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批覆》解讀之一:楊凌要勇當農業對外開放的“試驗田”

為進一步支持楊淩示範區發展,近日,國務院下發了《關於進一步支持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發展若干政策的批覆》國函〔2018〕133號(以下簡稱《批覆》),這次批覆是國家層面對楊淩示範區今後發展的重大規劃,也是推動我國乾旱半乾旱地區農業現代化的重要舉措。 《批覆》進一步明確了楊淩示範區的定位、建設目標及政策支持等,為全面深入學習貫徹好《批覆》精神,楊凌發佈今起開設“國務院《批覆》解讀”專欄,邀請專家、學者針對《批覆》中提到的農業科技創新、涉農改革創新試點、金融改革創新、鄉村振興戰略、農業對外開放等五個方面進行專題解讀。

本期解讀嘉賓: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副處長 康繼樂

本期解讀內容:擴大農業對外開放

康繼樂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副處長(港澳臺辦副主任)、絲綢之路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秘書處辦公室副主任

國務院《批覆》解讀之一:楊凌要勇當農業對外開放的“試驗田”

第一期

楊凌要勇當農業對外開放的“試驗田”

批覆原文:擴大農業對外開放。加大對中國(陝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楊淩示範區片區的支持力度,圍繞建設“一帶一路”現代農業國際合作中心,全面擴大農業領域國際合作交流。支持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發起成立的絲綢之路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充分發揮作用。支持楊淩示範區進境種質資源保護中心、植物品種權交易中心建設。支持楊淩示範區在條件成熟時設立綜合保稅區,健全海關等機構,建設肉類等食品進境指定口岸。

解讀丨《批覆》中專門提及擴大農業對外開放的背景和意義是什麼?

國務院《批覆》解讀之一:楊凌要勇當農業對外開放的“試驗田”

首先,2000多年前,陝西就是絲綢之路的起點,而楊凌作為中國農業發祥地之一,就一直不斷為中國乃至絲路沿線國家提供先進的農業成果;其次,1997年國家設立國家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楊凌成為中國第一個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實行“省部共建和省內共建”的領導管理體制,21年來,楊凌不斷用實際行動認真履行國家賦予楊凌的使命;另外,2017年4月1日,陝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楊凌是三個自貿片區之一,作為全國唯一一個以現代農業發展為主要特色的自貿片區,更是國家新一輪高水平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和創新驅動發展的“領跑者”;最後,絲路沿線國家的農業自然資源雖然比較豐富,但長期農業生產技術相對落後,我們要通過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發揮中國農業科技比較優勢,創新和推廣先進農業技術。

解讀丨《批覆》中提及支持農林科大發起成立絲綢之路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這個聯盟是什麼?它有哪些功能?

國務院《批覆》解讀之一:楊凌要勇當農業對外開放的“試驗田”

2016年,來自絲綢之路沿線12個國家的59所涉農大學和科研機構,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正式成立“絲綢之路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經過兩年多的發展和完善,至今已有來自14個國家的76家成員單位。

在搭建合作平臺,創新合作機制方面,聯盟做實做好絲綢之路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工作外,成立了中俄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絲綢之路生物健康農業產業聯盟、絲綢之路葡萄酒科技創新聯盟等子聯盟,積極籌建漢語教學中心,加強一帶一路合作,積極開展學生交流活動;在科技推廣方面,加強海外農業科技示範園建設,在哈薩克斯坦建立了三個“中哈農業科技示範園”,在吉爾吉斯坦建立了“中吉現代農業示範園”,加強農業示範園科技設備支持,在科技部2018年對發展中國家科技援助項目支持下,分別為中哈農業科技示範園阿斯塔納園區和北哈園區購置了田間作業急需的拖拉機、播種機等農機設備;在校企合作方面,聯合西安愛菊集團成立“糧油產業科技創新基地”,與山東希森馬鈴薯產業集團在哈薩克斯坦開展品種聯合試種,與塔中資企業金谷農業開展糧油新優品種引進與培育;在農業科技人才培育方面,目前在校外國留學生337人其中53人來自中亞地區,培訓中亞農業科技人才120餘人,先後承辦了“哈薩克斯坦畜牧發展培訓班”、“亞洲國家農業設施與產業發展研修班”、“一帶一路”暨發展中國家水土保持與生態修復科技培訓班,並針對農業走出去企業舉辦了“絲綢之路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糧油加工與國際貿易培訓班”;在智庫建設方面,成立非洲研究中心、哈薩克斯坦研究中心、中俄農業科技發展政策研究中心等三個國別研究中心,出版《中國與哈薩克斯坦農業比較研究》,完成名錄報告《俄羅斯科技組織名錄》和政策報告《俄羅斯科技體制研究報告》。

下一步,我們會定期舉辦“絲綢之路農業教育科技合作論壇”,鼓勵各成員在聯合建立教育機構、科技創新平臺、技術推廣基地和絲路文明交流中心等方面積極探索,發揮示範帶動作用。

解讀丨《批覆》中提及的進境種質資源保護中心、植物品種權交易中心、綜合保稅區、海關、肉類等食品進境制定口岸等涉外服務平臺的建立對擴大農業對外開放的意義何在?

國務院《批覆》解讀之一:楊凌要勇當農業對外開放的“試驗田”

舉個例子,如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包括絲路聯盟這些科研機構之間在開展農業科技合作交流時,會遇到比較多的動植物品種的進出口需求,在海關方面辦手續會特別麻煩,這次《批覆》中明確提出,要進一步支持楊淩示範區建立健全這些涉外服務平臺,對我們這些科研機構來說,如果這些涉外服務平臺能夠早日落地,以後進行相關國際合作研究和交流將更加方便。

當然,這些平臺建立起來後,不僅僅只提供這一項服務,像綜合保稅區、海關、肉類等食品進境制定口岸,這些平臺的建立,會極大地推動楊淩示範區在國內外農業領域的話語權和影響力。我相信,隨著這些平臺和機構的設立,楊淩示範區也必將成為西部地區開放層次最高、優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齊全、手續最簡化的特殊開放區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