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增強綜合城市功能上出新出彩——二論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 奮力實現“老城市新活力”

在視察廣東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州的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歷史文化保護、創新創業創造、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發展等給予充分肯定、作出重要指示。從街道社區到文化場所,從生產車間到高校學府,充分展現了廣州作為一個綜合性城市的多方面實力。

廣州是一座怎樣的城市?對南來北往的旅客而言,廣州四通八達、出行方便;對文藝愛好者而言,廣州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是一座張弛有度的文化之城;對創客而言,廣州是一片創新創業大有可為的沃土……正如“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人眼裡同樣有一千個魅力無窮的廣州。從古至今,廣州從來不是面孔單一的,成熟、均衡、豐富、多元,廣州之美正繫於此。

2016年,國務院在《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的批覆文件中指出,廣州是廣東省省會、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我國重要的中心城市、國際商貿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要求廣州建設全球城市、創新中心城市、文化中心城市,這是對廣州更高的定位和期望。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廣州作為綜合性門戶城市的功能和底氣也不是一天形成的。一座綜合性城市的崛起,無法靠短時期內大量堆積資源而獲得,而必然要經歷歲月的長期打磨、市場的長期考驗。這一過程沒有捷徑可走,廣州被認可為全球唯一千年不衰的商業城市,絕非偶然。一路走來,廣州的發展始終建立在綜合性城市這一基礎特性之上;在當前廣州發展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緊要關口,更要在增強綜合城市功能上出新出彩,才能釋放出老城市的新活力。

在增強綜合城市功能上出新出彩,要全面增強國際商貿中心功能。千年商都是廣州的金字招牌,從牽起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到舉辦廣交會,商貿始終是廣州的核心競爭力所在。但千百年來,商貿的模式、要素並非一成不變,對照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廣州必須強化改革開放創新,釋放新的活力。當前,要樹立創新發展是廣州唯一出路的理念,下大力氣提升廣州經濟和商貿發展的科技含量和創新元素;必須要用好開放這一廣州的最大優勢,提升大灣區核心引擎功能。

在增強綜合城市功能上出新出彩,要全面增強綜合交通樞紐功能。廣州火車站過去見證了我國人口流動的浪潮,今天的廣州南站又成為了亞洲最為繁忙的火車站之一。如今,人們出行的方式發生了極大變化,人流、貨物流、信息流的流通渠道也不同往日。廣州要對標建設國際大都市的發展目標,著眼於高鐵、機場、高快速路、信息網絡等新一代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增強廣州國際航運綜合服務功能,提升廣州機場國際樞紐競爭力,完善廣州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功能,持續深入推進全球樞紐型網絡城市建設。

在增強綜合城市功能上出新出彩,要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不久前,廣雅中學迎來130週年校慶的消息在朋友圈裡刷屏。實際上,這樣的百年老校在廣州有十多所,很多學校比一些城市還要“年長”,充分說明了老城市廣州的深厚底蘊。當下,廣州大學生和小學生人數連年位居全國前列,聚集了華南最多的科研院所和科研人才,粵劇等嶺南文化源遠流長、輻射海內外……這些都是老城市無可替代的優勢與功能,為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優化廣州宜居宜業宜遊城市環境,都需要進一步培育提升。

老城市煥發新活力,在增強綜合城市功能上出新出彩,以均衡發展打天下、以綜合實力創未來,必將進一步釋放廣州國家中心城市和綜合性門戶城市的強大引領力。

(廣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