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元奔吟詠隋唐五代文人連載一五(總第0469-0480首)

【編者按】董元奔先生以七絕吟詠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1954年3000年間文人2600人,2600首以上。組詩依據所吟詠文人出生年,分四部分予以編號,即:周至六朝0001-0300,隋唐五代0301-0600,遼宋金元0601-1600,明清近代1601-2601。

董元奔吟詠隋唐五代文人連載一五(總第0469-0480首)

【0469】蘇渙盜起亦盜終

白蹠江湖遠近行,思非苦讀取功名。

人言本性原天鑄,劫物更成盜國卿。

【0469】蘇渙竊喜遇杜甫

潭州市北親朋少,蘇渙敲門杜甫狂。

老邁詩人當走眼,疏忽白蹠是江洋。

註釋:

蘇渙(?-775),蜀人,存詩4首。/渙早年以白弩射人盜物,時人號為白蹠,後折節讀書,於廣德二年(764)中進士,大曆八年(773)與哥舒晃叛唐,兵敗伏誅。/大曆四年(769),渙居潭州(今湖南長沙),常與杜甫交遊,甫贊渙才德雙馨。

【0470】獨孤及明道為宗

研經重義輕章句,明道開先救世昏。

此法昌黎欣繼襲,文衰八代煥精神。

註釋:

獨孤及(725-777),字至之,河南洛陽(今河南洛陽)人,有文30卷,詩2卷。/及古文與蕭穎士齊名。/昌黎:韓愈。

【0471】劉太真官大臉小

幕府充僚少主張,隨君輾轉美名揚。

官家自古模稜客,但使分明替罪羊。

【0471】劉太真詩文盡失

六十年中無釋卷,重陽宴上奪詩魁。

可憐世道輕文治,著作飄零墓後隈。

註釋:

劉太真(725-792),宣州(今安徽宣城)人,存詩文10篇。/太真官高,卻未嘗任正職,晚年主持科舉,難拒權臣關說,蒙冤被貶。/太真卒時家貧,子五歲,無以葬,貞元十七年(801)裴度籌資葬之,故太真著作罕存焉。

【0472】孟雲卿直白現實

杜甫推揚說傲古,元公自嘆力無般。

言辭直白非稱病,刻畫時情莫遮瞞。

註釋:

孟雲卿(725?-?),字升之,德州平昌(今山東商河)人,存詩1卷。/雲卿詩以直面社會見杜甫、元結賞,然清人吳喬嫌其“直率”。

【0473】顧況職卑憂黎民

東都米貴戲香山,顧況憂民見一斑。

可惜公無登相位,神州百萬羸人潸。

註釋:

顧況(725-814),字逋翁,號華陽真逸,蘇州海鹽(今浙江海寧)人,存詩4卷。/白居易初仕,況曰:“米價方貴,居也弗易。”

董元奔吟詠隋唐五代文人連載一五(總第0469-0480首)

【0474】嚴武濫殺母擔憂

鎮蜀功高君主賴,無咎濫殺壞朝綱。

從來白髮哀烏髮,最痛撫棺竊喜娘。

【0474】嚴武愛才杜甫拍

周延杜甫草堂中,喜極誠呼劍蜀公。

可嘆憂民憂國客,溜鬚拍馬晚來翁。

註釋:

嚴武(726-765),華州華陰(今陝西華陰)人,存詩6首。/武兩度任劍南節度使,常濫殺無辜,母罵其不義,及卒,母曰:“吾兒將無罪也!”/武喜杜甫才。乾元元年(758),武初鎮蜀,甫投武,武助甫修成浣花草堂;廣德二年(760),武表薦甫為工部員外郎。

【0475】劉長卿長城遇襲

仕路崎嶇夢裡輕,欣言五律是長城。

忽逢世外隱逸客,韻比珍琛御史驚。

註釋:

劉長卿(726?-786?),字文房,宣州宣城(今安徽宣城)人,官終隨州刺史,史稱劉隨州。長卿自詡其五律為“五言長城”,有《劉隨州集》。/至德(756-758)中,長卿為監察御史,曾與秦系以五律鬥詩,自謂不分伯仲。

【0476】張延賞腹腔太小

魯莽拂衣秦晉約,平添隙怨臥床幃。

焉能仄腹充丞相?不怪離朝未得歸。

註釋:

張延賞(726-787),蒲州猗氏(今山西臨猗)人,存文2篇。/將軍李晟欲與延賞聯姻,延賞拒,且罷晟兵權。後晟拜相,排擠延賞出朝節度劍南。貞元元年(785),唐德宗欲招延賞回朝為相,以晟反對作罷。

【0477】李晟忠誠心眼少

徵羌鎮叛復朝綱,節度三方不欲王。

武將從來心眼少,功成罷職小人昌。

註釋:

李晟(727-793),字良器,洮州臨潭(今甘肅臨潭)人,存文2篇。/晟以平定朱泚之亂任鳳翔、隴右、涇源三鎮節度使,併兼中書令,後被張延賞罷職。

【0478】楊炎施行兩稅法

大亂遲遲無大治,施行兩稅革陳篇。

立竿見影民情旺,帝國中興已上船。

【0478】楊炎恃功自掘墓

仰賴財功結逆臣,營冤濫殺異心人。

多行不義能寬法?止剩談資後世身。

註釋:

楊炎(727-781),字公南,鳳翔天興(今陝西鳳翔)人,存詩2首。/炎於大曆元年(779)炎拜相,行兩稅法,經濟大振。/炎與奸相元載同黨,大肆冤殺異己,終賜死。

【0479】常袞諍臣不長久

不滿君王收禮弊,民膏處處有移存。

無聊諍吏難呆久,帝國何哀近夕昏?

註釋:

常袞(729-783),字夷甫,京兆(今陝西西安)人,存詩9首。/袞任考功員外郎,諫唐德宗勿受群臣禮,以阻群臣搜刮民間,德宗賞,後拜其為相。代宗繼位,罷。

董元奔吟詠隋唐五代文人連載一五(總第0469-0480首)

【0480】姜公輔以諫罷相

亂世之秋掌大轅,三言未合帝馳恩。

輕裘玉食無心受,不似東峰更解魂。

註釋:

姜公輔(?-805),字德文,愛州日南(今越南清化)人,存文2篇。/公輔於建中三年(783)德宗逃難途中拜相,旋以勸帝薄葬公主罷,後隱台州九日山東峰至卒。


董元奔吟詠隋唐五代文人連載一五(總第0469-0480首)

【作者簡介】董元奔,1971年生,江蘇宿遷人,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漢語言文學專業知名輔導工作者,因成就突出兩次被江蘇省教育廳選為《江蘇自學考試》雜誌封面人物。曾在教育機關從事文字工作,參與過《江蘇教育年鑑》部分文稿撰寫,但學業主攻古典文學,兼涉泛傳統文化。已發表文學論文、文化隨筆、詩歌美文、詩詞楹聯等各類作品數十萬字。其文史隨筆長篇的雍容典雅,富麗華贍,短篇的則潑辣犀利,言簡意賅;五言絕句清麗潤朗,通達流暢,古色古香。早年曾有詩集出版,也曾有論文獲《人民日報》徵文比賽一等獎,部分詩文入選國內有關選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