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向“運河名城”邁進!

常州,向“运河名城”迈进!

京杭大運河在常州穿城而過

千百年來

古老的運河是常州的母親河

人文資源豐富,名勝古蹟眾多

是一部承載常州歷史文化的寶典

常州,向“运河名城”迈进!

當今的常州古運河

正成為一條融風景名勝和歷史人文景觀於一體的

旅遊景觀走廊

……

常州,向“运河名城”迈进!常州,向“运河名城”迈进!
常州,向“运河名城”迈进!

圖自:鄒慶華

京杭大運河常州段西起荷園裡

東至直湖港

是調節長江和太湖兩大水系的唯一河段

常州,向“运河名城”迈进!

大運河,常州人的母親河。流淌了2500多年的大運河,承載著常州人揮之不去的情感,飽含著常州人念念不忘的鄉愁,更為常州城留下了豐富的寶貴財富。

“運河常州”

大型融媒體新聞傳播行動正式揚帆起航

傳承運河文化

常州,向“运河名城”迈进!

2014年,中國大運河成為中國第46個世界遺產項目,常州由此誕生第一個世界遺產;

2015年,國務院批覆同意常州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這是一個圓滿的句號,也是一個嶄新的起點。

常州,向“运河名城”迈进!

2018年,常州吹響了加快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做靚“運河名城”的衝鋒號角,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是決策者的決心和信心,是百姓的關心和期盼。

大運河的故事從不會老去,大運河畔的人們,正在把新時代的常州大運河故事講得更加動聽,傳播得更加深遠。

常州向“運河名城”邁進!

保護運河遺產

再現千年榮光

市規劃局用地規劃處處長陸元晶:

常州,向“运河名城”迈进!

圖自恰巴耶夫

我市啟動對大運河的相關規劃工作可追溯至2004年。申遺成功後,為了對運河遺產保護的各個領域、各項行為、各類要求都做出明確的規範性規定,我市相繼出臺了《常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常州市文物保護辦法》《常州市大運河遺產保護辦法》等法律法規,為我市世界遺產法制化進程提供了保障。

為了保證運河環境風貌的最小干擾,我市還陸續出臺了《大運河(常州段)遺產保護規劃》《大運河風景路規劃》《常州大運河(五星橋-政成橋)精品空間建設規劃》等大運河專項保護規劃的編制工作,編制了《三堡街-西直街、南運河等歷史地段概念性城市設計》,並做好與《常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13-2020)》等相關規劃的銜接。

對於常州人來說

運河水串起的不止是鄉愁

還有奔湧不息的文脈

常州,向“运河名城”迈进!

邁進青果巷東側巷口的史良故居,我市文史專家陳偉堂駐足良久:“你看,這保留下來的琉璃花窗,現在全常州都不多見了,還有這青磚、備弄、長窗,都體現了清末民初常州傳統建築韻味。只有最大限度保存這些歷史信息,尊重歷史文脈的延續,人們才能真正體會到,青果巷,是歷史的著作,也是文化的傑作。”

常州,向“运河名城”迈进!常州,向“运河名城”迈进!

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航拍圖

常州,向“运河名城”迈进!常州,向“运河名城”迈进!

文亨橋畔篦梁燈火景觀

2013年2月,我市啟動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修繕保護利用項目,重點推進唐荊川宅中的松健堂、禮和堂、貞和堂、筠星堂,以及趙元任故居、周有光圖書館等一批項目。在修繕過程中,嚴格把控修繕工藝、修繕材料,始終遵守“不改變文物原狀”以及“最小干預”原則,力求最大限度保持文物建築的原有形制和原有風貌。

傳承歷史風貌,不僅僅是“修舊如舊”,更是提供一種可感知可觸摸的城市記憶。依託運河沿線遺產資源,我市重點做好張太雷舊居、瞿秋白故居、近園、意園保護修繕保護展示工程。同時重點打造奔牛古鎮區、西直街歷史文化地段和南市河歷史文化街區、艤舟亭歷史風貌區、戚墅堰東街等沿線運河文化區段。

此外,我市還對運河沿線的本體部分和遺產點進行了全面排查,新坊橋、萬安橋、恆源暢廠舊址等70餘個大運河沿線文物修繕工程陸續完工,其中有12項工程被列入江蘇省重點文物搶救保護項目和江蘇省文物保護優秀工程。

傳承運河文化

道盡運河風情

運河兩岸風景如畫

常州,向“运河名城”迈进!

