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起飛”,國航北京機場佈局“補缺”

近日,華北局向北京航空頒發《大型飛機公共航空運輸承運人運行合格證》,國航在北京市場的籌碼又多了一個。隨著南航和東航遷往北京新機場,國航在首都機場“一家獨大”下的背景下,不僅需要更多品牌來消化市場,也需要藉助新棋子的力量,鞏固市場地位。

北京航空進入公共航空運輸

11月19日,北京航空有限責任公司運行合格審定頒證會召開,華北局向北京航空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北京航空”)頒發《大型飛機公共航空運輸承運人運行合格證》和相應的《運行規範》,北京航空正式獲批開展公共航空運輸。

資料顯示,北京航空是由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等合資組建的公務機公司,於2011年2月28日註冊成立。其中,國航佔股51%。

目前,北京航空的運營基地為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此前北京航空以國內國際公務專、包機飛行、航空器代管、航空公司間業務代理為主營業務,屬於公務航空。與一般公共航空運輸不同的是,公務航空原則上不得進行商業性飛行。

國航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北京航空實現營業收入0.55億元,同比下降2.88%;稅後虧損0.17億元,虧損同比減少21.38%。此外,上半年內北京航空完成228班次,同比減少9.16%;完成780.8飛行小時,同比減少4.42%;運輸旅客1247人次,同比增加24.70%。

獲得運行合格證後,北京航空將得以跨出公務航空運輸,進軍公共航空運輸。據悉,北京航空將與國航統一運營,使用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二字代碼CA,航線航班、時刻和停機位等資源在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資源內統一調配。

國航與北京航空,定位是否應該差異化?

在北京航空獲准進入公共航空後,國航在北京市場的籌碼又多了一個。按照此前的機場劃分,彼時仍同屬於天合聯盟的東航和南航遷至北京新機場,而國航仍駐守於首都機場。雖然日前南航宣佈退出天合聯盟,但外界也猜測此舉並不影響南航的北京廣州雙樞紐戰略。

按照此前的公開信息,北京航空主運營基地為首都機場,而原本首都機場中市場份額最高的航司便是國航。據智研諮詢數據,2017年國航在首都機場的市場份額達到47%。在東航和南航進駐新機場後,可知國航在首都機場的地位將進一步抬高。

2017年,首都機場旅客吞吐量為9578.63萬人次,而北京新機場預計年旅客吞吐量為4500萬人次。在此背景下,推出北京航空以消化客流,也被認為是國航的動機之一。目前,民航局已批准北京航空從國航處購買3架B737系列飛機。

不過,隸屬於國航旗下,北京航空未來將如何與國航展開差異化發展也成為問題。民航資源網專欄作者綦琦分析,國航成立北京航空意在在北京多品牌運營。按照機型來看,北京航空可能會定位低成本航空,主營北京往返國內城市的低成本航空業務。

民航專家林智傑則認為,即便北京航空呆在首都機場,也不用太多地考慮差異化問題。因為國航子公司為集權管控,對旅客來說也不一定能分清坐的是國航還是北京航空。

北京航空進駐新機場仍有難度

由於尚未傳出確定消息,對於北京航空未來運營基地的選擇,成為外界頗為關注的話題。近年來,海航、東航、南航紛紛在京津冀佈局,而國航此前卻沒有自己的“馬甲”。在東航和南航進駐新機場後,自身如若缺席,勢必將給駐守首都機場的國航帶來壓力。

“我個人認為,北京航空的成立是國航布的一顆棋子,目前來看,目標應該是要進入北京大興機場。因為在此前分工的時候,海航通過首都航空進入大興機場,海航股份留在首都機場,實現了北京兩場同時運行,而國航因為沒有‘馬甲’,只能留在首都機場。”民航專家林智傑表示。綦琦也表示,不排除北京第二機場建成後,北京航空將基地遷到該機場的可能性。

不過,即便北京航空有打算遷至新機場,能否順利也尚不可知。林智傑表示:“從現行的政策來看,北京航空要進入大興機場,還是有相當的難度。而且大興機場的資源相對緊張,就算北京航空進入了大興機場,能起的作用、佔的份額也是十分有限的。”

新京報記者 鄭藝佳 校對 李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