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涉嫌辱華事件”:開放的市場是最強大的國力

作者於平,資深評論人

這兩天,意大利品牌杜嘉班納(D&G)設計師涉嫌辱華事件持續發酵,D&G兩度發表聲明,試圖滅火,但終難挽回局面。眾多明星紛紛退出,上海DG秀人去樓空一片冷清,耗資800萬搭建的舞臺成擺設。天貓、京東、蘇寧易購、網易考拉、唯品會等中國電商平臺均已下架所有與D&G相關的產品,意味著除官網之外,其被中國主要在線銷售渠道全面封殺。

“DG涉嫌辱華事件”,無論是普通網民,還是商家以及一眾明星,都表現得非常強勢,D&G為其發言和處置不當,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在這場風波里,為什麼國人如此強勢,底氣十足與D&G叫板?D&G為何不得不一再發聲明,放低姿態,表示熱愛和尊重中國文化,努力安撫國人情緒?這從側面,證明了市場開放的強大力量。

2017年,中國奢侈品市場銷售額達760億美元,是僅此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奢侈品市場。面對這一規模龐大、需求旺盛的市場,沒有那家時尚和奢侈品品牌敢有輕視之心,D&G當然也不例外。D&G雖然是在意大利起家,但在意大利等歐美成熟市場,D&G的發展基本處於停滯,但近年來,該品牌的發展,主要依靠海外市場,尤其是包括中國在內的亞太市場。

D&G對於中國市場不可謂不重視,進入中國市場10多年時間,不僅開設了數十家實體店,還積極開拓線上電商渠道。聘請人氣大熱的迪麗熱巴與王凱,擔任亞太區形象大使。此次的上海DG秀本是本是積極拓展中國市場的又一舉措,但是,一個充滿爭議的公關創意,一位無禮的設計師,毀掉了之前的種種努力。


“DG涉嫌辱華事件”:開放的市場是最強大的國力

話說回來,倘若D&G沒有進入中國市場,或者說中國市場沒有這麼重要,D&G會輕易低頭嗎?恐怕很難。如果D&G不進入中國市場,國內輿論就算鬧到沸反盈天的地步,恐怕也觸動不了D&G,更不能讓其感到恐慌,讓其感到肉痛。正是因為中國巨大的消費市場存在,正是因為那些發出質疑聲音的國人,都是D&G潛在的消費者,使得D&G不得不重視中國國內的輿論壓力,千方百計討好中國消費者。

開放的市場其實是最強大的國力,中國民眾要想獲得國外企業、國外品牌的尊重,最好的辦法就是成為它的消費者。很難想象,一個意圖在中國市場掘金的國外企業,敢不尊重中國的消費者,敢不尊重中國的傳統文化。我們的市場越開放,需求越旺盛,國外企業就越在乎我們,不敢對中國消費者有哪怕絲毫的冒犯,即便犯了錯也必須立馬低頭,畢竟,誰都不想失去中國這大片市場,失去寶貴的商業機會。

“DG涉嫌辱華事件”,對我們是一個提醒——中國市場的開放之路,需要堅定不移的走下去,不僅如此,我們更要藏富於民,做大做強中國消費者的購買力。只有荷包鼓起來,中國消費者面對不尊重自己的國外企業,才更有“說不”的底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