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創新快報|國家發改委: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將重點推動六方面工作!黃埔區引進一位氫能源領域院士!

11.20创新快报|国家发改委: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重点推动六方面工作!黄埔区引进一位氢能源领域院士!

11.20創新快報

黃埔區引進一位氫能源領域院士

11.20创新快报|国家发改委: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重点推动六方面工作!黄埔区引进一位氢能源领域院士!

國家發改委: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將重點推動六方面工作

11.20创新快报|国家发改委: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重点推动六方面工作!黄埔区引进一位氢能源领域院士!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舉措,也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在15日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說,圍繞充分發揮粵港澳綜合優勢、建設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將積極推動六方面工作。

一是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積極吸引和對接全球創新資源,建設以“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為主軸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創新極。

二是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強化內地與港澳交通聯繫,構建高效便捷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注重發揮好港珠澳大橋的示範效應,促進粵港澳三地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目前有關方面正在編制包括交通、能源在內的基礎設施領域專項規劃。

三是促進要素流動便捷高效。深入推動投資便利化、貿易自由化、人員車輛往來和通關便利化,進一步提升市場一體化水平,在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等方面探索實行更加便捷高效的監管模式,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營商環境。

四是培育國際合作新優勢。加快構建與國際接軌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建設高水平參與國際經濟合作新平臺,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經貿、金融、生態環保及人文交流等領域的合作,攜手打造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區。

五是加快推進重大平臺建設。充分發揮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等重大平臺的試驗示範作用,支持珠三角九市發揮各自優勢,與港澳共建各類合作園區,擴展經濟合作發展空間。

六是共建優質生活圈。以改善民生為重點,增加優質公共服務和生產生活產品供給,制定完善便利港澳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為港澳同胞特別是青年在內地學習、就業、創業、生活等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共建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

對於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並上升為國家戰略,孟瑋說,這需要從國家戰略層面做好頂層設計。目前國家發改委正會同有關方面積極謀劃。初步考慮要重點體現貫徹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堅持一體化發展導向,紮實推進更高起點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層次的對外開放,推動長三角地區實現更高質量的一體化發展,引領長江經濟帶發展,服務國家發展大局。

黃埔區引進一位氫能源領域院士

11.20创新快报|国家发改委: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重点推动六方面工作!黄埔区引进一位氢能源领域院士!

19日上午,黃埔區政府、廣州開發區管委會與廣州氫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氫豐能源”)、鴻基創能科技(廣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鴻基創能”)、雄川氫能科技(廣州)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雄川氫能”)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打造氫能源創新中心及院士工作站,助力該區新能源產業發展邁向新臺階,做大做強氫能源產業鏈和價值鏈。

根據協議,四方將共同合作建設氫能源創新中心,推動該區氫燃料電池技術的自主研發以及產業化和市場化應用,在該區形成氫能產業集聚區、人才集聚區、資金集聚區,佔領氫能產業制高點;加快推進燃料電池核心組件及電堆測試標準化,推動建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燃料電池技術測試中心;積極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氫能產業交流,積極引入港澳大學及科研機構人員參與氫能研發工作,通過多元化的合作方式,引領粵港澳大灣區能源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積極參與該區國家新能源綜合利用示範區建設,共同打造一流的新能源示範區。

此外,國際公認燃料電池電催化和膜電極的世界領軍人才,加拿大國家工程院院士、世界頂尖燃料電池專家葉思宇院士也全職落戶該區。據瞭解,葉思宇將在鴻基創能擔任首席技術官職務,助力該公司推動高性能膜電極研發生產,填補中國高能量密度膜電極製造的空白,大幅降低氫燃料電池汽車領域生產成本。

作為該區第一位全職工作的院士,雙方還將合作建立氫能創新中心及院士工作站。將推動氫能源創新中心與暨南大學合作,從事燃料電池關鍵材料等研究,強化粵港澳大灣區合作,以基礎研究為依託,以商業應用為目標,聯合海內外特別是粵港澳地區科學家,推動氫能創新中心建設成為國內頂級水平、世界領先水平的研究機構,為燃料電池企業培養高素質人才,為市場提供先進產品技術。

據介紹,黃埔區廣州開發區計劃在2020年建成5座加氫站。目前該區首座由聯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承建的加氫站預計今年12月中旬正式具備加氫能力。

11.20创新快报|国家发改委: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重点推动六方面工作!黄埔区引进一位氢能源领域院士!

2019年科技創新項目(第二批)申報指南:指南|解讀(指南及附件請在公眾號首頁點擊創政策—第二批申報指南)

高層次人才認定:答疑(直接申報請在公眾號首頁菜單欄點擊創政策-高層次人才認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