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單|蔣勳《品味四講》:品味生命裡的佳餚

食單|蔣勳《品味四講》:品味生命裡的佳餚

天地有大美,

美在生活中。

蔣勳《品味四講》告訴我們,

美在我們身邊,在我們的食衣住行中。

吃,是認識美的重要開始;

吃,是人生眾多的美好回憶;

吃,是享受酸甜苦辣的豐美人生;

吃,是品味料理生命菜餚的滋味。

一個人吃過的食物,藏著他走過的路:

在書中,彷彿看到小時候的蔣勳吃著稀飯,拌上豬油和醬油,或者白砂糖,吃得有滋有味;

喜歡吃媽媽做的空心菜,葉子用大蒜炒,菜莖用醋熘來做。

長大後,去歐洲留學,得到免費的雞腳,做出美味來。

自己也做菜,喜歡做意大利海鮮湯、醃漬苦瓜;

在蒙古國,吃鮮嫩的羊肉;

在日本,吃生魚片;

在倫敦,吃到好吃的印度咖喱……

一個人談到的食物,也藏著他讀過的書:

在《庖丁解牛》中,讀到了庖丁解牛時神乎其技的美,動作可比美“桑林之舞”,聲音可比美“咸池之樂”;

讀人類學書,瞭解到紐因特人奇特的食物——肉芽……

食單|蔣勳《品味四講》:品味生命裡的佳餚

在《品味四講》“食之美”中,談及的食物主要有:

主食點心類

五穀雜糧——南方吃的稻米,北方吃的麵條饅頭,在日本對米飯有特別的烹調方法。

新竹城隍廟的米粉——新竹最好的米粉。

色拉或三明治——自己精心設計的、素淨的。

日本麵條——朋友送的很珍惜的禮物。

鱔魚意麵——某個地方用大火爆炒的鱔魚意麵。

擔仔麵——簡單到可能只加一點點調味料的那種擔仔麵。

蚵仔煎——某一個廟口特別好吃的蚵仔煎。

蟹粉小籠——臺北有一間知名餐廳,經常有日本觀光客大批大批光臨品嚐。

雞湯麵——臺北有一間知名餐廳,經常有日本觀光客大批大批光臨品嚐。

蛋炒飯——臺北有一間知名餐廳,經常有日本觀光客大批大批光臨品嚐。

稀飯——臺灣五六十年代,小孩子一碗熱稀飯,裡面還調上豬油和醬油,就覺得好像是人間美味了。

可麗餅——法國布列塔尼的可麗餅很好吃。

蚵煎餅——淡水碼頭的蚵煎餅小店,後來消失了。

肉類

牛——庖丁解牛,處理食材之美。

貢丸——新竹城隍廟的貢丸。

豬腳——某一個小鎮的豬腳,有好幾代的傳統,有特殊質感。

冰糖扒豬蹄——是一道好菜,可搭配清炒劍筍。

冰糖燉肘子——絕對是一道好菜,最好有酸甜的苦瓜來配合。

肉芽——紐因特人拿來招待朋友最珍貴的食物,一種在冰天雪地裡肉類腐爛以後上面生長出來的蛆。

羊肉——這一生吃過最懷念的羊肉,是在戈壁沙漠的一個山谷裡,用石頭燒肉。

羊眼睛——阿拉伯人招待最高客人的食物。

巴黎橄欖鴨——巴黎某個小巷子裡面有一家餐廳,用希臘的青橄欖塞入鴨子的肚子去烤。

鴨舌頭——中國料理,西方人做夢都沒想到怎麼會去吃鴨舌頭。

滷雞腳——中國料理。

鴨掌——中國料理。

(雞鴨的)胸肉——西方人吃雞鴨只吃胸肉。

裡脊肉——傳統市場買的很好的裡脊肉。

蔬菜類

空心菜——大蒜來炒菜葉,用醋熘來做菜莖。

新鮮果蔬——法國集市上不同農家種出來的。

芋頭——傳統市場買到的剛從山裡挖出來的。

馬鈴薯片——英國的主要食物之一。

魚蝦海鮮類

蚵仔青——生的蚵蘸著芥末吃。

九孔、小龍蝦、魚類——招待蒙古客人,用臺灣最好的食物;而蒙古人認為是蟲子,不吃。

油炸魚————英國的主要食物之一。

魚肉——美國吃魚是頭尾都剁掉、骨頭剔掉,然後就吃一塊魚肉。

魚頭——魚頭非常好吃。

“蝴蝶撲泉”的雲南菜——溪魚肉片。

日本生魚片——講究的料理成為一種文化。

醃菜醬菜類

豆腐乳——配稀飯。

醬瓜——配稀飯。

鹹魚——吃一小口就可以吞下三四碗白飯。

鹹鴨蛋——蛋黃部分紅紅油油,特別有滋味。

醃漬苦瓜——爽口、清淡到驚人的地步,凡是大吃過油膩食物的朋友,對這道菜都歎為觀止。

鵝肝醬——法國市集上自家特別方法做的鵝肝醬。

肉醬——法國市集上自家特別方法做的肉醬。

醃蝦蛄——鹿港巷弄里老太太醃得很鹹很下酒,全世界做得最好吃的,可惜不在了。

茶酒飲料類

茶——最好的大吉嶺紅茶;還加一片薄荷葉子。

酒——法國集市上自家釀的酒。

調料香料類

白酒——放料理用的白葡萄酒。

月桂葉——有希臘神話傳說底蘊的香料。

九層塔——有特別的辛辣味道。

咖喱——倫敦吃到的印度料理,咖喱由非常多的不同口味混合而成。

檸檬草——泰國菜喜歡放酸味的檸檬草。

零食類

冰淇淋——索貝[Sober]冰淇淋店,純用水果製作冰淇淋,完全不添加奶油。

巧克力糖——使人心靈上快樂起來。

酸梅——高中女生喜歡吃的帶酸味的蜜餞。

花生米——配稀飯。

湯菜類

意大利海鮮湯——在週休二日時會在家裡做的一道菜。

食單|蔣勳《品味四講》:品味生命裡的佳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