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學校午餐總是黴爛番茄和過期麵包,你該如何補救?

如果學校午餐總是黴爛番茄和過期麵包,你該如何補救?

“亡羊補牢,為時不晚”——今日份心靈雞湯。

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獲得自己所能提供的最好的一切,不論是食物還是教育,物質還是精神。

以學校午餐為例,你期待中孩子快樂享受的,是題圖那樣色香味營養俱全的一盤美食,而現實帶給你的,卻是下圖般粗製乏味營養欠全、連XX快餐都比不上的拼湊......

如果學校午餐總是黴爛番茄和過期麵包,你該如何補救?

如果學校午餐總是黴爛番茄和過期麵包,你該如何補救?

就更不要說面紗被揭開後,腐爛變質的番茄洋蔥和“穿越時空”、已經過期的各種食材......那一刻,為人父母的心,是崩潰和淚奔的。


如果學校午餐總是黴爛番茄和過期麵包,你該如何補救?

有朋友分享給我英國學校午餐的制度(依賴制度的英國學校餐),哭聲難掩地問我:為什麼“別人家”的飯菜是那樣的,而“我們的”飯菜是這樣(坑娃)的?難道國家沒有營養標準嗎?

坦白地說,我對這件事也是相當震驚的:國家明明是有相關規定的,為何就是有人在利益驅使之下從祖國的未來身上摳銀子,難道這些人家裡就沒有嗷嗷待哺或者有待發育的孩子?難道給“花骨朵兒們”澆滿是毒素的水,能讓自己安然入睡不做噩夢?難道誰會給自己的孩子也用存在如此食品安全問題的食材做營養來源?

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人和孩子,不管出身如何,終究是弱勢群體,他們的身體,不及青壯年那樣有強大的免疫能力,是需要被適度呵護的。飲食,可以簡單,但不能變質,除非是自然災害下別無選擇的選擇。

道德觀,這三個字,真的是千人千種理解啊!


如果學校午餐總是黴爛番茄和過期麵包,你該如何補救?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計委2017年8月1日發佈、2018年2月1日起實施的《學生餐營養指南》中,對於學齡期兒童及青少年每天的食物攝入種類有明確的規定(推薦):

如果學校午餐總是黴爛番茄和過期麵包,你該如何補救?

同時,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的《學齡兒童膳食指南》,對孩子們早餐、午餐、晚餐應提供的能量和營養素配比也做了相應推薦:應分別佔全天總量的25%~30%、35%~40%、30%~35%。

具體到早中晚各餐各組食物量,推薦如下:


如果學校午餐總是黴爛番茄和過期麵包,你該如何補救?

如果學校午餐總是黴爛番茄和過期麵包,你該如何補救?

  • 谷薯類——包括米、面、雜糧和薯類等,可用雜糧或薯類部分替代米或面,避免長期提供一種主食。
  • 蔬菜水果類——每天提供至少三種以上新鮮蔬菜,一半以上為深綠色、紅色、橙色、紫色等深色蔬菜,適量提供菌藻類。有條件的地區每天提供至少一種新鮮水果。
  • 魚禽肉蛋類——禽肉與畜互換, 魚與蝦、蟹等互換,各種蛋類互換。優先選擇水產類或禽類;畜肉以瘦肉為主,少提供肥肉。每週提供一次動物肝臟。每人每次 20g~25g。蛋類可分一 日三餐提供,也可集中於某一餐提供。
  • 奶類及大豆——平均每人每天提供200g~300g(一袋/盒)牛奶或相當量的奶製品,如酸奶。每天提供各種大豆或大豆製品,如黃豆、豆腐、豆腐乾、腐竹、豆腐腦等。奶及奶製品可分一日三餐提供,也可集中於某一餐提供。

預防缺乏——經常提供下列礦物質和維生素含量豐富的食物:

  • 富含鈣的食物:奶及奶製品、豆類、蝦皮、海帶、芝麻醬等。
  • 富含鐵的食物:動物肝臟、瘦肉、動物血、木耳等;同時搭配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深綠色的新鮮蔬菜和水果。
  • 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動物肝臟、海產品、蛋類、深色蔬菜和水果等。
  • 如果日常食物提供的營養素不能滿足學生生長髮育的需求,可鼓勵使用微量營養素強化食物,如強化麵粉或大米、強化醬油或強化植物油等。

