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倒逼生豬鏈條加快去產能 銷售價格漲跌兩極化

非洲猪瘟倒逼生猪链条加快去产能 销售价格涨跌两极化

2018年8月22日,浙江金華金東區畜牧獸醫局工作人員對養殖場做全面消毒。圖/視覺中國

11月9日,集“生豬產業鏈一體化”的唐人神旗下孫公司溧陽比利美英偉生產的飼料被檢出疑似非洲豬瘟病毒,儘管3天后的檢測結果排除了感染可能,但豬瘟陰影卻在養殖企業上空揮之不去。據新京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自今年8月3日遼寧瀋陽確認首例非洲豬瘟疫情以來,全國至少有18個省份發現疫情,其中包括多個7000頭以上規模的大型生豬養殖場,因處理病豬產生的經濟損失超過8億元。受疫情影響,生豬、豬肉價格呈現出疫區下跌、主銷區上漲的“分化”勢頭,不少散戶和大型養殖企業都選擇了提早出欄變現。

分析認為,國內生豬行業物流由豬轉肉的情況將越來越普遍,代宰行業或再度興盛,生豬養殖及屠宰業的去產能進程也將加快,規模企業或迎來發展機遇。

至少10家上市公司受影響

“緊張呀,這要是感染了,就得撲殺,損失不小。”周路遠(化名)在湖南益陽桃江縣有一個近100頭規模的小型養殖場,自10月23日農業農村部通報桃江縣和桃源縣2個養殖場的送檢樣品確診為非洲豬瘟後,他每天都要給自家的豬場消毒,並多次往復觀察豬的生活狀態,每天投餵的飼料也更加仔細。

同樣緊張的還有大型養殖企業。疫情通報當日,湖南上市豬企新五豐披露了應對疫情的相關措施,稱截至公告日公司各生產單位未發現疑似疫情,生產經營正常開展。但若周邊地區或自身疫病發生頻繁,公司疫病防控體系執行不力,將面臨產量下降、盈利下降甚至虧損的風險。

這種擔心並非多餘,許多不幸“中招”的企業已面臨慘痛代價。大北農在10月16日回應投資者提問時曾表示,公司在遼寧區域有2家參股孫公司,其中北鎮大北農農牧食品有限公司出現一起疑似疫情,處置了近2萬頭生豬。而早在8月17日,鄭州雙匯屠宰廠出現疫情,對廠內1362頭生豬全部撲殺並進行了無害化處理……據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員朱增勇統計分析,自今年8月非洲豬瘟疫情出現至今,我國已累計處理掉逾47萬頭感染生豬。按每頭豬生產成本1600元-1800元計算,此番處理瘟疫生豬產生的經濟損失超過8億元。

另據新京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僅今年11月,農業農村部就通報了12起非洲豬瘟疫情,涉及9個省市,其中有5個省市首次出現。截至目前,全國至少已有18個省份發生過疫情,其中包括多個養殖規模在7000頭以上的大型生豬養殖場。如10月15日排查出的遼寧省錦州市北鎮市一養殖場,存欄生豬19938頭;10月27日排查出的湖南省常德市桃源縣一養殖場,存欄生豬7684頭;11月10日排查出的安徽省青陽縣一養殖場,存欄生豬8339頭。

新京報記者同時梳理發現,有10家上市公司受到此次疫情影響。其中,大北農和雙匯發展對涉疫情豬場進行了撲殺;新五豐預計全年虧損4500萬元-6750萬元;天邦股份、溫氏股份加快出欄計劃;牧原股份、雛鷹農牧、龍大肉食將面臨銷售均價下降;新希望與傲農生物則計劃調整產業佈局。

非洲猪瘟倒逼生猪链条加快去产能 销售价格涨跌两极化

生豬出欄節奏被打亂

“壓一壓當然好,等疫情過去價格應該會上漲,但還是希望趕緊出欄吧。”雖然內心矛盾,但面對疫情,周路遠還是認為提早變現更為實際。受疫情影響打亂出欄節奏的還有一些大型養殖企業。11月6日,有投資者詢問“受非洲豬瘟影響,公司是否會考慮降低擴張速度”,正邦科技回應稱,“因突發事件的影響,公司可能會根據市場情況調節局部的出欄節奏。”

而早在9月3日的投資者調研活動中,天邦股份也表示,子公司漢世偉的母豬群及家庭農場育肥豬均未出現非洲豬瘟的臨床症狀。目前防控手段是以執行嚴格的生物安全措施為主,同時啟動了提早出售策略,對於疫情壓力大的省份將生豬上市體重降到105kg-115kg範圍內,以緩衝可能帶來的銷售風險。受該策略等影響,2018年1-10月,天邦股份銷售商品豬167.89萬頭,收入23.30億元,分別同比增加105.02%、76.64%。

同樣,溫氏股份自8月疫情爆發以來也明顯加快了銷售進度。2018年第三季度,溫氏股份生豬銷售量582.6萬頭,同比增長25.2%;7-9月銷量呈遞增趨勢,增速分別為13.5%、26.6%、34.6%,而出欄體重卻呈下降趨勢,分別為114.9公斤、113.9公斤、110.5公斤。另一方面,受疫區封鎖、禁運等因素的影響,一些公司生豬銷量有所下降。如牧原股份9月生豬銷量就同比減少。

銷售價格漲跌兩極化

受疫情傳播與疫豬禁運影響,生豬價格整體呈現下降趨勢,但不同市場漲跌不一。豬價格網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1月18日,全國共有8個省份豬價上漲,17個省份豬價下跌,商品豬價格整體呈下降趨勢。而上市豬企的數據也印證了這一結論,如牧原股份10月商品豬銷售均價為12.23元/公斤,同比下降2.39%。雛鷹農牧10月普通豬銷售均價12.17元/公斤,下降2.56%。

