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陰陽訣:知天理,識地理,明人理

風水陰陽訣:知天理,識地理,明人理

陰陽知識是學風水的入門必修課,也是研習風水的核心與關鍵。學風水,首先就要吃透風水的陰陽本質和屬性,以及洞悉陰陽原理和知悉陰陽斷事的原則。破解了陰和陽的玄妙,也就基本找到了風水的實質與真諦。因此,風水學又可稱之為“陰陽學”“陰陽風水學”或“風水陰陽學”,而不是簡單意義上的“堪輿學”“看風水”等。儘管陰和陽看似簡單,知其精要者卻甚少,理解其原理和屬性並能靈活運用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風水陰陽訣:知天理,識地理,明人理

《易經》認為,陰陽是天地、事物的總根源,自然界萬物包括人類都是陰陽相互交感的產物,而宇宙間萬事萬物都可分為陰陽兩大類,一切事物的形成、發展與變化,全在於陰陽二氣的運動和轉換。因此,陰陽觀念一直被視為風水學說的基本指導思想,並貫徹風水應用的始終,這種思想的形成對古人認識天地和選擇生存環境都起到了一定的指導作用。

風水陰陽訣:知天理,識地理,明人理

風水學中的“陰陽”,原指山水地形與日光照射的關係及其人文屬性,後來泛指地理、方位,以及各種事物的屬性。如《黃帝宅經》中記載:“夫宅者,乃是陰陽之樞紐。……是以陰不獨王,以陽為得;陽不獨王,以陰為得。亦如冬以溫暖為德,夏以涼冷為德,男以女為德,女以男為德之義。……凡之陽宅即有陽氣抱陰,陰宅即有陰氣抱陽。……陰陽往來,即合天道自然,吉昌之象也。”

風水陰陽訣:知天理,識地理,明人理

易曰:“一陰一陽之謂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雲:“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本府也。”意思是說,陰陽這個東西,是天地存在與運行的大道規律,是萬物由來的根本與規範,是事物演變進化的父母,是生死存亡的本源,也是神明靈魂的府邸。

風水陰陽訣:知天理,識地理,明人理

《易經》“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中“兩儀”也即陰陽的概念。老子《道德經》中有“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唐司馬承禎在《天隱中·安處》篇中說:“何謂安處?在乎南向而坐,東首而寢室,陰陽適中,明暗相半。”《呂氏春秋》也說:“室大多陰,臺高多陽。”就連俗語都在說:“大門朝南,子孫不寒;大門朝北,子孫受罪。”這一切說明,萬事萬物不但有陰陽的屬性,而且還要注重陰陽平衡的調和。

風水陰陽訣:知天理,識地理,明人理

風水學說中的形勢派理論把山稱作陽,水稱作陰;山南稱為陽,山北稱為陰;水北稱為陽,水南稱為陰。堪輿家論水,以山主靜而屬陰,其勢高,又為陰中之陽者;水本動而屬陽,其勢低,又為陽中之陰者。因而講究山水交會、動靜相乘(讀如成)、陰陽相濟。所以《青囊海角經》說:“山水者,陰陽之氣也,山有山之陰陽,水有水之陰陽,山者陰盛,水者陽盛。高山為陰,平地為陽。陽盛則喜乎陰,陰盛則欲乎陽。山水之靜為陰,山水之動為陽。陽動則喜乎靜,

陰靜則喜乎動。”《管氏地理指蒙·葬經翼》雲:“蓋以靜之理言,則水為陽,山靜為陰。以險易之理言,則坦夷為陽,峻為陰。以情勢之理言,則開聳為陽,局縮為陰;抽嫋為陽,硬滯為陰;面豁為陽,揹負為陰。”

風水陰陽訣:知天理,識地理,明人理

陰陽原本指日照的向背,向日為陽,背日為陰,後來用以說明萬物的本源,說明相互依存、消長和轉化的情況,也即萬事萬物對立統一的運動規律。凡屬外部的、熱烈的、明亮的、開放的、無形的、活躍的,等等,皆可稱之為陽性;而屬內在的、冷淡的、晦暗的、閉合的、有形的、平靜的,等等,皆可稱之為陰性。如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至為陽,去為陰;動為陽,靜為陰;快為陽,慢為陰;晝為陽,夜為陰;正為陽,邪為陰;明為陽,暗為陰;男為陽,女為陰;雄為陽,雌為陰;大為陽,小為陰;剛為陽,柔為陰;外為陽,內為陰;上為陽,下為陰;單為陽,偶為陰,等等。可以說,陰陽學說在《易經》領域有著普遍的應用範疇,不能正確識別陰陽或斷不清陰陽關係,對風水學研究和應用而言根本就無從下手。

風水陰陽訣:知天理,識地理,明人理

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大致包括陰陽對立、陰陽互根(互補)、陰陽消長和陰陽轉化四個方面。風水中用陰陽來表示氣的形成,陰和陽兩種力共同作用創造了運動,並使之平衡於宇宙。陰氣流動相對較慢,比較分散,溫度較低,陽氣則反之。

風水陰陽訣:知天理,識地理,明人理

陰陽對立是說明事物的兩種屬性,是代表矛盾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是自然界相互聯繫的事物和現象對立雙方的概括。但是,事物的陰陽屬性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就人體而言體表為陽,內臟為陰;就內臟而言,六腑屬陽,五臟為陰;就五臟而言,心肺在上屬陽,肝腎在下屬陰;就腎而言,腎所藏之“精”為陰,腎的“命門之火”屬陽。

風水陰陽訣:知天理,識地理,明人理

陰陽互補在古代中醫學中稱之為“陰陽互根”,有“陽根於陰,陰根於陽”“孤陰不生,獨陽不長”和“無陽則陰無以生,無陰則陽無以化”等觀點。意思是說,陽依附於陰,陰依附於陽,在它們之間,存在著相互滋生、相互依存的關係,即任何陽的一面或陰的一面,都不能離開其相對的另一面而單獨存在。

風水陰陽訣:知天理,識地理,明人理

陰陽消長是指陰陽雙方是在對立互補的基礎上永恆地運動著、轉換著、變化著,不斷出現“陰消陽長”和“陽消陰長”的現象,這是一切事物運動發展和變化的過程。

風水陰陽訣:知天理,識地理,明人理

陰陽轉化則指同一體的陰陽,在一定的條件下,當其發展到一定的階段,雙方可以各自向其相反方面轉化,陰可以轉為陽,陽可以轉為陰,稱之為“陰陽轉化”。如果說陰陽消長是一個量變過程的話,陰陽轉化便是一個質變的過程。《素問》中所謂“重陰必陽,重陽必陰”“寒極生熱,熱極生寒”等說的就是同一個道理。

風水陰陽訣:知天理,識地理,明人理

因此,任何風水研習者或愛好者,在理清了風、水、氣(炁)的風水三元素之後,其次就是要能熟練辨別風水中的陰陽,並要靈活判斷天、地、人、時、事、物間的陰陽屬性與對應關係。唯有如此,才能有根有據、科學辯證、實事求是地運用風水理論精華,進而更為客觀、全面、準確地指導一切風水實踐活動,用事實去求證,用結果去驗證,用效果去見證。


風水陰陽訣:知天理,識地理,明人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