控油限鹽——學生餐要清淡,每人每天烹調油用量不超過30g;控制食鹽攝入,包括醬油和其他食物的食鹽在內,提供的食鹽不超過每人每天6g。

合理烹調——蔬菜應先洗後切。烹調以蒸、燉、燴、炒為主;儘量減少煎、炸等可能產生有毒有害物質的烹調方式。烹調好的食品不應存放過久。不製售冷葷涼菜。

學生餐管理——學生餐相關從業人員應接受合理配餐和食品安全培訓。在供餐學校及單位中開展形式多樣的營養與健康知識宣傳教育;並積極創造條件配備專職或兼職營養專業人員。

以上,相信每個學校都是知曉的,或者,至少是被通知到了的。

說到“合理烹調”中的“儘量減少炸、煎”的要求,我不禁想起我看過的小患者們,其中不乏有在高收費國際學校就讀的,其中一個初中生在跟我描述他們學校的午餐時,特別費解地告訴我:“我們的午餐真的好奇怪,好多好多肉,蔬菜總是很少,女生們都只吃一半,怕長胖”。她給我用手掌比劃了一下學校午餐肉和菜的比例,蔬菜的量只有肉量的1/2不到。另外,說到在學校吃些什麼樣的魚,姑娘說:“是那種小小的炸魚,或者是燜酥魚那樣的做法”......不管是因為魚的食材不新鮮、還是廚師喜歡這樣的烹調方法,這個現象都是應該被調整改善的。

新鮮蔬菜不足問題,可能真的不是少數事件(先假設蔬菜都是正常新鮮蔬菜)。

蔬菜到底有多重要呢?

  • 新鮮蔬果、豆類及粗雜糧中的膳食纖維,對孩子們的意義,真的不只是促進排便這麼簡單,它們以改變腸道菌群的種類和數量,比如普氏菌屬和密螺旋體屬,這些細菌通過木聚糖酶和葡聚糖內切酶等碳水化合物活性酶發酵木聚糖和纖維素,從而降低肥胖的發生幾率——中國城市兒童的超重肥胖發生率正在逐年上升,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非傳染疾病也正悄然威脅學齡兒童的健康。
  • 新鮮果蔬中大量的植物化學素(比如:黃酮類、多酚類、芥子油苷、有機硫化物、吲哚類等等),被譽為“植物性食物送給人類的禮物”,它們可以幫助人體對抗氧化壓力、炎性反應、微生物威脅、癌症侵襲......

用一句人話總結,就是:安全有保障的新鮮植物性食物,是人體健康的護衛軍!是孩子們遠離肥胖及各種疾病的重要食物途徑!不可缺、不可少!

如果學校午餐總是黴爛番茄和過期麵包,你該如何補救?

回到這次的學校午餐事件,整個社會的食品安全底線、學校食堂的操作規範程度、學校食品的安全保障能力(包括各種零食飲料販賣機,聽說有的學校居然給孩子們發果凍作為零食‍♀️),都應當被高度重視和加強監管。先不說學校飲食教育的責任,單就預防“病從口入”和保障基本營養供給,學校就是責無旁貸的。

讓孩子們健康安全幸福地學習和成長,應該是每個與兒童相關行業的基本職業道德!

如果學校午餐總是黴爛番茄和過期麵包,你該如何補救?

然而,如果,我是說如果,現實就是個“爛番茄”,或者,從爛番茄變成好番茄需要時間和過程(想一想人們對既往朋友圈大事件的淡忘速度)......作為家長,你該怎麼辦?

努力維權的同時,你有想過營養補救措施嗎?


如果學校午餐總是黴爛番茄和過期麵包,你該如何補救?


上面這張圖,是中國營養學會及國家衛計委根據兒童平衡膳食模式的合理組合搭配和食物攝入基本份數,制定的“中國兒童平衡膳食算盤”,適用於所有兒童,算盤上的食物份量適用於中等身體活動水平下8~ 11 歲兒童,用不同的色彩來區分食物類別,用算珠個數來示意膳食中食物份量。

這個平衡膳食算盤總共分6 層,從上往下依次為油鹽類、大豆堅果奶類(每天2份)、畜禽肉蛋水產品類(每天2~3 份)、水果類(每天3~4 份)、蔬菜類(每天4~5 份)、谷薯類(每天5~6 份)。至於每份是多少、或者說每天建議攝入多少,大家還請回顧本篇前半部分的“表2 每人每天食物種類及數量”,同類食物在條件受限的前提下可以適當互換,比如:如果不能做到全天200克牛奶+30~35克豆製品,那就盡力做到400克牛奶......以此類推。

兒童揹著水壺跑步,表達的意思是:鼓勵喝白開水,不忘天天運動、積極鍛鍊身體。

今天這篇,就是希望各位家長們在憤怒之餘,參照國家相關部門的推薦和建議,將孩子們的早餐和晚餐更豐富一下,針對學校餐飲可能存在的問題查漏補缺,注重新鮮蔬菜、粗雜糧、豆製品和奶製品的攝入,避免過多的肉蛋類,遠離油炸加工食品,遠離外賣和各種飲料,幫助孩子們建立相對理想和健康的身體內環境,尤其是腸道微生態環境的平衡,如此才能遠離超重肥胖和病原體的襲擊。

新鮮蔬菜!新鮮蔬菜!新鮮蔬菜!——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這是家庭自制食物最應該豐富的種類,請認真對待!而且,現在的城市孩子,肉蛋魚很少有不足的,往往都超標,就不要再“高度重視”啦!

