶且行且看

“分數銀行”受到了學生們的歡迎,學生們不用再擔心在一次考試中發揮不好而影響成績,也有利於學生更從容應對考試。這樣的舉措顯得很人性化。而對於借分不還或逾期還分的借分人,評審會將其列入黑名單,限制其今後的借分行為。這也能避免學生對“借分”產生依賴性、上癮性,避免“分數銀行”滋生借分上的“老賴”,從而讓考試成了兒戲,讓學生對成績變得滿不在乎。

“分數銀行”也引起了爭議。支持者表示,一次考試並不能代表學生的真實水平,有的時候,學生髮揮不好,就可能考砸了,通過“借分”,就可以進行彌補,能激勵學生更發奮學習,而採取分數借貸,也能讓學生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可以讓學生合理安排。“分數銀行”是對現行教育機制與教育態度的一種糾偏,可以讓學生的成績體現於多次考試中,由“終極性評價”向“形成性評價”轉向,是在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自學能力,這樣更合理與科學。

但是,教育專家熊丙奇認為,學校能夠嘗試突破“唯分數論”,從出發點來說值得鼓勵。而在實際操作中,“高利貸”等借貸規則進入校園,顯得不太合適。他表示,“分數銀行”是一把“雙刃劍”,會使部分學生對待考試的態度有所變化,弱化了單次考試的嚴肅性。學生將希望寄託於下一場考試,也會增加其惰性。

筆者看來,“分數銀行”是一次教育創新,不僅是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也可以遵循“分數銀行”的思路。一些家長過度在乎學生一時的成績與表現,容易患得患失,而通過“分數銀行”,也是在鼓勵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打持久戰”,要知道,只有笑到最後,才是勝利。不僅是學生,每個人一生都是學習的過程,一城一地的得失並不重要,跌倒後能再爬起來,繼續前行,這才可能成功。由此而言,“分數銀行”也是對人生態度的糾偏,是一種抗挫折教育,給學生鼓舞士氣,讓學生懂得正確對待學習、正確面對人生。只有這樣,學生的“分數銀行”才會最終“大賺”,人生才會“大賺”,學生才能真正成才。(戴先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