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為中心讓改革開放有“力量”

在黨90多年的光輝歲月裡,我們深知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黨的十九大報告對“以人民為中心”這一重要命題作了深入的闡述,在筆者看來,以人民為中心讓改革開放有“力量”。各級領導幹部要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黨的群眾路線作為基層治理、鄉村振興的一大“法寶”,把五大發展理念作為縣域經濟轉型發展的關鍵武器,為改革開放再添新動力。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現實的人及其活動是社會歷史存在和發展的前提,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是一個抽象的、玄奧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止步于思想環節,而要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以人民為中心簡單點說就是要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作為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要堅持為人民謀幸福,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就是要對標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的差距,認真分析哪裡有不符合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問題、哪裡問題突出,真正做到民之所需,政之所向,全面深化改革,讓改革開發的成果惠及群眾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

改革開放40年來,人民生活不斷提高,從曾經為溫飽而發愁,到過上富裕小康的幸福生活,這些都體現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實實在在地反映了“老百姓關心什麼、期盼什麼,改革就要抓住什麼、推進什麼”。當年推進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改革,引發了農村所有權的變革,促進了農業發展。讓農民在集體經濟中由單純的勞動者變為生產者和經營者,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農村經濟顯現空前的增長活力。而今通過深化“放管服”改革,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群眾辦事“只跑一趟”,極大地方便了群眾辦事和生活,這些實實在在的改革,讓公共服務更加註重人性化,為服務型政府建設增添了新動能。

以人民為中心就是要讓廣大人民群眾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站在改革開放的新徵程上,各級領導幹部必須秉持維護和發展人民利益的觀念,不斷激發和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參與積極性,讓改革開放成為群眾和幹部攜手同心一起幹的偉大事業。要敢於向積存多年的頑瘴痼疾開刀,敢於涉險灘、啃硬骨頭,讓老百姓實實在在地享受到改革開放帶來的“紅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