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教師代表馬雲一心“不務正業”,阿里怎麼辦?

專注產業深度研究及行業資本運作.

鄉村教師代表馬雲一心“不務正業”,阿里怎麼辦?

2018年9月10日教師節,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雲正式發佈公開信,一年之後的阿里巴巴20週年之際,他將不再擔任集團董事局主席,屆時由現任集團CEO張勇接任。

信息是從阿里巴巴收購的《南華早報》傳出,基本上等於官宣了。

馬老師的離場能力,讓很多媒體重新定義了馬雲。成就瞭如此輝煌體量的阿里巴巴,無戀江湖,這著實讓人著迷於人類商業文明難得的“人心”。他原本站在江湖的最高點,穿個懶漢鞋都能引領別人解讀,為什麼要跳出這還沒結束的互聯網江湖?

作為觀察者,我們只能儘量把自己化身為他,體會他面前的處境,再解讀他跳出江湖之外的更高的一個生態去實現自我價值的能量。馬雲是個極富感染力的人,他的每次演講會讓人心裡有光,腦海裡有夢。“夢想,萬一實現了哪?”

我們可以在馬老師身上學到的不光一點點,有關財富與責任、夢想與格局、制度和價值等思考。

1

財富與責任

現年53歲的馬雲,於1999年創辦了阿里巴巴。如今阿里巴巴成長為一家價值為4200億美金的企業,在塑造中國公民購買和支付網絡的生活方式面起到了決定性作用。馬雲擁有阿里巴巴6.4%的股份。

2013年,有次《時尚先生ESQUIRE》採訪馬雲,談及投資華誼他問王中軍“你到底想賺錢,還是想做大產業?”

馬雲一直說對賺錢是沒有興趣的,但是做文化產業還是可以談的。“錢越多,責任越大。媽的,有那麼多錢,你突然發現你要乾的事情也多了,因為找你的人都大了。以前你沒錢,沒人找你。你有錢以後找你的人都很大,要不就有權,你吃不消。”

等到王中軍說想做時代華納,馬雲說可以談。馬雲又認為,企業要按照企業的遊戲規則走,不能一個公司一會賣寶馬,一會又是做廣告,要有戰略要有管理。

馬雲其實是個融會貫通可以舉一反三的人,他對於財富和責任的理解,有著敬畏之情。他不覺得財富越多越好,相反閱歷會讓他對行業發展有著更大的求知慾。比如他能在投資華誼這個文娛行業中看到創新的力量。“對好創新的認識,我在公司內部把總監要做的就是導演思想再灌輸進去,這是從華誼學到的”。

2

夢想與格局

作為最能夠輸入雞湯的夢想家,他的言辭總能在傳媒版面連著上頭條。

“世界那麼大,趁我還年輕,很多事情想嘗試,萬一實現了呢?”

“做老師會比做CEO好”。

“你愛自己的孩子,就要讓他獨立起來;愛自己的公司,就讓比你更懂這家公司的人去駕馭。”

馬雲從來不掩飾自己的“教師夢”,希望桃李滿天下的馬老師接下來會真的四處投身教育,並未就說一說這麼簡單。

而馬雲的格局,在與自己和自己公司的相處關係就能深刻體會他受到愛戴的原因。能夠代表阿里發聲的人很多,舉不勝舉:職位大的比如前阿里CEO,現任嘉御基金創始人衛哲,普通的如前阿里人,在阿里做過運營的人都可以寫本書紅遍半邊天……再反觀其他公司,一旦記者提出想採訪的環節,大多是“採訪我們CEO吧,我們公司只能有一個發言人”。

很多創始人往往有一種掌控全局的情節,一旦別人代言他說話估計會很難受。但馬雲對於他和他的阿里巴巴的關係有很疏離又親密的重度關係,更為深刻。阿里巴巴給與他所有的榮耀,但他的榮耀並不是只有阿里巴巴。對於萬眾舉目,他想要的或許是輕鬆愜意。沒有人能長贏,他懂這個道理。

3

制度和價值

制度是阿里巴巴企業文化一項很重要的存在,“我們相信只有建立一套制度,形成一套獨特的文化,培養和鍛煉出一大批人才的接班人體系,才能解開企業傳承發展的難題。為此,我們從未停過努力和實踐”。早在10年前,阿里巴巴的合夥人制度就解決了公司的創新力、領導人和未來傳承的問題。

制度的完善,讓馬雲想離開阿里巴巴的時候,沒有擔憂。而討論馬雲離開之後對阿里巴巴的文化的影響無意義。

SPOTIFY創始人丹尼爾埃克曾經就企業文化發表過一個觀點,“當一個公司的規模翻倍時,生產力就會減半;當一個城市的規模翻倍時,生產力就會翻倍。為什麼?社會所有的這些規範,是推動人們有效合作的固有遺產,這會使事情更容易啟動和推動。”

眼下與其討論馬雲掌控下的企業文化,不如討論馬雲的價值。“人與人之間的親疏遠近,和人與夢想之間的親疏遠近一樣,要學會深刻,學會割捨,而非只有制度,又僅僅靠錢。”

4

今日互動

你覺得離開馬雲後的阿里會怎麼樣?

歡迎在評論區說出你的觀點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