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中旬迎來北方錯峰限產利好 甲醇有望築底企穩

自11月開始,甲醇傳統下游將逐步進入淡季。從今年內陸地區甲醇的實際生產來看,由於甲醇生產利潤良好,裝置開工率較往年同期偏高,甲醇供應相對充足。

本月中旬迎來北方錯峰限產利好 甲醇有望築底企穩



圖為2015—2018年甲醇港口庫存走勢(單位:萬噸)

受下游利潤大幅萎縮引發需求下滑、港口甲醇制烯烴裝置停車等影響,近期國內甲醇期現貨價格同步下滑。其中,期貨主力合約MA1901週三收盤價2833元/噸,較10月24日的3365元/噸跌532元/噸,跌幅超15%。現貨港口地區週三報價2950元/噸,較10月24日報價3430元/噸跌480元/噸,跌幅超13%。西北現貨週三實際成交在2600元/噸,較10月24日的2900元/噸跌300元/噸,跌幅超10%。

下游需求大幅萎縮

10月23日,國際油價開始新一輪下跌,其中布倫特原油跌穿80美元/桶支撐後,跌至當前的72美元/桶附近,較前期高點86.74美元/桶下跌超過16%。油價的大幅下行引發整個能化產業走弱,其中原油與甲醇的共同下游PP、PE價格走跌超過8%。甲醇直接下游MTBE、二甲醚等價格下跌超10%,MTBE由前期的盈利轉為虧損。下游廠家採取降低裝置負荷、按需採購、消耗甲醇庫存等方式應對,使得國內甲醇生產企業出貨困難,港口貿易庫存累積。

沿海地區港口庫存大幅增加是因港口地區某甲醇制烯烴裝置的意外檢修引起,據瞭解,該裝置檢修後,造成周度甲醇消耗量減少3.5萬噸,並形成周度3.5萬噸的外銷,周度庫存增加約7萬噸。

油價下滑造成傳統下游二甲醚價格走跌,開工率大幅下降,對甲醇的需求下滑。因油價下跌,MTBE產業由前期的2000元/噸利潤轉為虧損,MTBE下游需求走弱,煉廠MTBE開工率逐步下降,對甲醇的需求快速減少。

內陸供應減少有限

從11月開始,甲醇傳統下游將逐步進入淡季,北方2+26城市停工限產及環保“回頭看”等會逐步展開,甲醛、二甲醚等開工率也將逐步下滑,直至農曆春節之後。MTBE開工率也將下降,減少對甲醇的需求。從今年內陸地區甲醇的實際生產來看,由於甲醇生產利潤良好,裝置開工率較往年同期偏高,甲醇供應相對充足。

據瞭解,由於政府提前做了較為合理的規劃,今年冬季再度出現“氣荒”的可能性大幅降低,去年直接停產的部分天然氣制甲醇企業將輪休限產,因此甲醇供應較去年要有所增加。另一方面,山西、河北、河南、山東等地因為今年大氣治理成果良好,已經基本達到要求,原定的取暖季集中停、限產,改為了錯峰輪休。從目前已出臺相關規劃的城市來看,政策上相對去年明顯寬鬆,因此華北、華中、山東地區今年冬季的甲醇供應較去年要多。

同時,港口地區面臨供應增加的預期。對伊朗制裁出現180天的豁免期,且甲醇並不在限制名單之內,因此伊朗對中國的甲醇出口年底前將不會出現大問題。據瞭解,伊朗新建的165萬噸甲醇裝置已經投產,第一批貨物已運抵印度和中國,自11月起將形成一個9萬—12萬噸/月的供應增量,港口地區甲醇庫存或繼續累積。

綜上所述,原油價格下跌引發化工品普跌。短線來看,在傳統下游需求減弱及甲醇供應減量不及預期的利空影響下,甲醇期現貨價格走勢依舊偏弱。不過,本月中旬將迎來北方錯峰限產的利好,屆時甲醇價格或築底企穩

本月中旬迎來北方錯峰限產利好 甲醇有望築底企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