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傷逆流成河》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你看

《悲傷逆流成河》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你看。

本以為郭敬明的電影會是《小時代》 《爵跡》那種套路,看了十分鐘以後,意外被吸引,因為它很像我們的青春。

《悲傷逆流成河》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你看

在我們的學生時代,總有這樣的經歷:一個同學因為家裡窮跟不上大家的步伐而被人疏遠,大家都不跟他們玩。嘲笑她,欺負她,瞧不上她的一切東西。

童年時有這種經歷,班上有一個同學她經常交不起學費和一些雜費,被老師當眾指出來(當時感覺好爽,現在覺得老師也挺殘忍的),同學都是三觀沒有形成,比較勢利眼的。我的內心並不想這樣,可是大家都疏遠她,我為了跟大多數的人關係好,也疏遠她。

《悲傷逆流成河》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你看

還有一個心智有點問題的同學,長得有點像唐氏綜合徵。大家也都欺負他,男同學打他,捉弄他,脫他的衣服褲子,女同學鄙棄他,吐他口水,遠離他。值日生都給他記過,衛生留給他打掃。

這一切都沒有同學和老師出來制止,大家覺得是理所當然,他就是應該被孤立,他就是異類。其實他很熱心腸,在有一次輪到我值日時,他同樣被無理由記過留下來跟我一起打掃衛生,我那天不舒服,他就說你休息吧,我來打掃就好了。那時的我心頭一熱,或許我們應該透過自己的眼睛去看大家眼中的異類。

《悲傷逆流成河》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你看

所幸小學很快畢業,中學以後,被大家孤立的同學有了另一番新天地,有些同學人緣很好,在中學並沒有被排斥。而那個家境很差的同學四年級讀完就輟學了,因為交不起學費。並沒有人願意伸出手來幫助她,她的學習生涯就這樣結束了。

《悲傷逆流成河》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你看

思緒被扯得很遠,當時的我們作為施暴者,並沒有覺得自己過分。直到現在,長大後的我們逐漸有了道德感和判斷力,才知道原來自己錯得這麼離譜。

影片是改編過的,原著中表現的東西不只是校園暴力,而電影把其他東西去掉了,只保留了校園暴力,讓主要矛盾尖銳又扎心,更能激起大部分人的共情。

《悲傷逆流成河》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你看

女主易瑤家境很窮,從小父親去世,母親獨自照顧她,沒有辦法兼顧的情況下,母親做起了暗娼賺錢。母親說話直來直去,經常叫她賠錢貨,巷子裡的人聽久了也這麼稱呼易瑤“賠錢貨”。

故事開端易瑤覺得自己下身不舒服,放學後去醫院檢查才知道得了疣,這是一種感染性極強,小孩子也有可能染上的病。得到妥善的治療後可以痊癒,但是她窮,2500塊錢的激光治療她承受不起。

《悲傷逆流成河》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你看

機緣巧合被鄰居齊銘知道了,齊銘跟易瑤一起長大,關係很親密,不是情侶卻超過情侶,同時是她的同班同學,成績優異,長相俊朗,是校草。

齊銘想給她錢治療,但是倔強的易瑤拒絕了(這裡我覺得可以接受,以後還給他都行)。新來的轉學生唐小米暗戀齊銘,嫉妒易瑤跟齊銘的關係,處處找茬,終於跟蹤到路邊小診所,知道了易瑤的病,並把它加以渲染,大肆宣揚。

《悲傷逆流成河》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你看

這時的齊銘不在,所有的同學都跟風,跟著唐小米跟易瑤劃清界限,嘲笑她,排擠她,用紅墨水潑她,把垃圾倒在她的飯菜裡,扔掉她的書包,給她起綽號“病原體”,組織大家一起欺負她。

《悲傷逆流成河》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你看

多虧唐小米,我看到了人性最醜惡的樣子。明明是精緻的一張臉,卻沒有半點吸引人的地方。她自己明明也被人欺負,也有不肯讓人知道的陰暗面,還要通過欺壓別人來愉悅自己,她實在是可憐又可恨。

《悲傷逆流成河》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你看

易瑤的悲劇顯而易見,她沒有做錯任何事,在顧森西出現以前,她甚至連反抗都沒有,只是默默承受欺負,默默難過。然而她反抗以後,一切都成了她的錯,不明事理的齊銘也認為她過分,還說出那句:“即使我遇到了你這種情況,也不會做出你這樣的事。”

《悲傷逆流成河》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你看

如果心碎有聲音,那一刻肯定很響吧。易瑤承受了太多,她沒有選擇,眼前怎麼走都是死衚衕,似乎真的只有一死才能終止一切痛苦。

《悲傷逆流成河》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你看

顧森湘的悲劇是突然的,她那麼美好,優秀,善良,彷彿一道白月光,她跟顧森西是唯二兩個不欺負易瑤的同學了。她的離去也這樣突然,所有的美好都戛然而止。

《悲傷逆流成河》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你看

林華鳳的悲劇是需要體會的,她的無奈和母愛,直到最後才讓觀眾們恍然大悟,啊!原來她這樣愛易瑤。這裡沒有人絕對的錯誤,貧窮才是最大的錯誤。

《悲傷逆流成河》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你看

地球上70億人口,相遇的機會只有0.00000003,能相遇並相處在同一個班級,那是多麼大的緣分,本應好好珍惜,善待彼此。因為下輩子,無論好與不好,我們都不會再見。

《悲傷逆流成河》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你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