另據10月19日農業農村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司長唐珂在第三季度主要農產品市場運行形勢發佈會上透露,由於疫情影響生豬跨省調運,豬價運行分化趨勢明顯,發生疫情的主產省如遼寧生豬壓欄較多,豬價以跌為主;北京、浙江、上海這些主銷區市場前期供應偏緊,價格漲幅較大。

唐珂還表示,從後期走勢看,隨著大部分地區疫情穩定,短期內豬價將季節性小幅回落,前期壓欄較多的主產區價格下降風險比較大。不過,由於近兩月主產區生豬補欄受到一定影響,預計春節前豬價會再次上漲,但因生豬產能依然充足所以上漲空間不大。

除生豬價格受影響外,豬肉價格也因供需失衡呈現出分化趨勢。如11月18日,遼寧生豬價格約為10元/公斤,而浙江約為17元/公斤;遼寧白條豬肉價格約為15元/公斤,而浙江白條豬肉價格約為26元/公斤,是前者的1.7倍。卓創資訊分析師張莉莉認為,當下生豬、豬肉的價格分化可以概括為疫情嚴重的地區豬價大跌,如河南、東北地區。而依賴生豬調入的地區則由於市場供貨的不足出現了價格上漲,像浙江、廣東等主銷區。隨著消費旺季的到來,張莉莉認為價格普遍上漲將是大方向,豬價和肉價都有一定的上行空間。

行業去產能進程加快

疫情雖然造成了價格的兩極分化,但也加快了行業調整的步伐。卓創資訊分析師張莉莉認為,目前國家提倡豬肉調運,限制或禁止疫區與非疫區之間的生豬調運。這一趨勢下,浙江等缺少生豬的地區因收不到豬,會淘汰一部分屠宰企業;而北方地區因生豬運不出去造成產能過剩,一些散養戶就會被淘汰。卓創分析師王亞男則認為,全國生豬限制或禁止調運的局面已形成,預計國內生豬行業物流由豬轉肉的情況將越來越普遍,代宰行業或再度興盛,生豬養殖及屠宰業的去產能進程也將加快。

事實上,一些企業已經有所行動。溫氏股份在近日舉行的機構調研活動時表示,預計行業會逐步配套屠宰鏈條,因此公司今後會加大布局屠宰業務的力度。新希望在11月2日回應投資者提問時稱,公司養豬的中長期總量規劃不會有影響,但會根據目前非洲豬瘟的情況適當調整區域佈局。

而對於非洲豬瘟的長期影響,部分企業持“樂觀”態度。龍大肉食在回應公司三季度業績好轉原因時提到,“受非洲豬瘟影響,部分地區豬肉價格出現上漲,增加了公司屠宰業務的盈利能力。”9月5日,天邦股份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非洲豬瘟的發生與消滅有一個動態過程。短期來看,非洲豬瘟對公司養殖規模快速擴張有一定影響。但長期來看,非洲豬瘟帶來的去產能化也是發展機遇,公司將適時利用好疫情下生豬供應不平衡帶來的市場機會。

■ 消費提醒

非洲豬瘟不傳染人

農業農村部信息顯示,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烈性、接觸性傳染病,發病死亡率高,嚴重危害養豬業。但是非洲豬瘟不是人畜共患病、不會感染人,也不會感染除家豬和野豬之外的其他動物。

目前,全世界共有37個國家和地區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報告過非洲豬瘟疫情。我國曆史上從未發生過非洲豬瘟,但自2018年8月3日遼寧瀋陽發現首例疫情後,該豬瘟已在我國十多個省市流行。同時,由於目前尚無安全和有效的疫苗用於預防非洲豬瘟,也無有效藥物進行治療,只能採取撲殺淨化措施。

可以確定的是,非洲豬瘟的主要傳播途徑為活豬調運過程中的接觸性傳播,如糞尿傳播、飼料汙染、不清潔的運輸工具等。為此,《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非洲豬瘟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發生疫情的省份及相鄰省份,要立即關閉轄區內所有生豬交易市場,禁止生豬跨省外調,對生豬產品調運繼續實施差異化管理。其他省份調運生豬不得經過發生疫情省份。運輸生豬等活畜禽的車輛不再享受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

目前,農業農村部、交通運輸部、公安部三部委已下發《關於組織做好生豬運輸車輛備案等有關工作的通知》,全面強化生豬運輸車輛備案等監管措施,確保從2018年12月1日起全面實施生豬運輸車輛備案和監管。與此同時,很多疫情的發生與養殖戶違規使用餐廚剩餘物(泔水)飼餵生豬有直接關係,因此也要求在全國範圍內全面禁止用餐廚剩餘物飼餵生豬。

農業農村部10月11日公告還顯示,非洲豬瘟已經納入我國強制撲殺補助範圍,並對此次疫情中強制撲殺的生豬平均給予1200元/頭的補助。因此,養殖場戶可打消顧慮,及時主動報告疫情,配合有關部門做好疫情處置工作,降低疫病傳播風險。

作者:夏丹;來源:新京報,圖片來源:視覺中國;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農產品集購網16988-全國大宗農產品電商交易平臺;【白糖、油脂、玉米、大豆、小麥、棉花、豆粕】 免費資源發佈、採購對接;報價-下單看行情;靈活、便捷更省心; 點擊前往報價,查看大宗農產品行情 http://www.16988.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