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文藝創作是艱苦的創造性勞動,來不得半點虛假。那些叫得響、傳得開、留得住的文藝精品,都是遠離浮躁、不求功利得來的,都是嘔心瀝血鑄就的。我國古人說:“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路遙的墓碑上刻著:“像牛一樣勞動,像土地一樣奉獻。”

——2016年11月30日,習近平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

【出 處】

出自唐·賈島《題詩後》。

原文: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釋 義】

這兩句詩我琢磨三年才寫出,一讀起來禁不住兩行熱淚流出來。

【啟 悟】

文藝是國民精神所發的火光,也是引導國民精神的前途的燈火。一部優秀文藝作品不但反映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創造能力和水平,更體現著一個時代的面貌和特徵。

古往今來,文藝精品無不是厚積薄發的結晶,文藝魅力無不是內在充實的顯現。曹雪芹寫《紅樓夢》“披閱十載,增刪五次”,正是有了這種孜孜以求的精神,才打造出經得起歷史和實踐檢驗的文藝鉅作。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堅忍不拔的偉大精神,呼喚振奮人心的偉大作品。廣大文藝工作者在文藝創作路上,要具備“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的精益求精精神,來不得半點虛假做作,容不得任何偷工減料,遠離浮躁,守住初心、傾注心血、潛心耕耘,才能創作出無愧於時代的優秀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