大運河裡船隻如梭、沿河人家在河中淘米洗菜的畫面,曾在不少老常州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如今,華燈初上,再到運河邊走一走,你會發現,賞景、散步、休閒、“嚼白趣”的,交織成一起,已成為運河兩岸的一道道風景線。

每逢週末,徐荔一般都會帶著剛滿兩週歲的女兒到運河附近逛逛。有時是從同濟花園的外婆家,逛到運河畔的“同濟碼頭”、“德安觀歌”,有時是從篦箕巷坐龍舟,一路泛舟至東坡公園。

常州,向“运河名城”迈进!

2014年底,我市建設部門啟動大運河常州城區段的保護及環境整治工作。至2015年底,初步完成了大運河北岸(懷德橋-南港)全長4.5公里的保護和環境整治提升;今年上半年,又完成了運河南岸長約9.4公里左右的保護及環境整治工作。通過新建河岸欄杆、親水平臺,維修部分破損路面,因地制宜建設慢行系統、將運河沿線綠道與城市生態綠道聯網,並將運河與周邊的旅遊資源、人文資源、歷史遺存都串聯了起來,集中凸顯了大運河常州城區段的文化魅力和生態環境,極大改善了城市開敞空間和居民生活品質。

以改善水環境為目標,市水利部門這幾年常年做好大運河的保潔、巡查工作,每年夏季水葫蘆、野綠萍的高發季節,市河道湖泊管理處都會組織保潔船進行突擊打撈,確保不拖延、無殘留。今年9月中旬起,市水利部門對西起連江橋、東至新運河,長約20多公里的老運河城區段啟動全線清淤整治工程,預計本月底將完成老運河全線的清淤工作。

“河水清了,環境好了,景緻也漂亮了,老百姓更願意走近運河。”徐荔笑著告訴記者。

常州,向“运河名城”迈进!

水清、岸綠,景美

常州,向“运河名城”迈进!常州,向“运河名城”迈进!

做運河守護者

和運河共成長

常州人,守護者!

常州,向“运河名城”迈进!

大運河,對於常州人來說,每次提起,都是滿滿的回憶。隨著大運河申遺成功,隨著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徐徐拉開帷幕,常州人,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自己的母親河。

“我們社區的保護母親河協會,會員都是在運河邊長大的老居民。到今年,協會已經走過了15個年頭,眼看運河水越來越清,景觀越來越漂亮,這些老夥計心裡高興著呢。”三堡街社區黨委書記邵海燕說。

三堡街社區和運河一路相隔,為了更好地保護這條母親河,2003年,三堡街社區向居民發放2000多份護河倡議書;2007年3月6日,社區正式成立三堡街保護母親河協會,隔年協會又專門成立保護母親河基金會,當年社會各界捐款就達4.7萬元,鐘樓區政府還專向撥款護河資金5萬元。

協會成立後,大型活動幾乎從不間斷:2009年,舉辦了“我為母親河的景觀改造獻一策活動”;2010年,開展“低碳環保 綠色,保護我們共同的母親河”活動;2011年,以“環保科普講壇”為發展平臺,並作為社區“道德講堂”的一種形式,大力宣傳環境保護;2015年,協會組織志願者和西倉橋小學的孩子們共同策劃並創作了“運河文化牆”,將學校周圍的白牆裝飾成了一幅幅美麗生動的水彩畫……“現在,隨著協會隊伍的不斷壯大,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保護運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更加樂意參與其中。”

經過一年多的建設,如今,綠意盎然、充滿新民國風情的一處特色風貌區出落得越發精彩了。“在長3.45公里的運河沿岸,我們設計了5米寬的步道,供市民休閒,沿岸的亮化工程也已完工,目前正在調試階段。”經開區灣城物流園區管理服務中心副主任徐熠一直是參與建設者。

常州,向“运河名城”迈进!