另外,一定要認真詢問孩子們在學校吃了多少主食(包括包子、餃子等帶餡主食),不排除學校供應不足(比如這次事件中2個速凍包子——不足1兩的面)和孩子沒有吃夠量的可能性(不愛吃,或者女孩子們刻意少吃主食減肥)。主食是學齡期孩子們生長髮育的重要供能食材,特別是對於大腦的學習能力非常重要,不能忽視!


如果學校午餐總是黴爛番茄和過期麵包,你該如何補救?


說到包子,鑑於上海中芯國際小學這次被曝光的餐品裡出現的兩個速凍包子,屋主還要提醒各位家長們:

速凍食品選購要謹慎且有節制

首先,速凍食品不是不可以買,特別是在工作節奏快的現代社會,速凍食品絕對是解救時間、餵飽肚子的好救星,更何況很多速凍食品的味道和品質都還是蠻令人欣慰和愉悅的。

但是,在選購和進食的時候,依舊要注意以下幾點:

  • 速凍食品是否存放在正常運轉的冷凍冰櫃中——零售商的儲藏條件要滿足-18℃,溫度無法保證如此低溫的話,會對產品質量有影響。
  • 注意產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不購買包裝破損和超過保質期的產品。
  • 儘可能購買包裝產品且儘量選擇資質好的品牌,不買散裝零賣的速凍食品,散裝產品及資質差的小作坊產品受加工設備和條件的限制,常常達不到速凍要求。散裝零賣產品還容易受到空氣、飛沫、人手等的二次汙染,容易滋生細菌,發生水分蒸發、乾裂、油脂氧化、酸敗等現象,不符合食品衛生要求。
  • 在超市購買食品時,應最後選購速凍食品,並在最短時間內帶回家。
  • 買回家以後,如果不準備立即食用,要儘快放入冰箱冷凍室,以免離開冷凍鏈條時間太長,影響產品品質——速凍食品最理想保存溫度是-18攝氏度,但是我們家用普通冰箱的冷凍室往往不能維持這一溫度,很多家庭的老舊冰箱冷凍室常常只有-8℃,外加上存放的食物常常太多太擁擠,就更難達到儲存條件。另外,存放時間越長,流失越嚴重,比如維生素的損失、脂肪的氧化變“哈喇味兒”、肉類中的致病菌和腐敗菌滋生等等。
  • 吃之前,要仔細閱讀包裝上的文字說明,無論生製品或熟製品,都一定按標籤的要求煮(蒸)熟後再食用。
  • 保留好銷售小票和外包裝,一旦發生問題可及時溯源,妥善處理。
  • 已經解凍過的速凍食品不要再次冷凍。
  • 冷凍食品解凍的時候,溫度不要太高,解凍儘量緩慢,否則容易造成汁液的流失,建議解凍溫度是:0-10℃自然化解。尤其是肉類,自然解凍更能保證嫩度。
  • 在各種速凍食品中,速凍果蔬製品是最安全的,冷凍的青豆、胡蘿蔔、玉米等都比較安全,但是依舊不建議長時間保存,還是會有營養流失。


總之,速凍食品不是長久依賴,新鮮烹製的食物永遠是最理想的。

看到這裡,如果你恰好是負責孩子們學校餐採購的朋友,也請認真考慮一下我的上述建議。謝謝!


如果學校午餐總是黴爛番茄和過期麵包,你該如何補救?

既然新鮮烹製食物是孩子們健康家庭食物的首選,喜歡點外賣或者帶孩子外出吃飯的家長一定要注意啦:除了油鹽用量大的健康隱患,外賣或餐館的食品安全問題也是需要你們提高警惕心的——看不見的不等於安全,誰能知道吃進肚子裡的是不是爛番茄黴洋蔥用激素喂大的便宜雞肉呢?喝進肚子裡的不是前段時間曝光的爛蘋果爛橘子榨的汁呢?還有地溝油和各種香精~

答應我,好好想想這個問題~


如果學校午餐總是黴爛番茄和過期麵包,你該如何補救?


遂謙碎碎念

眾生雖苦,諸惡莫作!

希望天下的孩子們都能吃上安全的飯菜!

感謝您的閱讀,更多專業營養科普內容(成人及母嬰),歡迎關注我的個人自媒體:搜索微信公眾號“遂謙的營養小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