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傷逆流成河》,如果易遙沒有認識齊銘,如果有如果!

《悲傷逆流成河》如果易遙沒有認識齊銘,如果有如果!

很早以前買過一本書,郭敬明寫的。非常的厚,裡面有一個故事就是悲傷逆流成河。電影和小說有了不一樣的改變,小說是悲傷的,悲傷的讓我們流著眼淚去看這本書,電影裡的顧森湘是因為被玷汙了,然後不堪生活的殘忍,不能接受事實的她,於是割腕自殺了。而易遙因為被冤枉間接性害死了顧森湘而悲傷,在和齊銘有了爭吵以後,易遙跳樓死在了齊銘的面前。齊銘受不了這樣的打擊,回到家家裡以後,他慢慢的打開了煤氣罐,躺著一張床上,靜靜地靜靜地死了。整個小說到後來也僅僅是顧森西活下來了。

《悲傷逆流成河》,如果易遙沒有認識齊銘,如果有如果!

而小說並沒有按照這樣的劇情走,可能是害怕觀眾太悲傷吧!或者說被玷汙的事情,是真的不合適出現在這種森系電影裡。易遙跟齊銘的關係,在電影裡就像兩個明明是相愛的人,但是卻不能在一起的一般。可能在易遙的心裡,齊銘就是她的保護神吧!

《悲傷逆流成河》,如果易遙沒有認識齊銘,如果有如果!

可是總有一些事情是保護神沒有辦法保護的,比如生病。易遙生病了,而且是不好說出口的病。易遙推了所有的事情去了醫院,在醫院裡,易遙的飾演者任敏把易遙此時此刻的心情表現的淋漓盡致,那種既害怕又悲傷的感情,體現了任敏的演技好。又突出了攝影師鏡頭把握的力度。

《悲傷逆流成河》,如果易遙沒有認識齊銘,如果有如果!

在醫院裡易遙哭的控制不住自己,她第一次碰見了顧森西,當然,那個時候他們並不是非常的熟悉。易遙在電梯哭的時候,一個孤獨的空間裡,易遙站在右邊,顧森西站在左邊。鏡頭把握拍攝出來的那種絕望感覺是完美無瑕的。

《悲傷逆流成河》,如果易遙沒有認識齊銘,如果有如果!

回到家以後易遙想告訴母親自己生病的事情,可是看見母親喋喋不休的樣子,易遙就不在說話了。這樣的生活環境里長大,易遙怎麼會健健康康呢?易遙無數次想著,懷念著,她渴望這個家回到以前爸爸還在的時候。可是這些只能渴望渴望罷了。不知道為什麼,總是感覺這部電影裡,攝影師對鏡頭的切換和鏡頭的遠近方面運用的非常好,而且總是在恰當的時候播放在扣人心懸的音樂。整個電影剛開始最多的是輕音樂,並沒有什麼過多的歌詞。

《悲傷逆流成河》,如果易遙沒有認識齊銘,如果有如果!

在另一個教室裡,顧森西默默地看著易遙。而轉校生小米則看著齊銘,小米和易遙全部的矛盾不僅僅是因為齊銘,太多太多的事情,讓兩個人根本不可能成為朋友。小米邀請齊銘去唱歌,卻因為易遙的暈倒而結束。這一次睜開眼睛的易遙,她發現齊銘就是陽光,儘管是可以看見,但是卻永遠都摸不到,看起來很近很近,卻又非常的遠。易遙以為齊銘是她人生全部的支撐點,可是她錯了,齊銘不過就是一陣風,還是一陣清風。

《悲傷逆流成河》,如果易遙沒有認識齊銘,如果有如果!

跟所有的校園電影一樣,女主角總是有你們兩個死對頭,反正易遙是遇到了,小米非常的不爽易遙。甚至偷偷的跟蹤了易遙,讓小米發現了一個驚天的大秘密,那就是易遙得的病是性病。雖然這種病誰可以通過傳染而得,可是這種事情誰可以解釋清楚呢?此時此刻的易遙就是百口莫辯。

《悲傷逆流成河》,如果易遙沒有認識齊銘,如果有如果!

也就是因為小米的存在,讓本來在班級裡卑微的易遙經歷了魔鬼一般殘忍的事情。班級裡同學們的冷漠,同學們的侮辱,同學們的不公平對待,讓易遙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為什麼明明是孩子的我們,卻做出來傷害別人的行為,究竟是我們本來就壞,還是我們被環境所傳染?

易遙的悲劇就像那花兒一般,一點一點的凋謝。再一次見到顧森西的時候,他就像天使一樣,陪著失落的易遙走過了各種各樣的困難。兩個人還一起去玩,甚至顧森西非常的理解易遙。病可以通過很多種的方式得到,不一定就要有什麼性行為的。

《悲傷逆流成河》,如果易遙沒有認識齊銘,如果有如果!

在顧森西存在的那一段時間裡,易遙就是最開心的,甚至在顧森西的幫助下,易遙學會了反抗。我們遇到了困難的時候,就應該去反抗,而不是慢慢的忍受。在46分35秒的時候,易遙學會了反抗。帥氣的樣子簡直就是不像話啊!易遙為了看病,攢了好長時間的錢,被小米給用了,沒有人去問易遙為什麼,他們只是知道易遙打了小米,就像所有人一樣,看事情全部是看表面。紙包不住火,齊銘還是知道的易遙得了性病。齊銘不相信的眼神深深地刻入了易遙的心裡。就像刀子一樣,一刀一刀一點一點的把易遙心頭肉給割掉了。

《悲傷逆流成河》,如果易遙沒有認識齊銘,如果有如果!

從那一天開始,易遙和齊銘兩個朋友徹徹底底的絕交了,易遙回到了家裡以後,媽媽已經知道了易遙得了性病的事情,媽媽拉著女兒的手帶著易遙去醫院。易遙的病終於是好了,可是更多的麻煩來了。因為看見了小米被打,報復心裡的小米找到了人要整一整易遙,那一條短信沒想到被易遙想都沒想轉發給了顧森湘。

《悲傷逆流成河》,如果易遙沒有認識齊銘,如果有如果!

易遙當然不會知道小米的陰謀,易遙當然不會知道顧森湘就因為這個短信而死了,易遙當然不會知道,顧森湘死了以後,她的支撐點她的陽光她的所有都離開了她。所有人的流言蜚語都可以死了易遙。有些時候,語言的侮辱和攻擊比肢體上的疼痛,還要可怕還要恐怖。受不了的易遙毅然決然的決定放棄自己的生命,那波濤洶湧的大海邊,那個被同學折磨的女孩,那個不顧一切跳下去的易遙,她的種種經歷和故事,告訴我們一定要關心未成年人。她們往往是最脆弱的。

《悲傷逆流成河》,如果易遙沒有認識齊銘,如果有如果!

這部電影就是呼籲我們,未成年的世界不在像以前一樣乾淨,她們可能經歷著各種各樣的痛苦,她們比我們承受的還要多的多。並且同時想表達就是,不要在自己不介意之間說一些不負責任的話,你的一句話可能就會害死了一條生命。易遙最大的悲哀就是她什麼都得不到。

原創文章,禁止抄襲!歡迎評論,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