2017年,經開區投資13億元,大刀闊斧實施運河南側(新運河-常合高速)低窪易澇區域綜合整治工程。結合運河防護區建設和濱水資源,同時為配套城市東部地區工業文明遺產集中展示區的功能定位,經開區打造了集景觀綠化、溼地休閒等功能於一體的特色風貌區,修建民國牌坊、惲氏祠堂、民國風情街、教堂、民國花園、鐘塔等景觀,融自然、人文、歷史為一體,形成河暢、水清、堤固、岸綠、景美的市民休閒新去處,讓大運河戚墅堰段重新煥發生機。

“這一項目計劃年內全面建成,向市民開放。”徐熠說,作為市區老運河文化帶的延伸,這裡將為東部新城核心區樹立起生態宜居的新地標。

這些年

圍繞大運河主題的各類活動此起彼伏、精彩紛呈

常州大運河保護、傳承、利用

正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和熱情參與

常州,向“运河名城”迈进!

以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為主題的各類活動精彩紛呈,逐漸形成全社會關注、支持並且踴躍參與的良好氛圍。圖為“走大運”群眾毅行活動場景。

2013年開始,我市連續5年開展“走大運”群眾毅行活動,參與市民熱情高漲,已成為常州古運河畔的年度盛事;2016年我市成功舉辦中國大運河保護利用常州論壇,來自全國100多位各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為常州的大運河保護利用獻計獻策,得到了文化遺產保護主流媒體的廣泛關注與聚焦報道。

2017年6月,常州地區首個運河守護站——鐘樓區南大街街道廣化橋社區保護大運河守護站在常州梳篦博物館宣告成立;鐘樓區荷花池街道以突出“名人名居名巷”在文化傳承中的獨特作用,重點打造以瞿秋白為核心的“常州三傑”紅色文化品牌……情繫大運河,社會齊參與,全社會關注、支持並且踴躍參與大運河保護、傳承、利用的良好氛圍已經逐步形成。

常州,向“运河名城”迈进!

常州,因河而生,因河而興

中國大運河是世界上最長的運河,也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規模最大的運河,由隋唐大運河(衛河、通濟河段)、京杭大運河(通惠河、北運河、南運河、會通河、中河、淮揚運河、江南運河段)、浙東運河共三大部分、十段河道組成,全長2700千米(含遺產河道1011千米)。

常州大運河是江南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江南運河中唯一連江通湖的河段,是江南運河穿越南方城區的典型代表。它由奔牛九里入境,至橫林古槐灘出境,全長45.8公里,其中世界遺產段西起連江橋東至東方大橋,全長23.4公里。孟河、西蠡河、童子河及常州護城河等運河水系全長108公里。

江南運河由吳王夫差於公元前495年開鑿,由蘇州望亭至常州奔牛,經孟瀆入長江,時間比揚州邗溝還要早9年。

常州是一個因河而生、因河而興的城市。自戰國常州土城依河而築開始,此後的歷朝歷代依託運河,相繼構築起常州內子城、外子城、羅城到新城的城廂格局。在城市擴張的過程中,運河也隨著城池的不斷擴大而多次向南改線。明確記載的主要有三次:第一次是元至正年間(1341年)修城南渠,第二次是明萬曆九年(1581年)築明運河,第三次是2004年修新運河。常州城市格局隨著運河的南遷而擴展,逐漸形成依河建城、河隨城遷、河城相套的“三河四城”格局。

大運河孕育了常州的文化內涵,推動常州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運河經濟,“三吳襟帶之邦,百越舟車之會”是常州運河輝煌的真實寫照。運河還標註了常州的顯要座標——自江南運河開鑿之初,常州就是重要的交通樞紐。

曾經,

常州人依著運河而生

口口相傳著運河之上的樂事美事

現在,

漫步與大運河畔

感受現代與歷史交織的濃郁氣息

保護大運河、傳承運河文化

從我做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