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高級教師只發榮譽證書,每月不比中教一級多1K收入,會怎樣?

從官方舉措來看,無論是2016年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還是近期科技部、教育部、人社部等五部委聯合開展的清理“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專項行動,都沒有關於將職稱榮譽化、將職稱與工資待遇脫鉤的表述。

所以,至少是短期內,中小學教師職稱只作為職業榮譽而不造成待遇懸殊的想法,還不大可能提上議事日程。

如果高級教師只發榮譽證書,每月不比中教一級多1K收入,會怎樣?

但我們不妨來假設一下,職稱榮譽化後會怎樣?

假設職稱只是一種榮譽,而沒有任何其他政治、經濟上的利益,平心而論,還有多少人會為之奮鬥?就像單位的年度考核,優秀等次如果不配套一定的獎金,如果不與晉升晉級有一定的關係,還有多少人會特別在意自己是否考核優秀?絕大多數人恐怕只要稱職就心滿意足了。

同樣,如果初級、中級、高級職稱不與崗位工資匹配,而是相差無幾,甚至按一些人希望的那樣完全相等,比如說高級教師只發一張榮譽證書,每月並不比中教一級多1K的收入,那麼,職稱還有什麼激勵作用呢?就為了那一份虛名?

如果高級教師只發榮譽證書,每月不比中教一級多1K收入,會怎樣?

古人早就說過:“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西方經濟學也把“經濟人”理性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作為理論基礎。可以說,避而不談利益的多數是裝模作樣。

這麼說,容易被衛道士們義正辭嚴地駁斥,罵我一心鑽進錢眼裡,掉進利益的泥潭裡不能自拔,但事實究竟怎麼樣,恐怕罵得越兇的人越是心知肚明。

大家天天吵吵嚷嚷要降低職稱工資標準,要職稱榮譽化,甚至要乾脆廢除職稱,說到底還不是錢鬧得?還不是因為評上的人拿到了更高的工資待遇?沒評上的時候會吵會鬧,一旦評上了還會跟著罵嗎?

中小學教師職稱榮譽化的提法背後,到底是什麼訴求?依我看,不是職稱體現的工資待遇,而是為什麼有人能評上而有人評不上!

如果高級教師只發榮譽證書,每月不比中教一級多1K收入,會怎樣?

所以,大家更應該在如何保證公平公正公開地開展職稱評審工作上獻計獻策,群策群力,而不是消極地指望一廢了之。總不能大家都一樣,拼資歷,拼工齡,再去吃大鍋飯吧。

講真,教育還真不是講苦勞的行業,教齡並不一定和貢獻值成正比關係。不客氣地說,有些不合格的教師教得越久,誤人子弟也越多!

那麼,職稱評審制度怎樣才能合理合法運行呢?應該在這三個方面多下工夫!

第一,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從頂層完善制度設計中的不足與疏漏。《意見》中有很多條款就是針對制度運行多年產生的問題而作出的修正和改進;

第二,確保程序正義,嚴格按章辦事。按照既定程序執行,不允許變通和所謂靈活處理、多頭解釋。如果問題較大,逐級報至頂層設計方給出統一權威答覆;

第三,在陽光下運作,杜絕暗箱和黑幕。從名額分配到學校出線到有關部門評審,全過程公開,接受廣大教師監督和質詢。

期待你的精彩評論,讓更多人看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