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這句話引來了爭議,我們大家應該要這樣理解

孔子的這句話引來了爭議,我們大家應該要這樣理解!


孔子的這句話引來了爭議,我們大家應該要這樣理解


說到中國的學者,大家腦海裡第一時間就能想到的就是孔子。孔子不僅創建了儒家學派,他的思想也在歷史上的中國有非常大的影響。

因為孔子的思想非常符合封建社會統治階級的價值觀,所以孔子也在幾千多年以來都被統治者奉為聖人及祖師。孔子的思想也被列為各個朝代科舉考試的必考內容,可見孔子在古代中國的地位有多高。

孔子的這句話引來了爭議,我們大家應該要這樣理解


而記錄孔子思想的代表作,就是我們今天熟知的《論語》。論語不但具有文學意義,更有深淵的哲學意義和道德意義。論語中有很多經典的名言,至今還被人當做是自己的人生指路牌,時至今日還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但是,雖然道理很經典,但孔子也是會受當時的時代所侷限的,畢竟,孔子生活的那個時代,物質生活匱乏,人們的精神生活也沒有那麼開放。以至於有一些話,在現在的社會也飽受非議。很多人都不喜歡他的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認為他竟然把女子和小人放在一起,令女權主義者非常憤怒。但是其實並不是這樣的,下面就讓小編來帶大家對這句話做一個深刻的瞭解。

孔子的這句話引來了爭議,我們大家應該要這樣理解


首先,時代背景是我們不得不考慮到的。百家爭鳴是孔子所生活時代最重要的一個標誌背景。當時各家學說爭相遊學,宣傳自己的學說,孔子也不例外。要想使自己的思想變為主流,就必須要遊說當時的國王,但當時大多君主都很愚昧,沒有看出孔子的才能,所以孔子屢屢碰壁。

孔子的這句話引來了爭議,我們大家應該要這樣理解


一次,他來到了魏國來遊說,依然像往常一樣受到了國王的不重視。並且,國王身邊的一些奸臣、小人,也跟著國王變本加厲的挖苦他。離開為過以後,孔子感到非常憤怒與無奈,大聲感慨:“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小人我們可以推知,就是與君子對立的一種存在,但是女子到底是什麼意思,到現在還是飽受爭議。

孔子的這句話引來了爭議,我們大家應該要這樣理解


關於女子是什麼意思,從古至今一直爭議不斷,不少人也給出了不同的解釋。而現在普遍認為看起來最可信的一種解釋,就是當時國王身邊的妃嬪被稱為女子。看過宮鬥劇的人都知道,後宮的女子為了爭寵,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從這種意義上講,把“女子”和“小人”相提並論,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其實,這句話後面的一句話更加耐人尋味,只是經常被人所忽略,這句話就是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那麼這是什麼意思呢?其實要跟著上文禮節,就是說對於“女子與小人”,太過於親近,會對自己產生不好的影響,但是疏遠他們又會找來怨恨,所以一旦認識這些人,最好還是不要與他們多說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