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家10億美金以上獨角獸企業,竟然沒有一家是農業企業!

164家10億美金以上獨角獸企業,竟然沒有一家是農業企業!

3月23日,科技部火炬中心聯合幾家單位發佈了《2017年中國獨角獸企業榜單》,一共有164家,既有阿里系的螞蟻金服、阿里雲、菜鳥網絡,也有TMD(今日頭條、滴滴、美團),還有小米、陸金所、每日優鮮、拼多多等企業。

作為一名[新農人],我自然關注有沒有農業企業上榜,但失望的是,164家獨角獸裡,竟然沒有農業企業的一席之地!

也就是說,在過去的10年時間裡,農業創業企業沒有一家可以發展到估值10億美金以上!

這種現象值得深思、反思!

164家10億美金以上獨角獸企業,竟然沒有一家是農業企業!

21世紀的農業企業,存在做大做強的許多瓶頸

首先,在傳統的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環節,已經有一些行業巨頭存在,留給創業企業的空間本就不多。

像新希望、溫氏股份等,經過三四十年的發展,在規模、品牌、資金、技術、效益等方面具有了難以挑戰的優勢,創業公司要想搶他們的市場份額,贏得客戶、消費者認可,難度很大。

其次,農業企業很難在短短几年內,快速複製、擴張,形成規模效應。

農業存在地域、農產品品種等方面的差異,很難進行標準化複製;農產品也不像工業品,受到生長週期的天然制約,不可能像流水線一樣快速生產;農產品的品質難以做統一把控。

最後,農業不像互聯網、文娛、金融等行業,是資本追逐的熱點,很難吸引到資金,可以靠外部資金夯實發展基礎,加快發展步伐。更多時候,農業企業只能靠自有資金,小步慢跑。

164家10億美金以上獨角獸企業,竟然沒有一家是農業企業!

未來要產生農業獨角獸企業,可能的方向

1、農產品品牌

消費升級已經來到,老百姓除了[吃飽],將越來越講究[吃好],吃得健康、安全、營養、口感好。但坦白說,就連基本的蔬菜、雞蛋,多數人都不敢完全放心。這裡面,就蘊藏著大量的創業機會。

關鍵是,要找到一種能讓投資人、資本接受、認可的商業模式,可以在保證產品品質的前提下,快速佔領市場、打造品牌。

2、農產品電商平臺

目前的電商市場,已形成[阿里+京東]超級雙核、[唯品會+美麗說+拼多多+每日優鮮等]多頭競爭的格局,似乎給農產品電商垂直平臺的機會不多。但我堅信一點:阿里、京東的巨頭陰影下,仍然有發展的空間。畢竟,民以食為天,這個市場太大了。阿里、京東的既有優勢、資源是把雙刃劍,創業公司不足為懼,關鍵是:真正去解決好消費者的痛點,要比其他電商平臺解決得更高效、更可持續。不然,你就是炮灰而已。

3、服務三農的金融機構

農民、農業企業貸款難、貸款貴由來已久,這裡面的市場機會所有人都看得到。前提是,深入到老百姓中,到農業生產一線中去,真正服務好他們。並利用大數據等新技術,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目前市面上的創業公司,說得好的多,做得紮實的少。

164家10億美金以上獨角獸企業,竟然沒有一家是農業企業!

4、高新技術公司

高新技術創業,門檻很高,但容易起來。仍然是老調重彈:光有高新技術還不行,要能真正廣泛地應用到農民、農業從業者的生產、生活場景中去。不然,你也就是套取些政府補貼,掙點小錢。要做成10億美金,甚至100億美金的農業高新技術企業,還是要從價值出發,並回歸到價值。

下一個十年,會有10億美金的農業企業出現嗎?會有多少?拭目以待!

附:2017年中國獨角獸企業榜單

164家10億美金以上獨角獸企業,竟然沒有一家是農業企業!

164家10億美金以上獨角獸企業,竟然沒有一家是農業企業!

164家10億美金以上獨角獸企業,竟然沒有一家是農業企業!

164家10億美金以上獨角獸企業,竟然沒有一家是農業企業!

164家10億美金以上獨角獸企業,竟然沒有一家是農業企業!

164家10億美金以上獨角獸企業,竟然沒有一家是農業企業!

164家10億美金以上獨角獸企業,竟然沒有一家是農業企業!

164家10億美金以上獨角獸企業,竟然沒有一家是農業企業!

164家10億美金以上獨角獸企業,竟然沒有一家是農業企業!

164家10億美金以上獨角獸企業,竟然沒有一家是農業企業!

164家10億美金以上獨角獸企業,竟然沒有一家是農業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